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

bookmark

半個時辰的演練下來,硝煙還未徹底散去,讓這校閱場內變得白茫茫一片,刺鼻的硝煙味道,卻成爲了軍人的最大享受。

張連登明顯有些亢奮,臉上出現一片不正常的紅,激動道:“繼續,讓我看看你漢陽營的實力。”

寧忠源頂着盔甲,朝着校閱場內的鳥槍千總便揮手示意,沒有說一句話,只有身上的甲葉發出一聲聲碰撞的聲音。

鳥槍千總見到手勢,連忙讓人將那六門看似老舊的子母炮推了出來,臉上透着一絲緊張的味道。

陳禮見狀冷笑道:“這整個湖廣,檢閱來檢閱去都是那麼一回事,盡是些樣子貨,本將軍實在是擔憂無比啊!”

張連登卻有些詫異,問道:“陳將軍何出此言?我看着漢陽營的兵士們還是盡心盡力的,我大清的綠營將士若都能如此,乃朝廷之幸事啊!”

陳禮便連忙道:“稟告巡撫大人,末將這一路走來,見到的綠營演練中,有不少卻是敷衍了事,特別是在火炮演練中,根本不敢按照火藥規定用量來放炮,往往只放三成四成,這炮響是響了,可是打到天上卻軟綿無力,跟只大號煙花也沒太多區別,不知今日漢陽營用藥是否也是如此。”

張連登臉色有些微沉,心中暗罵陳禮不識大局,若是這一路走來的綠營都是如此不堪用,那如何向總督交差?如何向聖上交差?

想到這裡,張連登便想小事化了,道:“這前番漢陽營的操練大家也是看在了眼裡,想必是極爲出色的,既然如此,這漢陽營自然也不會在火炮上出什麼紕漏。陳將軍,還是先看看吧。”

可這陳禮卻不通上意,一門心思的想要釘死寧忠源,不管不顧道:“巡撫大人,若是一而再再而三放置不管,將來又該是如何情形?末將也是公忠體國,還請大人三思。”

這一番話說的卻是人人牙恨的癢癢,你陳將軍倒是公忠體國,我們這羣人就是酒囊飯袋了?於是便一起望向寧忠源,希望他能狠狠的駁回去。

卻不料寧忠源並未反駁,反而順着陳禮的話風說道:“巡撫大人,陳將軍所言倒也有禮,末將願意接受檢查,並繼續後續的考覈,只是....”

張連登正有些不所措,見到寧忠源如此這般說,心裡想來是有底的,不由得展顏一笑,道:“寧將軍有什麼話儘管說,只要不違背這大節,老夫自無不可。”

這話也是頗具深意,什麼叫大節?那就是忠於朝廷忠於大清,忠於他張某人,至於其他的可不就是小節了麼。

寧忠源笑了笑,道:“卑職承蒙大人垂青,如今得領漢陽營,爲了不辜負大人苦心,卑職日夜督促士卒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這檢閱亦是士卒們用心勞苦,還望大人能體恤一二,給我漢陽士卒添些壯心。”

張連登撫須微笑,道:“寧將軍這話倒也無不可,不過老夫想到了一個注意,等會火炮演練過程中,將諸位將軍標下的火炮都拉出來,核檢查完畢後,誰的炮最利,打的最遠,我向總督大人請賞!並上報朝廷請功!”說完,便又轉頭望向了陳禮,“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撫標營,陳大人可不要讓老夫失望啊!”

這話一說出來,卻是讓衆將心裡惴惴不已,不由得心中暗罵陳禮,對寧忠源倒沒有什麼惡感,畢竟這槍打出頭鳥嘛,誰讓這陳禮多嘴多舌。

陳禮知道有了前番,撫標參與檢閱已經成了鐵板釘釘,不過他心裡倒也不慌,這是因爲陳禮也算是在張連登身邊待久了的,知道這老頭最爲好面子,你若給他面子,他便回敬三分,可你要讓他丟了面子,那可是不死不休。

有了這番計較,陳禮便早早做了準備,尋了關係去兩廣蒐羅了幾門子母炮備在營裡,而這些炮也都是暫借,等到檢閱完畢後,還要還給人家的。至於撫標營中原來的幾門子母炮,如今已經化爲銀票,塞進了陳禮幾房小妾的腰包裡了。

隨着一通鼓後,衆將都吩咐士卒們將自家營中的子母炮拉了出來,只是這一下子卻是千奇百怪,新舊不一。

“稟告巡撫大人,各營合計子母炮二十四門,我撫標營獨佔八門。待火藥彈子檢查完畢後,便開始演練。”陳禮道。

張先登自然知道陳禮所謂何意,不過這畢竟只是小事,便將心思轉回了正題上,揮手道:“開始吧。”

“放藥,七成!”

負責指揮試炮的千總大聲喊道,說罷便有士兵前往各炮處檢查火藥彈子。隨着各營的檢查開始,不斷有不合格的火藥被剔除,然後換上了足有七成標準的火藥及藥丸,再看看那些被更換火藥的炮手,臉上無一不露出絕望的神情。

可是那些士兵卻絲毫不管不顧,若誰的動作慢了,便是一頓拳打腳踢,隨後便粗暴的換上火藥。

所謂的七成標準,其實也是不符合標準,不過現在在目前的綠營當中,已經算是佼佼者,要知道即使是一些邊防重地,子母炮所用火藥也不過五成,這纔不會炸膛。

陳禮自然不會去管這些士兵的想法,畢竟他是從兩廣蒐羅來的子母炮,質量較內地高上許多,這七成火藥雖有風險,卻也不比過於擔心。

衆將臉色陰沉,卻不敢多說,畢竟這件事無論怎麼說,都不是檯面上的事情,這張巡撫是文人出身,自然不會體會到這些丘八的難處。

士卒們換好火藥後便退了下來,可是那些子母炮旁邊的炮手們,卻一個個跪在了地上,甚至有人以頭搶地,還有人口吐白沫,無論身後的千總把總如何逼迫,卻再也不敢上前放炮了。

原先以這些質量奇差無比的子母炮放炮,哪年不炸膛幾個?更何況之前都是四成藥五成藥,如今卻是足足七成,這不炸膛就是見鬼了。不過也有例外,寧忠源的漢陽營和陳禮的撫標營都安然無恙,只等令下。

見到炮手們如此作態,臺上的張連登臉都黑了,再看看那些將軍們,也無一不是低下了頭。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十章 尋礦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