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炸了

bookmark

此時臺上臺下鴉雀無聲,張連登冷哼道:“莫不是我湖北綠營就找不到一個真漢子?”

寧忠源當仁不讓,邁出一步抱拳道:“卑職願去開炮。”說完也不待張連登作何表態,大步向臺下炮陣走去。可旁人都當他是癡心瘋了,這升官受賞自然人人樂意,可如果要以小命爲代價,這些人可都是要多遠跑多遠了。

漢陽營炮手雖然不至於失態,可畢竟心裡有些打鼓,如今見到寧忠源都親自前來開炮,心裡也有了底氣,手中的火把拿着也更穩了,映在了一張張繃得緊緊的臉上。

寧忠源沒有說任何話,只是驅離開了炮手們,自己拿着火把向引線靠了過去,沒有絲毫的猶豫。

隨着一聲巨響轟鳴,一團白色的煙霧將炮位隱藏了起來,依稀可以看到寧忠源拿着火把,相繼點燃了剩下五門子母炮的引線,連着五發彈子伴隨着巨響,向靶場上狠狠砸去。

臺上的衆人無一不睜大了眼睛,似乎在尋找炸膛的痕跡和一團模糊的血肉,可一直到寧忠源重新出現在他們面前時,這些酒囊飯袋才醒悟了過來,原來放炮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寧忠源單膝跪在張連登面前,大聲道:“稟告巡撫大人,卑職所屬漢陽營火炮演練完畢。”說這話時,卻是看也不看旁邊的陳禮。

張連登神情有些複雜,這滿營的將官,卻只有這麼一位敢於出頭的,可畢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心腹嫡系,想到這裡,不由得望了一眼陳禮,無論如何,他還是希望自己親手提拔的這位嫡系將官,能夠作一次表率。

陳禮看懂了張連登的眼神,只好硬着頭皮走向撫標營的炮臺,不過還沒到炮臺時,從隊列裡便出來數人舉着鐵甲,將陳禮身上的棉甲換了下來。

待穿好了鐵甲以後,已然過了半刻,陳禮擡頭望去,卻發現不少人的眼神裡帶着鄙夷之色,有心發作,可如今畢竟不是時候,只好悻悻的吐了一口唾沫,舉着火把走向火炮。

陳禮顫顫巍巍的點燃了第一門火炮,隨着一聲轟鳴,彈子發射而出,狠狠的擊在了遠處靶場的山坡上,雖然看得出來,距離不如剛剛漢陽營的火炮,卻足以讓陳禮的臉上浮起一片喜色。

得此鼓舞,陳禮又走向了第二門火炮,又是一聲轟鳴,彈子成功擊發出去,於是陳禮也放開了膽子,一一點了過去,隨着一聲聲的轟鳴,陳禮臉上的得意之色也難以掩蓋。

在最後的兩門炮前,陳禮特意望了一眼寧忠源,卻發現寧忠源此時也正在看他,只是陳禮的眼神裡帶着挑釁的味道。而寧忠源的眼神裡只帶着冷漠與不屑,彷彿一頭猛虎正盯着待斃的羔羊。

陳禮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只是長時間的安逸使他早已失去了那種敏銳的嗅覺,就這麼自顧自的點燃了引線。

隨着引線燃燒殆盡,一聲巨大的轟鳴隨之而來,只是此時被髮射出去的不是裡面的彈丸,而是陳禮破碎的屍體,身上的那副鐵甲如同破布一般,被撕了個粉碎。

終究是炸膛了!

臺上的衆人在心裡默默唸了一句,這一天實在是太邪門了,寧忠源跟陳禮二人就跟玩命似的,可前面偏偏就是一門都沒有炸,實在是難以想象。

如今可算炸了!

張連登在臺上瞠目結舌,沒想到竟然出現如此嚴重事故,死了個朝廷在職的參將,可偏偏又是在他的示意下,爲振軍心而去點燃火炮,這一下卻是他張巡撫的責任了。

可是很多人都忽視了,此時正待在一旁的寧忠源,望着校閱場上的那一團火光,雖然面無表情,可是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張連登爲了避免承擔責任,便立刻下令將場上撫標營的炮手盡數捉拿,一來是爲了頂鍋,二來也是給這件事定個性,可不是他張某人作祟,只是純粹的意外事故。

不過既然校閱場上出了這麼一檔子事,這兵備校閱也就難以繼續了,張連登連夜帶人從漢陽城趕回了武昌城,不過在臨出發前,卻是跟寧忠源好生說了一段話,大意無非就是在此次校閱中,唯獨漢陽營表現最爲出色,他張某人也不食言,要給漢陽營並寧忠源請功受賞。

寧忠源心中自然知曉這是張連登的拉攏之舉,倒也沒有多說什麼,說了一些不鹹不淡的表忠心的話。

只是寧忠源表面上雲淡風輕,卻難以掩蓋內心的得意與驕傲,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寧家在給陳禮設圈套,就是爲了一舉幹掉這個難纏的敵手。

從一開始,寧渝那邊的炮造好以後,便經過了多番的實驗,發現十成的火藥發射依舊安然無恙,寧忠源便起心在這次校閱中設個圈套,隨後爲了拖陳禮這個對手下水,更是安排人一路給他散佈煙霧彈,就說寧家一直在尋找子母炮,與前番的事蹟倒也暗合。

有了這一番鋪墊,陳禮爲了打擊寧家,自然會選擇從這個故意暴露出來的漏洞入手,因此也正落寧忠源下懷。至於爲何炸膛,關鍵不在於炮,而在於火藥。

因爲陳舉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派去檢查火藥的士兵當中,就有寧忠源埋藏多年的暗子,故意在撫標營倒數第二門子母炮中添置了足足十四成的火藥,而陳舉所找到的子母炮,最多也就能承受七分,因此炸膛也是意料之中。

整個謀劃當中,最關鍵的一環還是如何說服張連登下令更換火藥,而對陳禮示弱就很有必要,只有先示敵以弱,才能擊之以強,陳禮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的生死其實並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一個他從來沒放在眼裡的少年手中。

因爲整個計劃的最初謀劃者,就是遠在雲夢的寧渝。所謂的戰爭,不僅僅只有面對面的廝殺,還有這種看不見的手。

此時寧忠源除了內心的興奮以外,還有許多不解,而這些不解都是來自寧渝。自從這小子大病過後,便跟換了個人似得,就算這鐵模鑄炮法是從書中看來的,可又是爲什麼如此瞭解人情世故?想來想去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好好的盤問一番。

不過,此時的寧渝,卻正在經歷一次與這個世界最大的碰撞。

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六章 雛鷹營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十八章 收徒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