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赦免

bookmark

對於大理國,李嘉短時間內是不準備攻伐的,無他,成本大於收益。

這地界,各種部落藩鎮太多,雜亂,各自爲政,如果是說嶺南是以漢人爲中心,其他蠻寮爲邊角,那麼大理就是一團亂麻,漢人早就蠻化了。

而且,雲南交通落後,叢山峻嶺阻擋,大軍人生地不熟,行動困難等不利因素,還要對付遍佈全滇各地的土酋部落。這些部落擁有自己的武裝,長期佔山爲王,人熟地熟,既相互吞併又聯合抵抗外部勢力,就像山上的野火一樣,將這裡撲滅,那裡又起火,防不勝防!

雲南夷,自古以來就是困擾中原王朝的難題。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堪稱精明絕頂,對待雲南問題最後還是以夷治夷;唐代貌似強盛,可幾十萬唐朝大軍揮戈雲南,竟然幾次血灑西洱河畔,敗北於南詔國。不僅留下幾處“唐代將士萬人冢”,還害得白居易爲之傷感,揮毫寫下一首哀婉如泣的《徵蠻朝歌》。

宋太祖思前想後,只好“忍痛揮玉斧,劃雲南爲徼外”。

元朝征服雲南,犧牲將士十萬人,損失戰馬四十萬匹的巨大代價之後,才破了大理國,將其收歸蒙元版圖,改大理國爲雲南行省除了任命段氏爲世襲總管外,還派遣了樑王來鎮守昆明,才表面控制,至於賦稅,就勉爲其難了。

明朝朱元璋是狠人,出兵三十萬,以傅友德、藍玉、沐英三人爲帥,行萬里,破雲南,然後他遷徙數萬大軍及家屬設置衛所,鎮守關隘。

之後數十年時間,又對雲南地區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移民換種。江浙、江西、湖廣等地的約300萬中原移民,大規模遷入雲南,並佔據了交通相對便利的土地。

除此以外,他還奉行着——欲徹底亡其國,必先滅其史,再化其種,才能真正一勞永逸!

六百年來,自南詔到大理,雲南借用漢字和漢字偏旁創立了僰文(“老白文”),並記錄其獨特語言,大理國延續下來,六百多年下來,已經累積了大量用僰文撰寫的書籍。

若是假以時日不管不顧,如元朝一般表面征服,恐怕如越南、朝鮮一般的次生文明,脫離中國。

於是,明軍開展了大規模的文化毀滅運動,將南詔和大理六百年曆史下累積的所有書籍,所謂“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簡編”,盡數付之一炬,再通過嚴刑峻法壓制當地勢力,將已經傳承了數百年的南詔和大理文明連根拔起,近乎不復遺存。

坦白的說,目前的李嘉還做不得,不說三十萬,就說十萬,他都做不得,只是束之高閣,慢慢的進行侵襲,騷擾。

在明清時期,雲南就是吞金獸,若不是後來發覺有銅礦,利用價值等於無……

“慢慢來,一個一個部落的吞吃,待熟悉了地形,就可以行動了……”李嘉喃喃道。

廣州的一處破落住宅內,庭院的圍牆已經倒塌了些許,長出了些許倔犟的青草,吐露着難得的綠色。

兩扇半開不開的木門,正隨風搖擺着,可是,在這熱氣騰騰的春末,巷子中怎麼會有風呢?

張大刀跨步而來,瞅着一眼來回晃動的木門,疑惑道,“嘿,難道出了甚髒東西不成?”

他進了院子,將門一關,只見一隻滿身灰的黃狗,正擡着腿,狗眼中滿是疑惑,擡起的腿不禁縮了縮,放下,遮住了胯下的修長頹廢之體。

“嘿,劍哥兒,你家的大黃,還真是神了,你是帶他去了廟裡讓大和尚開光了不成?”

狄劍正坐在自家的木紮上,他瞅了一眼擡腿的大黃狗,又看了一眼笑嘻嘻的張大刀,無聊地搬弄了一下自己的劍,說道:“這院子裡也無風,大黃熱的發悶,正扇風呢,你別去打擾它……”

“劍哥兒,這熱天,別人無力,你也是如此不成,這幾條街,誰不知道劍哥你可是有名有姓的遊俠兒,如今枯坐在這,哪裡像話!”

張大刀一股氣坐下,看着面前一碗井水,毫不嫌棄一飲而下,說道。

“咱如今殺了人啦,憲兵司說,雖然情有可原,但還是把咱開了,剩餘的,就等宰相和皇帝發落,如今是有日子過一日吧!”

狄劍瞅了一眼黑不拉漆的張大刀,嫌棄地說道:“你小子不會讓是又沒吃飯吧?我告訴你,如今咱離了軍,餉錢可能也是沒着落了,米缸裡也不剩幾粒了!當然,如果你去採摘一些野菜,再去市集蹭一些果菜啥的,也曾湊合咱們吃一頓!”

“瞧您說的,咱是這種人嗎?”張大刀瞬間不樂意了。

“你就是這種人!”狄劍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看着其破舊的麻衣,草鞋,點頭說道。

“嘿!”張大刀瞬間起身,滿臉堆笑地說道:“還是劍哥懂我!”

“既然家中無吃的,這不是,大黃如今也長的差不多了,膘肥體壯的……”

“汪汪……”正在扇風乘涼的大黃,瞬間站起,張開嘴,呲着牙,憤怒地叫了幾聲,渾身毛髮站立,一瞬間,飛奔於狗洞而去,不見了蹤影。

“呸!大黃,回來時帶點肉回來,聽說張屠戶家今天又宰豬了——”狄劍不屑地呸了一聲,然後朝着門外喊道,說着還回應了幾聲犬吠,也不知聽懂了沒。

“劍哥兒,你也太慘了吧!”這時,院落的木門又打開了,一個臉白體瘦的年輕人走了過來,身上穿着高級麻衣,市面上一件就得百錢,腳上踏着布鞋,可比草鞋好太多。

“王二麻子,你怎麼過來了?”張大刀疑惑道。

“老子臉上沒麻子了!”王朝瞬間眉毛一皺,氣沖沖地說道。

“好了,大熱天的,都別那麼衝,歇下吧!”狄劍擺擺手,說道:“今天怎麼有空都來我這?”

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感言第八章家長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