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承乾從中年道士的話語中聽說了濃濃的哀傷之意,這絕不是爲了現今遇害的百姓,而是對當年南陽發生的事耿耿於懷,所以李承乾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中年道士複姓諸葛,單名一個逸字,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後人,其父當年在南陽也算是個名士,頗具家財,爲了紀念其先祖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所以修築這座道觀。

大業年間,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在南陽一帶也出現一個反王-朱桀,這個反王剛開始確實是打着爲民請命的、拯民於水火的旗號起事的,也正是如此才吸引了不少的人才投效,所以在短短几年的光景,在荊襄一帶闖下了赫赫威名,就連貞觀初的兇匪-丁捷也只是其麾下的一名小校。

如果不是朝廷派了侯君集前來鎮壓,那荊州、襄陽一帶姓不姓李,就是未可知之數了,由此可見朱桀調教出來的人有多難纏了。

諸葛逸的父親也是投效南陽軍的謀士之一,和其他荊襄的文人一樣,他們都覺得朱桀是劉備、曹操一樣的梟雄,正所謂時也勢也,王侯將寧有種乎,當年漢高祖劉邦不也是州府小吏嗎?他不也開創了大漢數百米年的基業嗎?

就在衆文士志得意滿想輔佐明主在亂世中開創一番大業的時候,朱桀變了,變得突然不可理喻起來,其中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就體現在他的練兵之法上,那就是讓部隊食ren練膽。

也不知道是誰告訴他,秦始皇之所以能以十年之功便統一天下,就是因爲手下有一支悍不畏死的軍隊,而這練兵之法就是食ren練膽,泯滅了人性,自然就無所畏懼,所向睥睨了。

對於這樣的無稽之談,朱桀是深信不疑,他沒讀過多少書,當然不知道秦統一天下是六代君王辛苦耕耘的結果,他所看重的正是秦軍兇悍的戰鬥力,所以坐着皇帝美夢的他當年想借此打造一支無敵於天下的虎狼之師。

剛開始的時候,朱粲先在部隊中宣傳食ren肉的好處,什麼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就是人肉,食ren肉能夠吸收他人的力量使自己更強大等等。之後,朱粲還在部隊中開展食ren比賽、舉辦ren肉烹調比賽、交流食ren心得等等。

朱粲還把ren肉分成三六九等,他認爲小孩的肉爲上等,稱其爲“和骨爛”,意思是說小孩子肉嫩,燉的時候連肉帶骨一起煮爛。年輕女子的肉稍次,稱其爲“不羨羊”,意思是說這種人肉的味道比羊肉還好。最次的人肉是老人的肉,稱其爲“饒把火”,意思是這種肉在蒸煮時要多加把火才能煮爛。

在食用ren肉的方法上,朱粲的部隊想出了各種令人髮指的烹調方法。有的是把人置於大的容器內,用文火慢燉;有的是把人綁在鐵架上用大火猛烤,有的是把人大卸幾十塊,用於蒸煮、煎炒;還有的是把人掏空內臟後,像醃鹹魚一樣,用鹽醃上,曬成肉乾,當作軍糧,隨吃隨取。

當時人們聽到這位著名的吃人魔王朱粲的名字就避之不及。吃ren肉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食ren肉上癮。朱粲帶領的部隊所過之處,不僅殺光、搶光、燒光還要全部吃光。到了戰亂後期,人肉已經成了朱粲部隊的常規軍糧。

大唐立國後,朱粲派遣使者到長安請求投降,李淵下詔封朱粲爲楚王。隔月,又派遣段確慰問朱粲,段確是有名的酒鬼,一次在酒桌上問朱粲:“聽說你愛食ren肉,ren肉到底是什麼滋味”

朱粲回答說:“吃酒鬼的肉就像吃酒糟豬肉。”這話讓段確很生氣,隨即罵道:“狂賊,你入朝後不過是個奴僕頭目而已,還能再食ren肉嗎”

朱粲下令捉住段確和幾十名隨從,把他們全部煮熟,分給身邊的人吃,隨後朱粲前往洛陽投奔王世充。武德四年,次子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王世充兵敗投降,並抓獲朱粲給這個食ren魔王的罪惡的一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也正是這個時候,諸葛逸的父親和幾個好友趁着亂勢逃離的軍中,回到的臥龍崗,並在道觀中出家,每日都在神像前懺悔不已,沒過幾年就都鬱鬱而終了。

諸葛逸也是在其父臨終前的懺悔中才得知他們當時爲了保住性命,是如何昧着良心爲這魔王贊畫兵機,禍害了無數的生靈。所以他要求諸葛逸不要把他藏入祖墳,他沒有顏面去地下的列祖列宗,同時也要求兒子在道觀出家,懸壺濟世,替他多贖上幾分罪孽。

在說法其父輩經歷的時候,諸葛逸面色顯得非常痛苦,可以看得出來他對當年父親等人投效朱桀深感不值,一腔爲民請命的熱血結果是助紂爲虐,換成是誰也會抱憾終身,要是沒有那一時衝動,到了現在也是樂天知命、知足常樂了。

“亂世之中,人如芻狗,活着本就不易之事,道長不必如此掛懷!據晚輩所知朱桀的舊部除了大盜丁捷之外,都被皇帝全部處斬於洛陽,那支食ren軍隊已經徹底滅亡,根本就沒有漏網之魚。”,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茶盞淡淡地說着。

聽完李承乾的話,諸葛逸搖了搖頭,隨即說道:“那也未必,丁捷是不願離開故土半路跑的,可既然家父他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能跑出來,那些五大三粗的軍士就不能跑出來兩個嗎?顯然是存在很大的可能的,少年時貧道見識過那是個什麼樣的軍隊,所以這也是貧道坐立不安的原因。”

“三位問的如此詳細,怕是朝廷派來調查此案的官爺,要是有什麼能幫上忙的請儘管開口,貧道在附近幾個縣行醫多年,熟悉的鄉親有很多,有他們幫忙的話,相信對你們破案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道士與和尚不同,在亂世中,和尚封寺以求避世,不沾因果,而道士則背劍下山拯民於水火,回過頭來,天下太平了,他們這兩種人則又顛倒過來,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李承乾對於和尚從來都是不假眼色的。

“道長既然如此盛情,那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我們還真的急需熟悉當地民情又有人情的嚮導,不知道道長意下如何?”

“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可不能走的時間太長,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小道童都是半大的孩子,根本就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他們都是貧道撿回來的,本就可憐之人,要是因此丟了性命,那貧道這心怎麼能安呢!”

諸葛逸的話說完,李承乾滿意的笑了笑,這道士還真是有良心的高尚之士,就憑這一點,自己也得表示下安他心啊!

於是笑着回了一句:“這個無妨,你這道觀不小,再住下點人也沒人,我把隨行護衛留下二十人來保護這些孩子,這下道長可以放心了吧!”......

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確實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當面砍,別客氣!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