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陣法之道(下)

bookmark

感謝yangzhigang兄的打賞!

趙然起身,仔細打量了一番山洞內景。這山洞之內三面被山壁所封,洞口向西偏北,空氣流轉是極爲不暢的。概因此地山脈走向爲南北之勢,盛夏南風轉入山谷之後,急行向北,正巧灌不進山洞之內。

朱七姑讓趙然佈設五行離火化金陣,此陣以火爲尊,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火由木生,洞內無木可借;就算可以靠法器憑白生火,這火也“燒不旺”,因爲火借風勢,但此處無風!一來就等若給趙然出了個難題,明顯有考校之意。

不過這難不倒趙然,他當即入凝神之態開天眼察看氣機流向,隨後很敏銳地在東向山壁頂端感受到了勃勃生機,他猜測此處上方當有大樹茂盛的根系,否則不可能如此。

找到了關鍵,趙然當即在此處挖了個側向小坑,將那瓶硃砂放置其中,算是布好了陣眼。又將金劍插在山洞洞口和陣眼之間的地上,以離火煉化金氣,直指洞口,殺伐時嚴厲難當。

如果僅僅如此,在洞內無風的情況下,此陣的威力會自減一等,達不到最大效果。故此,趙然作了一個小小的調整,將玉印埋在了山洞之外而非陣眼之下的中央位置。玉印屬土,將這件法器埋在洞口外,便相當於在這裡豎起了一道攔截風向的土牆,可以將風引入洞內。當然,並不是說玉印真個可以改變風向,他以玉印引入山洞的只是流動的氣機,或者說改變了洞口的氣機運行,將洞內洞外兩個相互分割的氣機運轉體系通過玉印連接在了一起,使山洞內封閉的氣機得以流轉——風勢因此成型。

剩下的木尺和水珠則以五行方位佈置,這兩件法器並不重要,當然也不可缺少,二者起到的是維持陣法平衡和穩定的作用。

這座變形了的五行離火化金陣一俟佈設完成,朱七姑的臉色頓時就變了三分,沉默半晌,問道:“你居然能察覺天地氣機?”

趙然坦白承認:“是。”

朱七姑嘆道:“老天待你不薄,雖說沒有根骨,但資質卻佳,且與生俱來便開了天眼,若是說將出去,不知會羨煞多少修道中人。”

趙然無法解釋自己擁有金手指技能欄,卻不妨礙他旁敲側擊:“姐,你說的天眼,很難修煉麼?”

朱七姑道:“你是不知道,化出元神之後,在修行路上便算上了一個大臺階,修士七竅出神,會自行演化種種神通,道經解釋,說是因爲元神可與上天相通,上天故此會賜與修士種種福報,這些神通便稱爲‘天賦’,一直爲修士們夢寐以求,皆因施展此類‘天賦神通’不需消耗法力。但這都需要修煉到煉神境後方可得到,如你這般與生具備天賦的,萬中無一,更別說你的天賦還是天眼,更是難上加難,當真匪夷所思!”

一席話說得趙然汗顏不已,什麼與生俱來的天賦神通?那完全是金手指作弊器帶來的技能屬性,和天賦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趙然想起自己前兩年一直被認爲無資質無根骨,到了今天反而被認作資質好、有天賦,當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姐,你的天賦神通是什麼?”

“一個是天眼,還有一個是神息。”朱七姑回答得很簡單,但如果外人在這裡,恐怕只能感嘆老天不公了。天眼就不必說了,可察看天地運行的氣機,神息同樣也不簡單,對於周遭的氣味變化極其敏感,而且感知範圍會隨着修爲的提高、法力的增強而大大拓展。

又再次打量了趙然佈設的五行離火化金陣,朱七姑道:“於陣法的佈設上,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告訴你的了,畢竟我也並不擅長此道,會佈陣法是一層,能依照天地氣機的運行來調整陣法的佈設變換又上了一層,就這一點來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我想問你,遇到了敵手時,就比如在井壺關外碰到的那個妖僧,你會怎麼辦?”

