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

“白鶴道?”寧渝有些摸不着頭腦。

馬濤苦笑道:“對,就是那個傳說中的白鶴道,小公子是當年白鶴道傳人的一脈,他認識這桃花山的首領,因此這次便跟我們鹽幫達成了合作,他們出人,我們出錢,到時候湖廣私鹽他們拿一半。”

寧渝依然沒有搞明白這個所謂的白鶴道,便問道:“你說的這個白鶴道?是指?”

馬濤看出寧渝確實不明白白鶴道的一些情況,便有些猶豫,不願意繼續開口。

寧渝冷哼一聲,“既然你已經說了這麼多,不妨說個徹底,我相信就算你不說,這個白鶴道我去查一查也不難弄清跟腳,不過你這可就是兩頭不討好了。“

馬濤長嘆一口氣,認命了一般,便低聲道:“早些年間,陳近南曾在襄陽活動過,當時就住在襄陽城南“白鶴洞“,號“白鶴道人“,藉傳道爲名,到處去聯絡反清志士,籌謀反清大業,因此白鶴道便是陳近南所留下的一個反清組織。”

“小公子也姓陳,具體叫什麼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很多人都叫他小公子。他是白鶴道的傳人,一直跟我鹽幫都有來往,這次總舵主便是找的小公子,來負責聯絡桃花山。”

寧渝這一下子徹底明白了,什麼白鶴道,其實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天地會!

真正的天地會,還要再等四十年,由萬雲龍在福建創立,但是民間針對清廷的反對活動,其實從來沒有停止過,桃花山便是白鶴道經營良久的一處反清大本營。

這讓寧渝倒感覺有點怪怪的,從根本上來說他也是屬於反清陣營的一份子,不過這正兒八經的反清還沒開始,就把真正反清的桃花山給滅了,頗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馬濤的臉色有些蒼白,他擔心這裡面的牽扯太大連累了自己,連聲道:“總舵主是心屬朝廷的,他本是計劃着等寧家倒下後,再將原本給桃花山的這一份,獻給總督府,到時候總督府也會派人將桃花山給滅掉.....絕不會背叛朝廷!背叛我大清啊!”

“哼,卑鄙小人!”不知何時,小公子從門外走了進來,小臉繃的緊緊的,帶着幾分秀氣的眸子裡,閃過了一絲怒火。

這句卑鄙小人,不知罵的是鹽幫,還是總督府,亦或是二者都有。

馬濤有些不知所措,望着寧渝,叫道:”大人,現在就讓小人去親手殺了小公子,我鹽幫子弟對朝廷是忠誠的!”說着,便掙扎着想爬起來。

小公子卻有幾分心灰意冷,冷笑道:“這天下要不是你們這些狗奴才,江河豈會淪落於外族?要殺便殺吧!”

正在這時,寧渝不知從何處掏出了一把三棱刺刀,從馬濤的背後一下子捅了進去,望着一臉不可置信的馬濤,寧渝在他耳邊輕聲道:“你鹽幫對朝廷是忠誠的,可我寧某人不忠於這個朝廷啊!”

看着馬濤緩緩倒下,小公子的神情一下子變得錯愕起來,他呆呆的站在了原地。

寧渝低頭擦去三棱刺刀上的血跡,沒有擡頭,只是淡淡道:“先前剿滅桃花山,是因爲你桃花山先殺我寧家人,便互相抵消了。如今放你一馬,是念在陳老將軍一面,等會會有人送你出去。”

小公子臉色複雜,拱手道:“我知道你,你是寧家的寧渝,若是將來有機會,你若是有難,我會救你一命!”

寧渝雖然有些不明白對方爲何如此大口氣,不過當下也就應了,讓董策帶人秘密將小公子送了出去。

董策回來後,有些欲言又止,臉上帶着幾分擔憂之色。

寧渝笑道:“心裡有話便說,我挑中了你們這幾個人來參謀處,可不是讓你們只帶着鼻子跟眼睛,這該問的就要問,纔不枉我的栽培。”

董策聽到這番話才放下心來,低聲道:“聽剛剛的那些人的言談,那位小公子似乎...來頭不小......就這麼放了?”

寧渝站起身,看着遠方的天空,輕聲道:“做大事者,貪圖一時的所謂斬草除根,其實是一種戰略上的懶惰。這件事就到此爲止,記住保密守則,接觸過小公子的學兵,也需要注意。”董策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

說歸這麼說,可寧渝自己心裡明白,雖然說放掉小公子有放掉的理由,可是在這件事情是,自己是有感情用事的,無論是陳近南還是天地會,都讓寧渝感覺到一種骨子裡的親切感。

清軍自從入關一來,聞風而降者不可勝數,有骨氣寧死不降者也數不勝數,這些人雖然有很多的不足,可是不能否認的是,正是這一批人的存在,才讓漢子骨子裡的熱血沒有徹底涼透。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小公子所代表的的白鶴道勢力其實並不小,在如今的大清朝能夠經營出桃花山這麼一股子勢力,其實已經不能說差了。而且其隱藏下來的勢力也不小,畢竟哪怕經過了上百年的圍追堵截,後來的天地會依然能夠掀起不小的浪潮,充分說明了反清的鬥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寧渝正是希望在這方面佈下一顆閒子,以小公子的地位來說,未來的白鶴道或者說天地會,也能夠成爲一把揮向滿清的利劍。

不過如今畢竟時機未到,寧渝也不敢過於明目張膽的資助白鶴道,若是引起了他人的懷疑,所遭受的反擊是如今的寧渝所無法抵擋的,因此寧渝也只是將對方釋放了出去。

這件事情結束以後,寧渝的日子又陷入了平靜,平日裡除了待在雛鷹營,也會經常會去崔萬採那裡進行討教,雖然崔萬採說自己沒有什麼其他東西可以教給寧渝了,不過寧渝抱着這麼一根大腿豈會放鬆,因此崔家別院裡,倒時不時傳來了幾聲歡聲笑語。

除此之外,寧家的勢力也在不斷的膨脹,寧渝提拔了好幾個精明能幹的管事到各個礦上,礦產的開採和冶煉也日益提高,而湖廣商會的新加入商家也越來越多,寧忠景都在抱怨寧渝將自己得力的干將都抽調走了,至於寧忠信所在的匯通錢莊,規模也日益擴大,影響力已經逐漸輻射到了南方各省。

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