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

“不過,如今最關鍵的在於,大唐復立,可讓這些軍將們回京敘職,再重新移鎮。”

王溥沉聲道。

“若是有不願者,亦或者拖延,皆可起兵平之,震懾諸將。”

李嘉默然,他眯着眼睛說道:“此法子倒是循規蹈矩,但卻有效,就這般做吧。”

“汴梁十萬大軍,豈有畏懼之理?”

李嘉這般說,還是有底氣的。

歸根結底,還是淮南,源源不斷的糧草到來,讓汴梁錢糧漸漸富足,要知道,在浙江府,江寧府,江西府,夏糧足有上千萬石,如今全部輸送至汴梁,耗費低廉。

有兵有糧,李嘉膽氣格外的壯實。

在這亂世,不就是錢糧兵馬嗎?

一聲令下,河東,河北,關中各大藩鎮,都接到了來自朝廷的旨意。

毋庸置疑,各藩鎮對於這項聖旨,可以說莫名的遲疑。

焉知其不是清算嗎?

遲疑者有之。

如,彰武軍節度使,鎮守延州的趙贊。

他在延州多年,已經是土霸王一般的存在,蠻夷鹹服,壟斷賦稅,雖然貧瘠了些,但日子舒服快活啊

這要是被召集到了京城,弄個閒散的職位,怕是不願意了。

“節度,西北藩鎮,首推鳳翔,再次爲朔方,如今鳳翔已倒,只得看馮繼業了。”

幕僚看出了他的猶豫,不由得說道。

“馮家子不提也罷。”趙贊揮揮手,說道:“其家兩代承襲,已經固若金湯,朝廷一時半會肯定不會動他,唯獨我,以及姚內斌,董遵誨,張鐸,四人。”

“對咱們如今正該沆瀣一氣,同發一聲纔對。”

趙贊恍然連忙吩咐道:“快寫信,我要與這四位,溝通一下關係。”

而在汴梁,李嘉處理關中藩鎮,獨自接見了曾經的鳳翔軍節度使王彥超,詢問其關中藩鎮事務。

後宋年間,關中藩鎮,有通遠軍的董遵誨,朔方軍(靈州)馮繼業,靜難軍的楊廷璋,彰義軍的張鐸,通遠軍的董遵誨,慶州的姚內斌,以及保大軍的李洪義,同州的匡國軍張美,再加上鳳翔軍的王彥超。(作者找資料太辛苦了)

散州的防禦使無算。

換句話來說,大的藩鎮,攏共約有九位。

每個藩鎮兩三州之地,將關中分割的明明白白,除了長安,基本上就沒啥地了。

面對皇帝的疑惑,王彥超沉聲道:“如今鳳翔軍,靜難軍,保大軍,皆入朝廷,剩餘六鎮,只有張鐸,趙贊二人值得注意,其餘諸將不足爲慮。”

“哦?卿家儘可直言。”李嘉很是關切。

“朔方馮繼業,弒兄繼位,又刻薄寡恩,兵卒多有不滿,而且其肆虐蠻夷,掠奪錢財奴婢,讓番蠻苦不堪言,若是得朝廷,其位置定然不保,所以,其內憂外患,不足爲慮。”

朔方從馮暉到馮繼業,已經兩代三人,數十年,可以說把靈州經營成了基業,但其地方狹窄,絲綢之路又不通,所以依賴於鹽業,貪財吝嗇,沒有大志向。

關鍵是太偏遠了,接近河西走廊。

姚內斌不用說,孤家寡人,而且還是契丹降將,董遵誨更是有勇無謀,與趙匡胤還有爭鬥,恐怕他心情複雜。

定國軍節度使張美駐守同州,更是不值一提,他是鬥吏出身,最會謀算錢糧,根本就不是武將。

這與山南東道節度使邊光範一樣。

趙贊不用提,其父趙延壽鼎鼎大名,其能力強大,就是心思不定,所以被派到了延州,鎮守党項人。

張鐸,則從後周開始,就是武將出身,而且在宋初爲人詬病的是,其經常私蓄錢財,厚養親兵牙將。

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叫培養私人力量,密謀不軌,趙匡胤不知曉,王彥超哪裡不曉得,就在眼前的事。

“趙贊心不定而強,張鐸密謀不軌。”

李嘉陷入了沉思。

“延州一時半會離不開趙贊,党項人不安分,還是得有大將鎮守,況且,其遠在河套地區,不足爲慮。”

李嘉很快就決斷而出:“張鐸距離長安太近,私底下不安分,那就只能讓他移鎮了。”

王彥超不作提議,他只是皇帝瞭解情況的工具人,所以對錯都與他無關。

“王卿勞苦功高,又及時歸正,爵位之事,還得過些時日評定,就賞你一些錢財吧!”

李嘉最後,又深深地說道:“卿家一身才能,可不能辜負了之。”

叩謝之後,王彥超精神振奮地回到了家,這時,已經聚滿了人。

郭從義,郭守文,楊廷璋,皆在他家張望。

顯然他們這些歸順新朝的武將們,多日以來已經被閒置,如今聽聞王彥超被皇帝傳話,瞬間就心思跳動,情緒激動。

“陛下可有言語?”郭從義耐不住性子,連忙問道。

“問了些許關中的事。”

王彥超看了一眼衆人,說道:“不過,陛下並未忘卻咱們,言語如今國事繁雜,待稍微安定些許,再來評定功勳。”

“這般就好!”郭從義貪婪地笑了笑,已經在幻想有什麼位置了。

郭守文則比較謹慎,說道:“朝廷開始召集藩鎮衆將,想必就重新移鎮認命,到時候就能清楚了。”

郭守文比較淡定,他奪下兩關,又拿下河中府,可以說立下大功,板上釘釘的大功勳,肯定是大賞賜。

楊廷璋就比較沉默,一來年紀大了,二來,經受多年來的猜忌,他已經對權力無感,只想在汴梁好好生活,掛個閒職再好不過。

“位置很多,憑功勞而獲。”

王彥超搖搖頭,說道:“就言語洛陽那邊,正在修城挖河的禁軍,七八萬之數,需要的大將難以計量,咱們慢慢等着就是。”

衆人默然,的確,盤子大了,吃食多,就安心等着吧。

託王彥超的福,李嘉終於想起,自己這些天忙着政事,把那些功臣們忘記了,尤其是那些歸順而來的功臣,不賞不足以表彰,算是爲接下來的衆將雲集開個好頭。

錢財什麼自然大方,高者如節度使五千貫,低者如都頭,指揮使,每人兩百貫。

而己方的士兵,李嘉也不敢耽誤,幾乎是每人五貫,外加布帛一匹。

總數,超過了三十萬貫。

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189章拿人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1244章治浙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1346章教子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1266章宣揚第1339章第1292章事件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1245章無題第1311章威逼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1349章小子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308章諸王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1311章威逼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29章續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206章覬覦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1407章禪讓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1171章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七百四十四章高麗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1186章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八十四章建言第1376章無名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1163章贖回?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五章意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