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開始半點兒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只知道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妻把孩子抱走了,她就僅憑這一點兒,在村裡挨家挨戶不厭其煩地四處打聽,有一點兒蛛絲馬跡也不放過,一步步地往下追查。老太太根據別人提供的隻言片語一步步地找下去,找到最後才發現孩子不是自己家的。有些線索追着追着就斷了,但不管怎麼樣,老太太依然信心十足、不肯放棄。
老太太發動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經過幾天不懈努力多方打聽,最終總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獲取了準確信息,於是馬不停蹄一個人直接就追蹤到養父母家中,亮明身份索要孩子。養父母家事先得到消息,遂將孩子藏到親友家中。養父母自認爲沒有被對方抓到把柄,所以一開始死活不承認抱養過孩子。
老太太擺出一副長期作戰的姿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我如果沒有得到準確消息,我也不敢隨意地私入民宅自找麻煩。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既然我敢這麼明目張膽地直接找你要孩子,自然就有十拿九穩的把握。”
養母:“你在說什麼?我不懂。我家哪裡有什麼孩子?”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我怎麼不去別人家,單獨就來你家呢?鹽打哪兒哪兒鹹,醋打哪兒哪兒酸。如果不打聽清楚,你覺得誰會有閒工夫跑到你們家來開這種玩笑?”
養父母不甘心到嘴的肥肉再吐出來,於是極力否認這件事。
老太太最終攤牌:“好話該說的我都說了,咱們如果想和平解決,只要不太過分,怎麼賠償你們都行。好說好講不行的話,你們劃出個道兒來,老婆子我接着就是。要打就打,要談就談。老太太吃核桃———說咋就咋(砸)!反正我這麼大歲數了,哪一天死了哪一天算,你們也可以去告我。說一千道一萬,孫女我是要定了。”
養母回擊道:“我看你是老太太吃柿子——專門撿着軟的捏!看着我們家沒人,覺得我們好欺負是不是?”
好麼,兩個老太太今天這是跟核桃、柿子幹上了。
吳老太理直氣壯:“我這人向來是軟的不欺,硬的不怕,沒理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如果你非要說我打算領回自己的孫女是欺負人的話,那我今天還就非得欺負你一次了!”
養父爲了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於是在旁插話:“老太太,你也別說吃核桃了,她也別說吃柿子,咱們先把這些山貨放到一邊,您先喝一口水行嗎?”
吳老太婉拒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現在我只想一心找到自己的孫女,看不見孫女縱使瓊漿玉液也難以下嚥,只要能把孫女找回來,便是那刀山火海我也要闖一闖!”
養父母鄰家本舍都過來打圓場,當然都是站在養父母的角度。老太太不管衆人怎麼說,我就認準要孫女了,說別的都是白搭。
雙方一直僵持到吃過晚飯,仍然沒有達成和解。有人勸吳老太先回去,等候消息。吳老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養父母擔心孩子在別人家受了委屈,畢竟因爲是臨時躲避,所以就沒拿太多的東西,功夫一大,孩子餓了肯定會哭鬧,他們眼看着這件事隱瞞不住,只得承認。但兩人一直強調他們領養這個孩子也是跟吳家的人商量好的,並且還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以及衣服等等。
吳老太真誠地向對方道歉:“這件事確實是我們的家人做的不對,都怪我家兒子跟他老爸暗中勾結,瞞着我私相授受。但凡我事前得到一點風聲,事情也絕不會落到這個樣子。在這裡我事先代表我的家人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歉意,由此給你們帶來的損失,我也願意進行合理的補償,只求你們能把孫女還給我。”
這纔不得已而爲之。沒想到這麼幾天了老太太還能找過來,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養父母擺不平此事,萬般無奈只好求她前去解圍。中間人別無良策,只得硬着頭皮去見吳老太太。
中間人見到老太太開口笑道:“老嫂子,吃飯了沒有啊?”
老太太不等她說完就打斷道:“我不是你嫂子,如果你把我當嫂子,還能辦出這種斷子絕孫的缺德事?”
中間人尷尬地一笑:“我這麼做也正是爲了讓你家有個孫子啊。再說當時可都是你們家兒子哭着、跪着求我幫忙的,我一不圖財,二不圖物,完全是爲了減輕你們家的負擔。”
“讓我們家有孫子就一定要把孫女送人嗎?”
“這不是計劃生育搞得緊嗎?你家女孩子又多,送給別人一個還可以接着再生。”
“俺家女孩子多少是俺家的事,他們不想養活,我自己一個人來養!”
養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相處了幾天,漸漸地有了感情,看到孩子這麼可愛,竟是說什麼也不想放手,於是提出可以加倍送給她們一些東西,以求老太太放棄孩子的撫養權。
老太太斬釘截鐵:“賠償問題可以商量,但是孩子的撫養權是不容商量的。”
談判一度陷入僵局,雙方都打算想要孩子的撫養權,最後中間人提議:要不就讓孩子認下養父母,算是他們一個養女,日後兩家就像親戚一樣繼續往來。這個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老太太也不再反對。
養母抱着最後一線希望懇求吳老太:“你們家已經有四五個孩子了,給我們一個對你們來說也並不算什麼,但這個孩子對於我們而言,她就是我們的一切。”
“我們家孩子多是不假,但是我看哪一個孩子都親,哪一個孩子我也捨不得送人。”
“我們夫婦也是吃齋唸佛之人,特別想要一個孩子,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您看能不能讓我們替您領養一個?隨便哪一個都行。你們想孩子也可以過來看看孩子,孩子想回家看看,也可以隨時回去,咱們就當是多一門親戚,該怎麼行走就怎麼行走。您看好不好?