趙然一句“佈陣困敵”剛要脫口而出,忽然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個妖僧會不會給自己時間從容佈陣呢?答案顯而易見,趙然頓時埡口無言。

朱七姑道:“所以說,你若是對敵,必須身旁有人護持,這是其一;其二,當場佈陣也很難行得通,敵人不是傻子,不會傻乎乎鑽進你佈設的陣法之中,所以必須預知敵之行蹤,在其必經之處先行佈陣。有這兩條所限,你這本事很難發揮作用。”

趙然默默點頭,他想起自己在羅官宦莊園處協助大卓、小卓師叔除妖的那一場鬥法,這樣的經歷果然很難重複。

“你之前一直身處道門十方叢林之中,接觸不到外界天地的廣闊,若是想要閉門自守,就在裡頭廝混一生,榮華富貴是可以期待的,自然也不須去考慮那麼多江湖上的險惡。但,你甘願麼?”

趙然搖頭,他當然不甘願就這樣混吃混喝直到等死,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不去試着進入那一方天地之中,那他這一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不可能永遠護着你,總有不在你身邊的時候,如果你不想終老於俗世,就必須具備獨自應對危險的能力。不要以爲危險只存在於戰陣之上,除了與佛門的爭鬥外,對於想要走進修道這扇大門的人來說,其實大明天下也並不太平。大明雖然以道門爲尊,但並不是所有修道之人都願意接受道門的管轄,世上還有許多世家、諸多修道門派,以及更多的散修……”

“姐,就好像你和幾位師兄?”

“不錯,我們幾個雖然拜入師父門下,但都是記名弟子,並不屬於道門,像我們這樣的修士,在這大明朝中有很多很多。我們可以依附於道門,不去觸怒道門,甚至某些時候接受道門的調遣,但並不意味着我們就會將道門供在頭頂之上頂禮膜拜、做牛做馬——當然道門也並沒有這種強制性的要求。因此,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無時無刻不在起着衝突,也許是爲了仇恨,也許是爲了珍寶,也許是爲了功法,也許只是因爲口角,甚至爭鬥的本身只是爲了爭鬥……”

“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

“這話說得很好……所以,你必須學會怎麼使用好你的陣法。陣法的實質就是借勢而爲,這是所有懂陣法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一個羅盤,幾件法器,看上去沒什麼了不起,但組合起來,卻能發揮超出我們想象的妙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陣法調動和借用‘勢’,比如山川之勢、草木之勢、星月之勢等等此類。可‘勢’究竟是什麼呢?絕大多數人以爲他們很明白,其實他們並不明白,‘勢’非力,力爲表象,非其本源,力爲果而非因。在真正的陣法高人眼中,天地運行的氣機纔是真正的‘勢’,而陣法的威力,在於改變或者順應氣機,以此調動出威力無窮的自然之力……我這麼說你明白麼?”

趙然太明白了,他本人的第一次佈陣就是通過對天地氣機的察看來完成的,如果朱七姑的話是正確的,那麼於趙然而言,等於一開始就找到了陣法的本源,他當然能夠理解朱七姑對於陣法的解釋。

朱七姑笑道:“是我多餘問你了,你既然生就天眼,能看天地氣機,這一點想必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那我接着說,既然陣法的佈設是爲了改變或者順應天地氣機,那麼反過來說,不管怎麼佈陣,是不是隻要能夠改變或者融入天地氣機,這個陣法就算成功了呢?”

趙然一愣,心中似有所悟,苦思半晌,忍不住問道:“也就是說,佈陣之時不必拘泥於陣法,或者說不必拘泥於陣圖所定下的佈陣方法,只要有用,便可任意而爲?”

朱七姑反問:“你剛纔佈設五行離火化金陣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做的麼?”

趙然豁然開朗,忍不住滿心歡喜。

第八章 長蟲山第七十一章 肚子問題第十九章 快要餓死的大師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十八章 一個小意外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四章 碉門(爲zzz1220盟主加更)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番外三(賀CloudMan榮升盟主)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一百零三章 保舉師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五十二章 大勝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七十章 對問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二十一章 昌明菩薩咒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九十四章 文音第七十七章 月上女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七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四十六章 古本原籍第七十二章 控訴(爲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談結果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四十一章 飧和閣第七十章 常務(爲saverage加更)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四十七章 圍攻(補更)第七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二章 投石問路第九十一章 君山衛的下屬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四十六章 古本原籍第十六章 詔令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點遠第一章 散骨丹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二十一章 約期將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一百章 新的道職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二十二章 名字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九章 授籙的機緣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訓班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五十六章 赴會報恩寺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四十七章 處政第七章 金山衛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易數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十章 道廟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四十九章 白都管的猶豫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三章 勸解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七十八章 遊說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四十九章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