第8章 那一地風水(2)

bookmark

這兩座古廟,李無言小時候曾經去過,也不知去過多少回了,有時候跟母親一起去,有時候跟堂弟一起去,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去。可是,這兩座古廟在破四舊的時候都被毀掉了,所以每次回來的時候,李無言都不免一陣傷感。他想這兩座大廟要是不毀,如今可謂一處絕好的風景了。有一次,李無言去了一趟河邊,守渡船的老闆對他說:“無言啊,你當了個大官,難道就不能想想辦法,把那兩座大廟恢復起來嗎?太可惜了啊。”李無言搖搖頭說:“我可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呀,紅巖寺這邊還好說,屬於我們儺城市管,可是那白巖寺屬於你們卯水縣管,不是我們所管的地盤,我說了能算嗎?”守渡人嘿嘿一笑,說:“也是,要是一個地方就好了,可惜讓一條河給分開了。”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李無言不再去想它了。

又轉了兩個彎,車不覺就停在了家門口。這是李家大屋,共五間。李無言家住東頭,堂弟李開川家住西頭。中間是神龕,兩家祭祖共用。這時,吳老太聽見鳴笛聲,急忙迎出來。李無言叫了一聲娘,他看見母親鬢角又多了幾根白髮。吳老太答應了一聲,笑着說:“都回來了。”李夢溪更是嬌,一下車就飛到奶奶身邊,叫了一聲奶奶。吳老太又笑着說:“好好。我們家的夢溪也回來了,我還想看看重外孫呢。”

“奶奶。”李夢溪埋怨了奶奶一句,就在奶奶臉上親了一口。李無言老伴說:“都快三十了,還是長不大,怎麼得了。”一家人就說說笑笑地進了屋。李無言走在最後,叫了一聲小廖。小廖搬着幾件水果,應了一聲,也進屋來了。

剛坐了一會兒,外面又響起了轎車鳴笛聲。李無言知道,一定是堂弟李開川也到了。出門一看,果真是他。李開川每年都要回來給伯母祝壽的。在李家壩,堂弟李開川的身材是最高大的一個,一米八二的個子,一張鴨梨臉,虎背熊腰,立哪兒都是鶴立雞羣。李無言知道,這幾年堂弟混得不錯,已經當上了卯水縣人大副主任,分管文教衛一塊。但說起這個堂弟,李無言卻頗有幾分惋惜,因爲按素質和能力,他不止搞到這一步。爲什麼這麼說?主要是堂弟很風流。早些年,開川還沒有去外省讀書,家裡就給他找了一門親事,可開川不喜歡,就跑到卯水縣姑姑家去了。

無論叔叔怎麼叫,他就是不肯回家,最後是他母親給開川的父母說了好話,又才讓開川留在姑姑家的。後來開川把戶口也遷到姑姑家去了,不幾年他又在卯水縣應徵入了伍。那時候開川愛好文藝,又一表人才,在部隊上不僅受到領導器重,也受到女孩們青睞。副師長的女兒看上了他,可是李開川嫌那女孩子長得醜,不漂亮,也就沒同意處朋友。可想而知,開川被迫轉業了,於是從基層幹起,蝸牛一樣,一步步往上爬,先是爬到了縣文聯主席,接着又爬到了縣人大副主任,也算不易了。開川還到北京魯院學習過,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一族人都認爲,要是開川當年不追求美貌,娶了副師長的女兒,說不定早當師級幹部了呢。可是開川喜歡打腫臉充胖子,說世上沒有後悔藥吃,自己一點不後悔。

李無言雖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他也很理解堂弟的。主要是弟媳婦巧雲是個賢惠的女人,漂亮不說,還很孝敬老人,李無言最看重的就是這點。而開川爲找這個媳婦,可是花了一番工夫的。那時候開川已經二十四五了,也不忙着找女朋友,獨自一人到卯水縣和巴郡各地踩點,只要哪裡有漂亮女人,他就往哪裡鑽,最後便相中了巴郡這個漂亮姑娘。那可是跨省過界找來的呢。因而他們的愛情故事,也便成了李家壩最神奇的風流故事,全族人都以此爲榮,倍感驕傲。所以,李開川一到重要的節日就會回家,也算衣錦還鄉吧。

