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極力勸說 終得點頭

讓這兩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談話竟然是在沉默好久之後纔開始的。

關好門後的陳駿德轉過身來,幾步就來到桌前,給劉老大倒了一杯茶後,現在原地,雙手自然垂下,一言不發。氣氛便沉默了起來。

劉老大呷了一口茶後,微閉着眼睛等着陳駿德說話,可左等右等不見聲音,慢慢的睜開眼睛,看到陳駿德站在自己的面前,低着頭,看這樣子是沒打算先開口了。既然這樣我就先說吧,“駿兒啊,爲父真是不知道你是怎麼想到,你怎麼能不去京城而欲回遼東呢?這科舉可不是小事,爲父特來尋你也是勸你趕快打消這個念頭,明天一早就啓程赴京,別耽誤了行程。”劉老大也是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決定,語氣不容置疑。

陳駿德也知道今天這關是不好過,但自己也不能就讓他幾句話就勸回去,擡起頭看着劉老大的眼睛說道:“義父,孩兒這事恐怕不能依着你了”。

劉老大就知道這小子脾氣倔着呢,不容易這句話就把他打發回去,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不若讓他說說看,要不然今天是談不明白的。想到這裡劉老大對陳駿德說道:“駿兒啊,你坐,爲父很不理解你的想法,你爲什麼非要回遼東呢?家那邊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攻擊,後金的人馬也都回去了,你還急三火四的要回來幹什麼啊?甚至於連功名這般重要之事都要放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如此行事?爲父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這話陳駿德也是十分的認同,自己的行爲在幾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是極端不正常的。沒錯,這個陳駿德承認,但是陳駿德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這建州女真的進攻從開始一直到打進京城,這中間就沒有斷過,大小戰事是接連不斷的。自己如果是繼續赴京,可能等到自己回來的時候,家裡面都是一片火海了。自己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即便是阻止不了,也要保護好家人的安全。當然這些話是不可能跟劉老大說的,即使是說了,人家也不一定會信。

陳駿德按照劉老大的意思慢慢的坐了下來,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說道:“義父,你說的意思我都明白,我之所以要回去主要是擔心家裡人的安全,這功名之事哪有家人重要”?

“傻孩子,這後金都撤兵了,你還擔心什麼啊?即便是他們再來進攻,還有朝廷擋着呢,你擔心個什麼啊?現在應該擔心的是後金之人,他們到撫順走了一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朝廷這邊用不了多久就得興兵討逆,他們還能不能挺得過去還兩說呢,你安心去京城參加會試去吧,這事還輪不到你來操心!”劉老大對於陳駿德的瞎操心很是不滿,嘴上說說毫不留情的說道。

要不是因爲你們我纔不操這心呢,大不了真到那天了,我就往關裡跑,再不行往海外跑,世界之大還沒有我陳駿德容身之處了?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這些人不知道對朝廷哪來的信心,總覺得這天朝大兵一到,四海皆服,作亂者無不望風而逃。這是哪的事啊?情況調過來還差不多。現在的陳駿德已非當日那個吳下阿蒙了,自己的恩師張大人已經將朝中的弊端都與自己將了不少,自己對明廷的瞭解,早已經不只是停留在當年那個初級階段了。今天自己就要用事實來告訴自己的義父,現在我陳駿德做出的決定,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完全經得起推敲的。

陳駿德拱手對劉老大說道:“義父,孩兒這突然返程絕不是意氣用事,三分鐘熱血,是經過慎密考慮後才決定的。朝廷在撫順吃了一個打敗仗,敗的是一塌糊塗,孩兒在山海關都清楚的知道,連總兵都戰死沙場了。義父以爲他建奴這場勝利是巧合嗎?孩兒並不這麼認爲,他一小小的建奴,彈丸之地,如果沒有萬無一失的把握,敢來觸碰這個壓的他們祖祖輩輩擡不起頭來大明的虎鬚?孩兒覺得這次進攻絕不是他建奴腦袋一熱,率性而爲的。此番得勝之後,建奴必定是氣勢大盛,捲土重來之期不會離得太遠的”。

