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

bookmark

皇帝結婚,熱鬧的很,京城的百姓們提心吊膽了好幾年,終於安心了一回,順着大操大辦的婚禮,整個廣州城,燈火通明,宛若,舞龍燈綵,熱鬧至極。

而最累的,莫過於皇帝了,皇室的規矩很嚴,自有一套禮儀在那。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禮之儀”,始於周代。《禮記》、《唐律》規定,六禮屢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

普通人家,佈置新房,傢俱,彩禮等,耗費大半身家,即使是皇帝,也不免“買賣婚姻”之俗。歷史上明神宗朱翊鈞大婚,僅織造費就用了九萬多兩白銀;清同治皇帝載淳大婚,共花了兩千多萬兩白銀,注意是兩千多萬兩,夠置辦多少艘戰艦,大半個北洋水師。

當然,也不是每個皇帝都能趕上大婚這種風光體面事兒的,登基前已經成年娶妻的皇帝,當上皇帝后,只舉行冊立皇后大典,不補辦婚禮。

到了納采、問名這一天,禮部官員擬定了禮儀程序和規範,又和一大幫太監、宮女,忙前忙後,佈置典禮會場。

按“常儀”,陳設儀仗於大明宮門外,設女樂於丹陛上。太極宮正殿內,臨時設置兩張桌子,鋪上杏黃色緞子桌布,一桌上面放“節”,另一桌上面放“問名”詔書。準備送往親家的禮物,也一水兒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大婚的禮儀,皇室成員、朝廷命官也難得一見,也許一輩子就遇到這麼一次。

別看禮部官員咋咋呼呼的,其實,他們也是根據典籍、文件的有關規定,“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學習。

其他朝廷部門來觀禮的官員,都覺得新鮮,光顧着看熱鬧,忘了遵守紀律。

鴻臚寺(掌禮賓)的官員好容易逮着個露臉的機會,指手劃腳地整頓觀禮隊伍,維持秩序,惹得好多“賣呆兒”的官員,對他們側目而視。

欽天監官員說“吉時已到”之後,皇帝在大臣、侍衛、太監簇擁下,隆重登場,在樂曲聲中步入大明宮正殿,升座。

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萬歲。宣制官奉詔書,站在東側丹陛上,高聲宣詔,任命正、副二天使,去公主別院納采,問名。樂曲聲中,兩位天使奉節、奉詔。禮成,皇帝退朝。

正使持節,副使捧問名詔書;儀仗隊、鼓樂隊在前開路,送禮官員跟在二使屁股後頭,自大明宮出發,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地奔向迎娶的府邸。

皇后與皇帝結婚時也要進“洞房”,但與民間洞房的習俗不一樣,皇后與皇帝結婚的洞房並不在皇帝自己原來的寢宮內,也沒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舉行儀式的地方當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大明宮,這個仿製唐朝而制的宮殿,依舊是那麼奢華,與前唐相比,也僅僅規模相差幾分,奢靡程度不相上下。

皇帝自然沒有人敢灌酒,李嘉也就意思意思,與父親,以及叔叔,以及其他堂兄弟們喝了幾杯,然後就入了洞房。

洞房的主題也是大紅色,形成紅光映輝,喜氣盈盈的氣氛。牀前掛“百子帳”,鋪上會放“百子被”,就是繡了一百個神態各異小孩子的帳子和被子;牀頭懸掛大紅緞繡龍鳳雙喜的牀幔,帝王之家也希望“多子多福”。

地面上,鋪設有地毯,而且要設置多重屏障,龍鳳大喜牀的四面有布幔,可見,洞房的私密性很好。

李嘉穿着中衣就進臥房,只見一個渾身大紅綾羅珠玉滿身的妹子坐在牀邊等他,頭上頂着蓋頭,這便是楚國公主周穎兒了,年不過十六,罪孽啊!

幾個宮女伺候在左右。

這就洞房了?想着簡單。

隆重的祭祀,這才真正開始。

在新房的東房間,西窗下設有餐桌,桌前列有像征夫妻同席宴餐的豆、籩、簋、籃、俎,這意思與民間“以後吃一鍋飯”是一個意思。

進入洞房後的祭拜活動在行合巹禮前進行,是夫妻倆一起祭。這每祭一次,新人便要一起吃一次飯,這樣真的到了上牀前肚子也飽了,不至於食色兩飢了。

因爲飲了點酒,還可以把雙方的情趣調節到位,也算是上牀前的一種調情手段。

祭拜後,李嘉的腰都不行了,調情個屁,再多的情也累沒了。

他與周穎兒還不得閒,在宮女的服侍下,開始進行合巹禮。

所謂的“合巹禮”,就是民間所謂的“喝交杯酒”。

巹即“瓢”。“合巹”,本意是把剖開的瓠合爲一體,古時多用之盛酒。把帝、後各自瓠內的酒摻和到一起,共飲,即是“合巹”。

合巹宴開。皇后皇帝在大明宮裡相對而坐。

新娘斟酒一杯,遞給新郎;新郎抿一口,交給新娘,新娘一飲而盡。新郎斟一杯酒,交給新娘;新娘抿一口,還給新郎,新郎一口喝乾。

當然,行合巹禮後,就是喝了交杯酒後,下面該上牀了。

但是皇帝當新郎官,那牀可不能隨隨便便就上的,要分先後順序的。

上牀禮節:尚儀北面跪,奏稱:“禮畢,興。”帝、後俱興。

之後,皇帝被侍寢的宮人帶到房間,脫下冕服,換上便衣;而皇后先被宮人引入帳內,宮人先將她的禮服脫了,這才把着便衣的皇帝引入內,與皇后睡到一張牀上,共度花燭良宵。

衣衫盡褪,抱着小羊羔一般的皇后,李嘉喘了口氣,這皇帝結婚,果然非同凡響。

“你們下去吧!”讓宮女放下帷幕,李嘉吩咐道。

“諾——”幾個宮女看了一眼,尤其是確認下皇后屁股下的白絹,這才轉身離去。

一旁,女官拿下筆,記下某年某月某日,帝大婚,臨幸皇后。

門外,內起居注的宦官,也提筆落字,記錄下這個時刻。

“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李嘉不由得笑道,雙手不自覺地遊動起來。

“人生四大喜事,古人果不誆我!”

“陛下……”周穎兒一時間受不了這樣的挑撥,紅着臉,顫顫地說道。

對壘牙牀起戰戈,兩身合一暗推磨。

菜花戲蝶吮花髓,戀蜜狂蜂隱蜜窠。

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修)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七章赫赫李府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