見堂弟從車裡下來,李無言便招了招手。接着弟媳巧雲也從車裡下來了,問了大哥一聲好。李無言笑笑,請他們進屋裡坐,又叫大家來搬東西。這些人中,李無言這一輩他是老大,所以一回來,不是叫他大伯的,就是叫他大哥的,數他的威望最高。但最有人氣的卻是堂弟,這一點李無言自愧不如。

和李開川說了兩句話,兩人就取了釣竿,帶了誘餌,朝兩河口走去。誘餌是蚯蚓,是李無言專門在家裡的一塊地裡放養的,不用他動手,只需一個電話,就有侄兒們刨來,裝滿一小罐。所以每次回來,兄弟倆都要沿河走一走,看一看,釣一釣。其實釣魚是假,散心是真——難得偷上半日閒嘛。事實上,這些年李無言回來,大多不是爲了垂釣,而是爲了看望母親。畢竟父親不在了,母親也老了,一個人在家孤單、寂寞。作爲孝子,他怎麼能不回來呢?可惜這條不是很遠的路,實在太爛了,回一趟老家還真不容易。開川就更不易了,他爹孃都隨二弟到大城市去了,家裡的房子是空着的,開川也很少回家打掃一下浮塵,大多是李無言的母親燒上一把火,用煙燻一薰。怕房子長蟲。

所以他每次回來,都是家裡有事情的時候。這時兄弟倆便來到那個擂鉢潭,蹲在一塊岩石上,捏着鉤,掛上蚯蚓,呼啦一聲,將誘餌甩進潭去。都看着浮標,不再說話。水波微微的,潭水綠綠的,白雲悠悠的,河面就像一面明鏡,映照着童年的往事和夢影。記得有一次,一羣孩子在潭裡洗澡,李開川忽然一下子腳抽筋了,人漸漸地沉了下去。李無言當時什麼也沒想,一個猛子紮下去,硬是把沉在潭底的開川給撈了上來。這潭是個擂鉢底,要不是李無言捨命去救,開川早就沒命了,所以兄弟倆的情誼非同一般。這個擂鉢潭,是沒有幾個人能夠扎進底去的,李無言也不知當時是怎麼扎進去的,又是怎麼冒出來的,想來是爲了救堂弟,憋了一股子氣吧。有時候兄弟倆也說起這事,但自從二人都當上領導後,也就沒再提了。

這次李無言談起了修鐵路,也談起了書記歐陽山對他的器重以及自己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李開川拉了一下釣竿,說:

“這是好事啊,這條鐵路對儺城和卯水縣太重要了,要是能夠搞成,融城就有希望了。”

“要開好這個頭,難啊。”李無言沉重地說,“儺城畢竟只是個地級市,差不多是卯水縣的兩倍人口,可是兩地財力卻幾乎相當,想要重啓這個項目,難啊。”

“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李開川心想“爭鐵”是好事,但是牽頭就未必是好事了。可這樣的話他又不好當堂兄的面說,這無疑是大冬天舀水澆地——潑冷水。不過反過來一想,真要是搞成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李家祖上也算積了德了。

二人返回家裡的時候,已是下午兩點了。每人釣上了三條魚,也算不小的收穫了,畢竟這年頭,河裡的魚也沒有多少了。

該吃午飯了。大家圍上來,準備爲李無言母親祝壽,當時已經下午三點,午飯也便是晚飯了。一共擺了三桌子,就一大家人,外人一概沒請。這是李無言的原則。這時他舉着酒杯,畢恭畢敬地說:“祝母親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敬了母親一杯。李開川卻接話了,說:“今天是伯母七十八歲大壽,再過兩年,等到了八十大壽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隆重地搞它一回。這個話我今天先講到這裡,不管無言大哥他講什麼原則,到時候都得聽我的。這個事就由我牽頭,不要大哥操一點心。”

吳老太笑起來,一臉的皺紋都堆成了溝壑。她說:“還是我的川蛋蛋最懂伯孃的心。”高興得眼淚都快涌出來了。

“我同意。”李無言趕緊表了態。他想兩年之後自己要是退居三線了,到時能爲母親來祝壽的,那纔是真正的朋友,到時親朋族友聚一聚,又有何不可呢?