吳老太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吃軟不吃硬,遇到蠻不講理的主兒,還非得跟對方較真不可,然而聽對方一個勁兒地跟自己說好話,這樣反而讓她甚感爲難。
有道是:嘴不饒人心兒善,心不饒人口兒甜。老太太心直口快,說話難聽,但是心地善良,耳根子比較軟,聽不得兩句好話,看兩口子的樣子,也是真心喜歡孩子,心頭一軟說道:“既然大家都是信佛之人,那不如這樣吧:佛家常說一切隨緣。我看你們也是心地善良的實在人,我就讓人把俺家的幾個孩子全都領到你們家來,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買玩具也好,買新衣服也好,只要你們能哄勸到她們其中相信自己這麼幾年跟孫女的感情,會因爲其他人的介入而產生鉅變。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說那幾個孫女都是自己一手帶大的,雖說是奶奶,可是自己真要比母親照顧女兒還要周到。
吳老太按照承諾,讓人把幾個孩子全都領到養父母家中任由對方隨意挑選。
養父母看到吳氏姐妹一個比一個水靈,一個比一個好看,早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於是用盡渾身解數來收買人心:又是拿花衣服,又是拿各種好吃的東西。
幾個小姐妹面對各種誘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是一臉茫然。然而平日裡奶奶家教很嚴,即便是再好的東西,沒有大人發話,誰就吃,花衣服誰愛穿誰就穿,不過需要想清楚一點:你們只要是喜歡這些東西,就得留下來跟着他們家一起生活……。”
幾個小姑娘雖然嘴饞,但是在得知奶奶的意思後,誰也不肯留下來,紛紛表示寧願跟着奶奶過苦日子,也不願意離開奶奶來這裡享福。
養父母沒想到幾個小姑娘這麼有主見,幾番權衡之後,覺得孩子越小,越容易被誘惑,於是最後勸那個最小的姑娘,各種承諾、各種哄勸,以求讓孩子留下來跟隨他們過日子。小女孩大概四歲不到的樣子,雖然還不大懂事,但見別的姐妹都不想留下來,因此也表現得十分堅定:“我姐姐留下來,我就留下來,我姐姐不留,我跟吳家撇清關係,省的日後麻煩,誰知吳老太百般不捨,無奈之下,求好不得只能退求其次:隨即提出認下吳月做乾女兒。
吳老太也是明理之人,看到對方是真心喜歡孩子,於是也就爽快地應承了下來。孫女還是自己的孫女,只不過是多了一門親戚而已,更主要還是了卻了對方的一件心願。她也是覺得對方人還不錯,如果對方不合自己脾氣的話,她也不會輕易答應的。
事情談妥之後,養父母讓孩子們吃東西,小姑娘個個都不敢伸手。最後求助吳老太:“您老人家發個話吧,東西買回來了也退不了,就讓孩子們吃了吧。”
吳老太也不矯情,直接讓孩子們謝過之後還是退了吧,實在不行少退幾塊錢也行。”
“東西買回來就退不回去了,換衣服可以,退衣服真不好說。反正我們之間也算是親戚了,就算是讓孩子穿一件衣服也不過分,您就代她們收下吧,誰合適給誰穿。”養父母家裡條件還不錯,兩口子也都不是小氣之人,認了乾女兒之後跟老太太也算是乾親家,有什麼好東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拿出來送給她們,搞得吳老太挺不好意思的,剛要推辭,養父母堅稱這是送給女兒的見面禮,認女兒哪有白認的道理?咱們這也可以說是不打不成交嘛!
對方這麼說吳老太也說不出什麼來,只覺得自己的孫女有福,沒想到無意中攀上了一門好親戚,最後自己就代表吳月的父母謝過對方。
吳老太回家之後又把吳氏父子數叨一頓,吳爸爸沒想到老媽這麼固執,孩子都送走幾天了還能找回來,不過知道養父母認了吳月當乾女兒之後,反倒是有了一點反駁的底氣:“這次您老人家是因禍得福啊,這麼好的人家上哪兒找去?吳月乾爹媽出手這麼大方,也該咱們家閨女有福了!”
“你還有臉說!要不是我老太太追得急,你以爲人家願意跟你做親戚?她們也是看到我實在不捨,沒有辦法纔要求認乾女兒的。”
“不管怎麼樣,我們也一點不吃虧,孩子不少,還能有她乾爹媽幫我們一把,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
“我警告你們:今後把自己的歪心思給我老老實實地收起來!再要出什麼餿主意,想把我孫女送人,到時候可別怪我老太婆跟你們翻臉!這些孩子是我的心頭肉,有我在這個家一天,孩子一個也不能少,誰想打我孫女的主意,先問問我老太婆答不答應!”吳老太理直氣壯一副霸氣無雙的模樣,讓人從心底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