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巡檢做天子(二)

個事情倒也不急,現在勸進之勢雖然不多,但是頗有像,如果不早作處理,到時候很可能就是九辭之後被破登上帝位,這個趙剛自然是不像這樣做的。倒不是對皇帝有什麼反感,只是趙剛知道,有那末一位梟雄,厲害,無比,號稱中國第一人,就是因爲這件事情沒搞清楚,結果皇帝位置還沒有坐穩當,就被自己手下給算計了,趙剛可不敢蹈這位老兄覆轍。

雖然是這樣想,不過套用老話,“歷史的車輪開始緩慢的轉動起來,不管向前向後,都開始轉動了,無數人將被這車輪碾過,或者帶到更高的位置上,然後重重摔下來。”

楊度就是這樣的人,本來按照資歷來說,楊度也是在趙剛初起的時候投靠過去的,在早期也頗受趙剛重視,可以算得上是重要人物。不過後來楊度見趙剛失勢,就留了一個心眼,不告而別了。

等到以後趙剛滅滿清,破日本的時候,楊度這纔有些後悔,馬上跑了回去,可趙剛當時卻不想見他,不爲別的,只是因爲鄙視楊度人品。晾了幾個月之後,怕傷了其他人的投奔之心,最後還是給了楊度一個閒職。

在卡諾里文章發表的同時,楊度大喜,他這一門本是傳自之王愷運,就叫做登龍術,這個門派歷來是在草莽間挖掘天子,然後謀取自己的利益,最是厲害不過。

只不過趙剛卻是一個異數,當真是不愛做皇帝。這讓楊度也是無法,這次見趙剛有點做皇帝的意思。馬上上門推銷其自己地登龍術來。

趙剛雖然對楊度有意見,不過愛惜他人才,打算讓他出面組織一個反對帝制的機關:

“作一機構,讓世人知道,我並無心帝制,以正朝野視聽。”

楊度故作正色,竭力推銷道:

“度主張君憲十有餘年。此時如辦君憲,度是最早之人,且有學術自由,大總統不必顧慮。”

他又反覆推論,詞氣頗激昂。最後,趙剛還是沒有答應:“此事絕不可爲

楊度無奈退出,還不死心,便藉口受趙剛之託,串聯了孫毓筠、李和、胡瑛、劉師培及嚴復。於814聯名發起成立“籌安會。”

孫毓筠,近代資產階級政客。字少候。安徽壽州(今壽縣)人。對於帝制不甚了了,當時推翻滿清之時大呼“共和戰勝君主!”一幅共和黨姿態,現在又翻來做一幅君主黨面孔。讓人不齒。

李和李和近代資產階級政客。湖南安化人,字柱中,號代鈞。曾在長沙求實書院,先後參加華興會和光復會。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u|:|L動。其人在上海頗有實力。

胡瑛胡瑛者,本名宗琬,字經武,紹興人也。不過是一個充數地人,被楊度拉來,應從六人之數。

劉師培劉師培於清末已變節投靠兩江總督端方,充當密探。因志行喪,爲知識界所不齒。

楊度用了許多手段把嚴復列爲發起人。嚴復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名流,清末主張君主立憲,新中國成立後,並不反對趙剛做總統。趙剛對嚴復也頗重視,先任命他爲京師大學堂總辦,。

嚴復列名籌安會,但嚴復卻不肯動筆鼓吹,推波助瀾。這不是因爲他不贊成帝制,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列名其中。籌安會的中堅人物是楊度和孫毓筠,其餘四人都是被拉來裝點門面的。

不久,由楊度親自起草的籌安會宣言公開發表,籌安會宣佈正式成立,在石駙馬大街設立事務所,楊度爲理事長,孫毓筠爲副理事長,嚴、劉、李、胡四人爲理事,此外還有名譽理事和參議若干人。

在籌安會宣言裡,楊度引述了卡諾里的謬論以後說:

“彼外人之軫念吾國者,且不惜大聲疾呼,以爲吾民忠告,而吾國人士乃反委生任運,不思爲根本解決之謀,甚或明知國勢之危,而以一身譭譽利害所關,瞻顧徘徊,憚於發議,將愛國之謂何?國民義務之謂何?我等身爲中國人民,國家之存亡,即爲身家之生死,豈忍芶安漠視,坐待其亡。用特糾集同志,組成此會,以籌一國之治安。”

