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

說是織毛衣,張希孟還真幹得出來,軍務的上的事情,他就放手給了徐達三個人。你們能弄出結果,就你們三個來。

唯獨你們爭吵,拿不出方略,再來回頭找我。

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大約是要事後算賬的。

畢竟已經有了中原大戰的前車之鑑,還做不好選擇,實在是有負大將之材。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徐達早有部署,他從中原一線陸續集結兵馬,將主力放在了臨清,背後是大運河,常遇春所部居左,胡大海居右。

三路主力,呈現一個品字形,宛如利刃,直插元廷腹心之地。

與此同時,馮國用也調集兵馬,準備勐攻潼關,同李思齊一決生死。

在另外一邊,長江水師積極調動,大批平底船載着糧食軍械,走大運河,進入山東。另外還有上千艘海船,出長江口,向北運輸物資。

偌大的大明朝,圍繞着大運河,沿海航路,淮河,黃河,漢江,贛江……形成一條條物資供應要路。宛如一條條血管,從龐大的肌體抽取營養,供應前線,讓北伐的拳頭,揮舞地更有力。

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覺到這是多麼龐大恢弘的史詩,波瀾壯闊,無與倫比,無法形容!

wWW¤t tkan¤¢O

沉寂幾百年,憋屈了幾百年的炎黃子孫,華夏子民,終於要發出最強烈的怒吼,北伐大都,恢復燕雲,洗雪恥辱,振興中華!

張希孟的手裡,捏着竹針,一邊給兒子織毛衣,一邊審視着地圖,看着旗號標記,盤算着糧草兵員的情況。

在腦中勾勒着進度。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此規模的大戰,又豈止萬骨枯,只怕十萬骨,百萬骨,都不止。當真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要用無數人命成就!

張希孟似乎明白了,爲什麼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因爲天子之怒的背後,代表着一個國家的意志。

而當一個龐大國家滾滾向前的時候,個人着實是太渺小了,小到了不值一提。

螻蟻,蚍蜉一般。

普通的百姓,就是這個龐大國家的耗材,燃料。是推動國家走向強大的消耗品。

要想成就霸業,就要鐵血無情。慈不掌兵,義不斂財……當真是這樣嗎?

張希孟漸漸的停下了手裡的織針,凝視着地圖,他彷佛看到了蘇州的女工,夜以繼日地織着絲綢,作爲戰士鎧甲的內襯。

看到了溫州等地的水手,滿載着糧食,搏擊風浪,向北運送輜重。

看到了運河之上,瘦骨嶙峋的縴夫,拖着沉重的大船,把糧食運送給前方的將士。

兩淮的農夫,江南的百姓,乃至於湖廣,嶺南,河南,山東……每一處都有人爲了這場宏大的北伐貢獻着。

一粒糧食,一匹絲綢,背後都是無數百姓的血汗。

作坊裡,熾熱的紅鐵,正是民心的溫度。

張希孟思緒飛揚,身後有人將大氅披在了他的肩頭,又把一個湯婆子放在了張希孟的懷裡。

“又想什麼事情呢?”江楠輕聲問道。

張希孟笑道:“也沒有什麼,就是在琢磨着,我們這一次北伐,到底對百姓算什麼?”

“百姓?”江楠微微沉吟,“你家老祖不是說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亡國悲苦,誰都明白,興旺又何來悲苦,想必普通人不知道。他們只知道不停打仗,徵發糧草民夫,耽擱農時,每次戰鬥,還要死傷親人,家庭支離破碎,苦不堪言。強漢盛唐,都有那麼多抱怨邊疆苦戰,天子用兵不休的詩詞……這個老爺最清楚啊!”

張希孟頷首,“我確實是知道,但我以爲此事不該這麼想,也不能這麼想!”

江楠眨了眨眼,“怎麼,張相公又要管大傢伙怎麼想了?”

張希孟頓了頓,沉聲道:“不是管,而是要告訴大傢伙真相,告訴每一個人,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是聯繫在一起,休慼與共,同生共死。我們的大明在變得更好,對於絕大多數百姓來說,也是與有榮焉的事情。而我們的征戰,開拓,也是爲了這一塊土地上的百姓,能活得更好!家國天下,本就是一體的!”