劉老大依舊是聽不進去陳駿德的話,在他的心裡,即便是這人腦袋打成狗腦袋了,你也不應該耽誤這功名大事,忙自己的得了,管那麼多幹嘛。

“即便你說的都對,可朝廷能袖手旁觀嗎?這次也是被打個措手不及,等朝廷回過神來,還能有後金的好了?這些都不是你該管的,爲父知道你擔心我們的安全,這個你大可放心,那幫後金之人的眼睛都盯着銀子呢,怎麼會來攻打咱這山寨呢?就算是他們來攻,咱們平頂山也不是紙糊的,肯定會給他們些厲害嚐嚐。在不濟,逃跑的時間也是有的”。

“義父不必對朝廷抱有任何幻想了,這麼多年來,朝廷在遼東的影響力是日漸下降,那李伯爺死後不到一年,當初一個牽馬的侍童就敢帶着族人來打大明瞭。朝廷現在在遼東哪還有什麼兵了,衛所的官軍義父也不是沒有見過,咱們還能指望那些種地比打仗還要厲害的人保家衛國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義父,孩兒也是堂堂男子漢,怎能看族人同胞在異族腳底下苟延殘喘,痛不欲生呢?朝廷現在皇上都不上朝管事了,底下的大臣們整天不是忙着黨爭排除異己,就是往自己腰包裡撈銀子,朝政糜爛,軍隊吃空餉,貪墨的人大有人在,就這一場仗估計就讓遼東沒了還手的餘地了。要不然他建奴怎敢帶着我大明的漢人,大搖大擺的回自己的老巢呢?義父,仁義不施攻守之勢易也,孩兒早就看透了朝廷的黑暗,也早早的做了些準備以防不測。”說道這裡陳駿德偷偷的看了一眼表情絲毫沒有變化的劉老大說道:“孩兒在李千戶養了六百人,就是等着今天的到來。這次孩兒回去也是有一個想法,還望義父成全。我想把咱這三處的人馬合併到一起,整兵備戰。一個小小的進士是滿足不了孩兒的,這生逢亂世,咱們手中有刀,定能拼出一個新天地來。與建奴在遼東之地周旋,收攏難民,發展實力。義父,咱們可不能做一輩子土匪啊,與其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莫不如自己用雙手把握好現在的每一刻。義父,切莫不可小看那建奴的實力,他能一次打進撫順,就能第二次打進鐵嶺,寧遠,甚至是越過山海關,打進京城這也是未可知的。依孩兒看這遼東平靜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義父,孩兒這次心意已決,誓要爲兄弟們掙一個好出身,也是要多救一些百姓免受戰火的摧殘。孩兒是一個不甘平庸的人,既然上天給了我這次出頭的機會,孩兒說什麼都要把握住,還請義父成全孩兒。”說完陳駿德直直的跪在地上,用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眼神看着劉老大。

劉老大沒有馬上回答陳駿德的話,手指不停地敲着桌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每當他認真考慮的時候都會擺着這個動作。劉老大心裡仔細的合計着自己兒子說的這話,細細咂摸之後發現,什麼爲兄弟們着想啊?這全都是扯,這個年頭人不爲己天誅地滅。親情也只是佔了一個方面,因爲自己瞭解自己的兒子,他自身難保的時候能爲一個丫鬟挺身而出,對自己這段時間的的孝順來看,都不是一個無情無義之人。可他話裡話外透漏出來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自己要出頭,想要在這亂世之中搏出一個身份地位來。對於自己兒子的野心,劉老大並不排斥,相反的還是打心眼裡支持。畢竟哪家的父母不一樣自己家的孩子出人頭地呢?只是他捨近求遠,好好的功名前程棄之如草芥,卻要在刀光劍影裡插上一腳。自己現在也是在猶豫,他這麼做到底值不值得,這思來想去的也沒有個明確答案。