除宣言以外,楊度、孫毓筠、劉師培等又連續拋出鼓吹帝制的文章,如《君政復古論》、《國情論》、《唐虞揖讓與新中國製度之不同》等等,掀起所謂“討論國體”地軒然大波。他們的文章五花八門,象樣的卻極少,其中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署虎公)可算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據說,《君憲救國論》早在19024月間就已定稿,呈送給趙剛。這篇洋洋萬言的文章,並沒有得到趙剛的欣賞。趙剛閱後冷笑數聲,並提筆疾書“狂妄”橫幅賞賜楊度。這個待遇與楊度師傅王愷運差相彷彿。

楊度認爲國家必須定於一,才能安定;在安定的環境中才能立憲,才能致富強。他無視革命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把革命以來所造成地混亂無限放大,硬說成是實行共和的結果。

他杜撰了兩個論據,妄圖證明只有實行君主制才能救中國。其一,大意是說中國人程度低,共和決不能立憲,只有君主才能立憲,與其共和而專制,不如立憲而行君主。按照楊度的論據,彷彿趙氏之所以專制是因爲共和的緣故,只有把皇冠奉獻給趙剛,才能換得憲法。這種騙人地邏輯自然不能使人信服。其二,和卡諾里說的一樣,認爲共和國選舉總統時容易發生變亂。他說:“非先除此競爭元首之弊,國家永無安寧之日,計唯有易大總統爲君主,使一國元首立於絕對不可競爭之地位,庶幾足以止亂。”這種言論也是帝制派持之最力的。他們把幾千年的世襲君主制當成中國國情地一部分,認爲總統選舉會擾亂人心,不合中國國情,只有改行帝制才能固國本而救危亡。

第25節 香港論策(下)第67節 孟買慘案(下)第68節 泰坦尼克號下第33節 鉅艦(中)第36節 血戰(二)第23節 北疆坦克之海(四)第19節 巡檢做天子(三)第44節 血戰(十一)第94節 搶灘登陸戰(中)第74節 駝峰航線(上)第72節 直插美國心臟第87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八)第6節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48節 特戰雄兵(十五)第22節 血戰比爾姆(完)第34節 光復故土第9節 突襲(四)第3節 塔拉納山之戰第21節 血戰比爾姆(一)第1節 風起萍末第13節 絕處逢生(上)第5節 變生肘掖(下)第51節 血戰(十九)第6節 財富之路第18章 德美戰爭第41節 血戰(八)第9節 立國會議(上)第33節 拼力一擲定乾坤第45節 血戰(十二)第1節 運籌千里(一)第57節 英德談判(下)第8節 東方第一大軍港的背後(上)第72節 直插美國心臟第26節 臺灣風雲起第39節 特戰雄兵(六)第30節 北疆鏖戰(十)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44節 血戰(十一)第28節 血戰 精銳對精銳第35節 美國戰敗第5節 英帝國的衰敗第33節 北冰洋之戰第4節 千里江山一日還第31節 三戰(上)第33節 北冰洋之戰第53章 元宵夜慶核平第25節 北疆鏖戰(六)第30節 螳螂捕蠶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35節 禁菸(二)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49節 大白艦隊(上)第18節 破交(上)第58章 潛龍第28節 血戰 精銳對精銳大結局中華一統第77節 圈套(中)第24節 偵緝營的未來(上)第57章 歷史轉折點第5節 太白樓上試金甲第90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十一)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14章 小歐洲大德國第85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六)第8節 輕工業第13節 美國陸軍-無能的代名詞第60章 新政第35節 蝴蝶效應(上)第87節 餘波未止第2節 京城之夜第41節 血戰(八)第27節 北疆鏖戰(八)第32節 拼將熱血灑山河第69節 鐵流(八)第69節 鐵流(八)第26節 翹家大小姐(中)第16章 美國的悲哀第22節 巡檢做天子(六)第1節 風起萍末第34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23節 奇襲印度第62章 羅斯柴爾德財閥的末日(上)第47章 震懾第61章 熱錢變死第47節 北京奧運會第97節 倫敦上空的鷹(中)第36節 禁菸(三)第81節 圍剿阿肯色號(下)第12節 真理不辯不明(中)第94節 搶灘登陸戰(中)第70節 退位第77節 圈套(中)第11節 傳檄西北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內戰第20節 睡獅漸醒第37節 血戰(四)第3節 塔拉納山之戰第25節 北洋閱兵(中)第58章 潛龍第9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