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

朱厚煌明瞭,戚景通哪裡是有事相求,而是向朱厚煌納投名狀啊。

戚景通在政治上並不是白癡,他當然他在制定的計劃到底是什麼?他在這個計劃之中擔綱的任務是什麼?

“靖難。”這個詞彙,在大明朝是有特殊的意味。

多少大明藩王心存反心,卻身首異處,更不要他的腿是在什麼戰役之中打成這個樣子了,是在平定寧王之亂的時候。而現在他要做如此大事,他首先要想的是,要不要告發?

戚景通否定這個選擇。

即便他告發雍王又有什麼用處啊?東雍實力雄厚,即便是皇帝知道了,也不敢貿然動手,到時候死的是他。而他在東雍身居高位,雖然因爲雙腿的問題,不能在持堅披銳征戰沙場,但卻管理整個雍軍的庶務。即便是王陽明身前,戚景通也是有位置的。

不要小看這個細節。

要知道當初平定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再厲害的將領在陸完身前都是沒有座位的。

所以,戚景通告發雍王簡直是得不償失。

那麼不告發的話,戚景通就要加入這個計劃之中,那麼雍王對自己的信任就成爲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東雍心向大明的官員不知道有多少,戚景通必須證明自己是他的死忠。所以纔有現在這個樣子。戚景通向雍王送上質子,表達忠心。

朱厚煌說道:“好,讓戚繼光進入講武堂吧。孤打下的江山,還需要這些小輩來鎮守。”

戚景通自然知道講武堂了。甚至作爲主管東雍所有武裝力量的樞密院,這講武堂還是在他的指揮之下建造出來的。

講武堂的重要性,他當然知道了。

朱厚煌說道:“先帝在時,深恨大明勳貴無用,孤大業達成之日,定然大封功臣,今後大明顯勳貴之首未必是英國公,魏國公了。”

戚景通心中一跳,如何聽不明白,朱厚煌明晃晃的暗示。說道:“臣當全力幫助殿下達成大業。”

朱厚煌對戚景通的許諾到也算不上食言,戚氏成爲大明勳貴之首,卻不是在他手上,而且在他兒子手上。當然了這是後話。

朱厚煌正在規劃,如何與大明決裂,乃至於如何靖難的時候。徐愛已經來到的京師。

一路上府縣對徐愛的到來實在是太過恭敬了,恭敬之中,帶着一股敬而遠之的疏離。徐愛心裡明白,他們是將自己當成瘟神。

迴歸祖國,反到成了客人,讓徐愛心中很不好受,再看一路上貪官污吏的樣子,徐愛心中反而生出一種,還不如讓雍王當皇帝好。

東雍是朱厚煌一手開創的,而且歷任雍王長史都是拔尖的人才。

以他們的能力在沒有人掣肘的情況之下,將東雍治理的井井有條,那是輕而易舉。而且朱厚煌也改良了很多大明的弊政,比如官吏一體,比如官員俸祿增加,重視循吏,輕視言臣,等等手腕,還有朱厚煌一直沒有弄出監察百官的御史臺。

不弄御史臺,完全是沒有人才。

朱厚煌心中東雍體制,縣令,縣尉,縣丞分別對接上面 長史府,也就是將來的丞相府,縣尉對接樞密院,而縣丞掌管法律,對接御史臺。御史臺就是現代公檢法的結合體。當然縣令爲一縣之主,能管轄到縣尉與縣丞,但是專業事務之中,他們都有獨立性。

只是現在東雍,大家都在忙着種地,處罰法律的比較少,朱厚煌夾帶之中,法律人才也不多,只要先閒置。

在種種手段之下,說東雍沒有一個人貪污,那是在自欺欺人,但是東雍貪污情況絕對要比大明好上好幾倍。

“徐大人,我家大人有請。”一個僕役來到徐愛身邊說道。

徐愛連忙起身說道:“多些楊兄。”說話之間,將一錠銀子遞給了這個僕役。

宰相門檻可不好進,區區一個僕役架子之大,就比一般的地方官都大。徐愛不得不小心伺候到。

他在僕役的引領之下,進了楊廷和的書房,一進書房,就看在楊廷和在一張書桌後面,看着一封書信。他遠遠的一看,正是他帶到京師的那一封書信,是雍王寫給楊廷和的,他並不知道內容是什麼?

徐愛行禮之後,分賓主坐定。楊廷和徑直開口說道:“你家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雍王想在南洋做海外藩王,不想再被陳年往事所牽連。只是這需要看,雍王的誠意?”

徐愛一聽誠意,立即想到銀子,雙手將一封禮單送上。

楊廷和打開一看,卻見上面寫的都是什麼,珍珠瑪瑙,珊瑚樹,等等海中奇珍異寶,到後面還寫了白銀萬兩,這總共加起了非要有五六萬兩之多。

楊廷和將禮單扔了回去,說道:“那這些阿堵物是什麼意思?此等軍國大事,豈能私相授受。我說的誠意不是這個。”

徐愛一聽就知道,楊廷和要提條件了。

徐愛連忙說道:“大人的意思是?”

楊廷和說道:“年年來貢,歲歲來朝,這就不用說了。”

徐愛答應下來,說道:“我家殿下來之前,就說過了,這個定然能做到。”

年年來貢歲歲來朝,並不是難事,在財政上的支出也不多。所以這個條件可以通過。

楊廷和說道:“今後,雍王王位繼承,當以聖旨爲準。”

徐愛說道:“這個有待下官與我家殿下商議,不過只要陛下不下亂命,東雍遵守不難。”

朱元璋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朱厚煌想推翻都比較難。只要奉行這一點,對東雍並沒有什麼影響。

而且徐愛並不制度,恐怕皇宮之中那一位忍不到東雍王位更迭的時候。

楊廷和說道:“孤希望每年來京師一趟。”

“這不可能。”徐愛說道:“大人難道忘記,我家殿下所說的話,他將終身不屢中原。”

楊廷和說道:“雍王不過,本官理解,但是雍王世子能不能長居京師啊?”

徐愛哪裡不明白,楊廷和是在赤裸裸的索要質子。

“這不大可能,我家殿下膝下只有這一個兒子,是我東雍的太子,太子豈能爲他國之質子?”徐愛說道。

“他國嗎?”楊廷和說道。

“下官失言。”徐愛說道。他不應該稱呼大明爲他國。

楊廷和說道:“好吧,我不爲難你,雍王次子,必須來京師。”

徐愛說道:“這一件事情,我要回去稟報。”

“好。”楊廷和說道:“你什麼也答應不了,雍王派你來幹什麼?”

徐愛說道:“下官之所以來此,就是爲讓雙方和平相處下去。下官帶來最大的誠意就是我方軍隊調動。”

楊廷和皺起眉頭,說道:“什麼調動。”

徐愛說道:“我家殿下的意思,他將要遷都南洋之中,之後將以南洋爲根本。而東海海面,也會漸漸的退出。會加大在南海的投入。東雍能征善戰的幾支部隊,全部都會調到南洋。東雍對大明將是不設防狀態。”

楊廷和皺起眉頭說道:“你家殿下,真有此意?”

徐愛說道:“千真萬確,新選的都城,就在星城。”

楊廷和也不知道徐愛所言是假,但是徐愛強烈的熱情,卻是一點也錯不了的。

楊廷和說道:“茲事體大,容我好好想想,不過請貴使下去,好好學習一下禮儀,陛下已經決定召見你們了。”

徐愛長出一口氣,說道:“多謝大人。”

來到京師容易,但是想要達成任務,不辱使命卻是很難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八章 練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十章 長史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