“這個駿兒啊,你有你自己的想法,抱負,爲父按理說應該全力支持,可是你這樣捨近求遠,怕是最後事倍功半啊。而且爲父也不希望你過那樣的日子,每天在刀口上過日子,爲父就是害怕你有個三長兩短的,到時候可讓我咋活啊?爲父對你最大的心願就是你能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這事你容爲父好好想想。”劉老大實在是難以抉擇,但是心裡還是不想讓陳駿德舞刀弄槍的,畢竟戰場可不是鬧着玩的,要是自己哪天白髮人送了黑髮人,想必自己都沒有再活下去的勇氣了。

陳駿德聽得出劉老大語氣中的猶豫來,這是一個好兆頭。比剛纔明確的反對自己也是有了一個不小的改變。自己還得加把勁,趁熱打鐵,不然這一宿這老頭胡思亂想的,最後壞了自己的大事。

“義父,即便孩兒正常去參加會試,中與不中還在兩可之間,即便是僥倖得中,將義父等孩兒的親人全數接到遠方,這又有何益呢?然而建奴進攻的腳步不會等着孩子的,要是孩兒這邊稍有變動,難道讓孩兒眼睜睜得看着衆位親人慘死在建奴的馬蹄下嗎?義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到時候等他們馬踏江南那個時候,我們還有什麼機會逃生嗎?我們還拿什麼去抵抗建奴的戰馬?洗乾淨脖子等他們來砍嗎?義父,趁着現在咱們還有能力去籌劃時候,想盡一切法子,壯大自我的力量,到時候就算是建奴的刀舉到我們面前,咱們也有個拼個魚死網破的機會啊?孩兒絕不能允許將自己和身邊親近之人的小命都掌握在別人手中。義父別再猶豫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孩兒句句是肺腑之言,還望義父早下決斷”!

“駿兒啊,不是爲父優柔寡斷,只是你這言論未免有一些危言聳聽了。那後金不過是一次偷襲得手,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而已,你怎麼能斷定日後他必定會百戰百勝呢?你這一切都是在假設的基礎上謀劃的,爲父不得不謹慎對待,畢竟這是關係到你功名大事,半點馬虎不得。”劉老大還是覺得陳駿德說的並不靠譜,所以遲遲不肯鬆口。

陳駿德並不氣餒,畢竟自己這些話在劉老大看來都是猜測的,不免有一些杞人憂天的嫌疑。看來是不來的狠的是不行了,想到這裡的陳駿德突然大聲的說道:“義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世道,什麼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啊。就算我說的有些離譜,義父不能接受。但有一點應該承認,遼東之地肯定是要陷入混亂的對不”?

這個是顯而易見的,以後遼東的戰事肯定會很頻繁。這個劉老大心裡有數,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嗯,以後遼東就無安寧的日子了”。

陳駿德一臉瘋狂的說道:“遼東乃京師門戶,戰略之咽喉,朝廷不會輕易罷手,遼東必定會戰火燎原,哀嚎遍地。這對於咱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亂世之秋也是重新洗牌的時候。義父,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只要我們手裡有人有地盤,我陳駿德也想試試九鼎之輕重”!

“住口!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也是能說出口的?你不要命了嗎?那可是殺頭,滅九族的罪過。”劉老大急忙開口嚴厲的訓斥道,“難道這個就是你真實的想法”?

“義父,話已至此,孩兒我不必多說了,此事孩兒一定要做的,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義父,孩兒在問一次,能否成全孩兒”?