正在這時,又一輛小車開來了,鳴了聲喇叭就停在了路邊。李夢溪見是警車,趕緊放下碗筷,跑了過去。她吼道:“你怎麼纔來啊?就等你老大人了。”來人是她的男朋友,叫汪小豆。汪小豆說:“路上堵車,我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我給大家賠罪就是了。”

李無言卻盯了女兒一眼,怪女兒夢溪事先保密,沒說男朋友要來,倒來了個先斬後奏。也是,兒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就由她去吧。李無言不覺搖了搖頭。

“趕緊吃飯。”吳老太忙站起來,笑得跟彌勒佛似的,開心極了。大家也忙請小汪坐。李無言心想,只要老母親喜歡,他就放心了。

第43章 一個多事之秋(1)第3章 開個講卵話的會(1)第2章 被垂釣的閒人(2)第41章 又當叫花子了(1)第1章 被垂釣的閒人(1)第3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1章 黃鶴,黃鶴(1)第23章 好一支冷箭(1)第25章 開啓塵封的名片第55章 山豬進行曲(1)第19章 長辮子的故事(1)第15章 嫁女的煩惱第1章 被垂釣的閒人(1)第8章 那一地風水(2)第50章 又是一場大地震(1)第45章 風流的代價(1)第51章 又是一場大地震(2)第36章 一枚倒讀的印章(2)第35章 一枚倒讀的印章(1)第18章 易水那個寒呀第53章 虛與實的較量(2)第25章 開啓塵封的名片第39章 近墨者新說(1)第51章 又是一場大地震(2)第51章 又是一場大地震(2)第14章 能逮老鼠的貓貓(2)第7章 那一地風水(1)第55章 山豬進行曲(1)第33章 葉子的光合作用(1)第7章 那一地風水(1)第53章 虛與實的較量(2)第7章 那一地風水(1)第4章 開個講卵話的會(2)第40章 近墨者新說(2)第15章 嫁女的煩惱第2章 被垂釣的閒人(2)第49章 一席變味的慶功宴第16章 大林子裡的鳥(1)第43章 一個多事之秋(1)第50章 又是一場大地震(1)第19章 長辮子的故事(1)第57章 下山摘桃子了(1)第28章 廟門搞錯了(1)第11章 充滿墨香的屋子(2)第12章 儺城出了三隻蛀蟲第2章 被垂釣的閒人(2)第32章 黃鶴,黃鶴(2)第31章 黃鶴,黃鶴(1)第16章 大林子裡的鳥(1)第31章 黃鶴,黃鶴(1)第50章 又是一場大地震(1)第43章 一個多事之秋(1)第30章 以同志的名義去革命第55章 山豬進行曲(1)第49章 一席變味的慶功宴第30章 以同志的名義去革命第38章 一張叫網絡的網第8章 那一地風水(2)第20章 長辮子的故事(2)第9章 難唸的巴儺經第47章 咱們的鐵蛋蛋(1)第6章 狗不理的包子(2)第32章 黃鶴,黃鶴(2)第27章 骨性寒的老爺子第9章 難唸的巴儺經第3章 開個講卵話的會(1)第41章 又當叫花子了(1)第54章 一方鐵硯的啓示第24章 好一支冷箭(2)第31章 黃鶴,黃鶴(1)第8章 那一地風水(2)第15章 嫁女的煩惱第45章 風流的代價(1)第9章 難唸的巴儺經第47章 咱們的鐵蛋蛋(1)第12章 儺城出了三隻蛀蟲第48章 咱們的鐵蛋蛋(2)第30章 以同志的名義去革命第40章 近墨者新說(2)第33章 葉子的光合作用(1)第33章 葉子的光合作用(1)第38章 一張叫網絡的網第46章 風流的代價(2)第8章 那一地風水(2)第3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6章 一枚倒讀的印章(2)第18章 易水那個寒呀第13章 能逮老鼠的貓貓(1)第54章 一方鐵硯的啓示第12章 儺城出了三隻蛀蟲第38章 一張叫網絡的網第39章 近墨者新說(1)第46章 風流的代價(2)第45章 風流的代價(1)第54章 一方鐵硯的啓示第4章 開個講卵話的會(2)第19章 長辮子的故事(1)第25章 開啓塵封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