張希孟說到了興奮處,竟然站起身,把湯婆子放在一邊,雙手揮舞,格外有力。

他笑道:“這一次北伐,我怕是沒有多少時間織毛衣了,咱兒子的衣服,還要你來辛苦辛苦了。”

江楠呵呵笑道:“我早就知道,身爲三軍統帥,你還能真的無所事事嗎?”她伸手抓起織針,笑道:“就憑你的手藝,咱兒子還看不上呢!我辛苦點也沒什麼,只要你做得事情,利國利民就好。”

張希孟大笑道:“夫人深明大義,果然是賢內助,放心,等我忙完這段時間,家裡頭的事情,我都包了。”

張希孟說完之後,就迫不及待下令,立刻明發各部,要求各地官吏,配合宣傳,把這場北伐的故事,跟百姓講清楚。

張希孟又覺得只是自己下令,未免不夠權威,他隨即求見朱元章。

當張希孟把要做的事情跟老朱說過之後,朱元章立刻打起精神,前面的小小不愉快,早就不翼而飛了。

“先生思慮長遠,果然是用心良苦啊!”

張希孟道:“主公,我們現在就在書寫史冊,而一起動筆的,又不只是天子將相,而是所有百姓,天下萬民。這一次北伐,正是我們教化百姓,最好的素材。其實不只是這一次,前面的每一次戰鬥都是如此。只是我們過去下功夫太少,只是去祭祀了宗澤,岳飛,文天祥等人。能影響的還是有限。前番測試百官,尚且有很多人湖裡湖塗,又如何奢望百姓能明白這些?”

“這一次我們要真正用心,各地全都動起來,從上到下,把北伐的意義向百姓講清楚,真正得到百姓支持,完成北伐大業!我們這一戰,不但是功在當代,更是利在千秋。每一個人參與到戰鬥中的人,都是英雄豪傑,足以誇耀一輩子。”

張希孟興奮說着,他能明顯感覺到,老朱的眼睛亮起來,拳頭也漸漸握緊了。

莫非說朱元章有了什麼想法不成?

“主公,要不這一次還是御駕親征吧?”

老朱瞪着眼睛,突然狠狠一捶桌子,怒道:“都已經下旨的事情,哪能收回去!”隨後老朱又道:“先生,這麼大的彩兒給你了,你給咱留點什麼沒有?”

“有啊!當然有了!”

張希孟道:“主公,其實臣想過的,除了北伐大都之外,還有萬國來朝,冊封藩國,重建華夏秩序……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主公呢!只要主公不嫌累就好!”

老朱深深吸口氣,終於點了點頭。

“好吧,這次先生就放手去做吧!”

張希孟點頭,“主公也可以物色官吏,如此這一次做得好了,往後朝廷是不是再設立一個部,專門負責此事?”

老朱想了想,突然一拍桌子,“對啊!咱怎麼沒想到!這種事情,理該找個新的衙門來幹,就不該讓禮部那幫廢物來做!一本女戒,修成了那個樣子,害得咱被妹子罵了好幾天……”

朱元章急忙住嘴,張希孟只做不知,趕快離去,你們兩口子的事情,我是半點興趣都沒有。

張希孟從宮裡出來,又去見了李善長。

這次見面,能明顯感覺到李善長滿心悲苦,悽風苦雨。

他把事情又想錯了,本來李善長覺得朱元章御駕親征,如果出了事,後續他脫不了干係,希望張希孟幫忙化解。

可事實上朱元章根本沒有御駕親征,這回好了,不用等天子回來,現在就可能隨時出事。

李善長太需要張希孟的幫忙了。

“張相,你放心吧,老夫一定下令,把這事當成頭等緊要的大事。”

張希孟也只能苦笑,“李兄,這是配合北伐,爲了讓戰場更加順暢,假如喧賓奪主,弄亂了次序,那就不好了。”

李善長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寫個詳細的文書過來,我好讓他們嚴格照辦。咱們幹了這麼大的一件事,不可能不宣傳啊!”

張希孟勉強點頭,算是認可了李善長的話。

不過很顯然,指望着老李,這事沒準會出亂子……張希孟又隨即去見了朱升,隨後又找了宋廉等人。

這一番忙碌下來,總算有了眉目。

經過大傢伙的商議,決定由宋廉前往廬陵,去文天祥的廟宇前,宣讀這一次北伐檄文,告慰前人,鼓舞人心士氣……

“張相放心吧,我務必把這事情辦好。”

宋廉行動之前,特意邀請了幾個報社的撰稿人……大明雖然早就有了報紙,但大體上還是延續邸報的風格,是各路消息的集合,而這一次,宋廉以翰林院掌院學士的身份,接受採訪,直接宣揚國策,還是大姑娘上花轎,純屬頭一遭。

這幾位撰稿人面對着宋廉,也是戰戰兢兢,生怕會惹惱這位位高權重的宋學士。

不過隨着交流展開,宋廉儒雅隨和,還是很受歡迎。

他們一直談到了二更天,回去之後,這幾位連夜撰稿,連覺都沒敢睡……到了第二天,所有報紙,通欄標題:文丞相,在天之靈,可以告慰了!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