劉老大低着頭,手不停的敲着桌子,想了好一會才擡起頭,露出冒光的眼睛說道:“既然兒子你想要,爲父就全力支持。”劉老大心裡其實也是忐忑不安,畢竟這造反在這個現代是一個十分忌諱的詞了。

陳駿德急忙狠狠的磕了三個響頭,跪直了身子說道:“那就多謝義父,孩兒必定要闖出來一番輝煌來,義父,你就放心吧。”

第四百二十一章 男婚女嫁 無關年歲第三百零五章 大爺在哪 我來找他第二百一十章 男卑女尊 這是誤會第四百二十六章 因爲女人 兩男爭吵第一百六十五章 山腳韻事 又要娶親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有利器 死有何懼第三百五十章 前去赴宴 連吃帶拿第一百一十章 得償所願 人有三急第四百一十章 一日七戰 死傷相當第二百零四章 火速回山 終見一面第四百三十章 錢鉑權力 萬惡之源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辛苦 終回洞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趕回遼東 明廷反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全城百姓 僅此一人第八章 挑撥離間 駿德解毒第一百六十九章 試射火銃 齊聚一堂第九十九章 姐姐真好 山雨欲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使來沈 準備出招第一百六十九章 試射火銃 齊聚一堂第四章 縣城遇美 一波三折第一百二十六章 趕回遼東 明廷反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謝恩公 得勝回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盛名之下 竟有虛士第六十章 人在囧途 相互傾述第二百二十八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六)第一百四十章 兵到山下 寸步難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全城百姓 僅此一人第七十九章 兵救土匪 險些入甕第八十八章 開始報復 繼續趕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到固安堡 接兄弟歸第一百八十二章 拂曉之役 落入陷阱第九十七章 欲點鴛鴦 鄉試結束第九十三章 攜美出遊 考題秘籍第三百四十五章 送信爲假 打探是真第一百零七章 你碰哪裡 戰前會議第三百八十章 駿德進京 故人來迎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情女子 頂撞皇后第二十二章 天宇回家 駿德昏迷第八十六章 意亂情迷 得寸進尺第一百零六章 過來看看 除夕將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開始比試 首下一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杜度領軍 兵出鐵嶺第五十三章 臥室尷尬 風平浪靜第一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 臨陣脫逃第三百九十五章 城下鬥嘴 一夜平安第八十二章 兄弟齊至 浮出水面(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王之術 在於平衡第四十章 駿德發狠 不歡而散第十七章 德子講義 天宇無語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王之術 在於平衡第一百六十九章 試射火銃 齊聚一堂第六十一章 計劃開始 路遇打劫第二百一十章 男卑女尊 這是誤會第十三章 栽贓嫁禍 大爺疑心第二百七十章 得開原城 失兄弟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鹹魚翻身 嶽託之怒第三百二十章 比武無趣 膽量如何第四百四十六章 門前後悔 爲時已晚第一百七十五章 免費午餐 原來是你第六十三章 邊軍困境 夜宿荒野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王之術 在於平衡第三百五十三章 出賣學生 愧爲人師第二百七十二章 今日一別 形同陌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合則兩利 分則兩害第四百零七章 殿上奏對 無計可施第一百零五章 我喜歡她 初具規模第二百七十三章 去掃雪吧 達官貴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第九十四章 金贈美人 有官來訪第二百八十四章 新官上任 雷厲風行第一百零七章 你碰哪裡 戰前會議第八章 挑撥離間 駿德解毒第四百零九章 城下對峙 互相罵戰第一章 千里報喪 國失重器第三百八十三章 這個皇帝 有點意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第二百六十六章 是人是鬼 直奔東門第六十八章 大事化小 董康獻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五人分屍 肉醬糊牆第二十五章 以德服人 丫鬟不滿第二百六十章 去而復返 生死同行第四百零四章 所謂皮島 不毛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極力勸說 終得點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免費午餐 原來是你第一百六十二章 騎兵對陣 斬殺明將第二十四章 山寨少主 衆人驚訝第四十七章 弟妹發飆 天宇爲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此番出征 揚名天下二十五第三十九章 德子頭七 仇人再見第三百六十章 沒有好禮 也得過年第二百六十章 去而復返 生死同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五人分屍 肉醬糊牆第四百一十八章 內鬼不斷 欲赴廣寧第八十二章 兄弟齊至 浮出水面(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之將死 方知兄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極力勸說 終得點頭第四百三十六章 紅顏一怒 不惜開戰第二十七章 湘兒心思 駿德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