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城鎮化率

“嗶……嗶……嗶……”

一陣尖銳的哨子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在移民過渡點裡來回遊蕩,尖銳的聲音吵醒了正在熟睡的移民。

二十三,013寢室。

正在熟睡的袁野,突然從牀上起身:“什麼動靜?”

這時李濟也醒了過來,他揉了揉惺忪睡眼:“大清早的,怎麼就擾人清夢!還有這個聲音是哨子發出來的吧!但是也太難聽了。”

就在衆人吐槽時,哨子聲終於平息,但是接下來又有一道悠揚的聲音從遠處若隱若現的飄蕩過來。

“咚……咚……咚……”

這是達累斯薩拉姆市鐘樓發出的聲音,當達累斯薩拉姆市鐘樓響起,也就代表着東非早上六點整了。

不過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鐘樓,在移民過渡點也就是醒着的時候,才能聽到,這也是東非移民署使用哨子叫人起牀的原因。

在李濟等人隔離開的移民居住區,東非移民署員工正在給移民提供叫醒服務。

沿着走道,一個挨一個的用警棍拍着房門,“砰砰砰……”木製的房門好像隨時都會被爆破。

“起牀了!不要睡了!趕緊起來洗漱,晚了可就趕不上飯點了!”

先用德語喊一遍話,然後用漢語喊一遍話,本來懶散的移民們聽到飯點,也趕緊穿上衣服,從牀上折騰起來,誰也不能阻擋移民對乾飯的熱情。

這個時代的普通人,睡懶覺有的是機會,東非大部分移民來自鄉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睡眠還是不錯的。

如何填飽肚子纔是大難題,可以說種子種下地,剩下就只能交給老天爺了,風調雨順勉強度日,稍微有些災難就要鬧饑荒。

歐洲還好一點,遇到災荒了進廠還能避免餓死,遠東大多數人就只能逃荒了。

當然,歐洲情況好不了多少,1871年德國城鎮化率才百分之三十點六左右,法國則是百分之三十一,奧匈帝國是百分之二十五,這還是城鎮化率。

城市化水平就更低,因爲大部分鄉鎮是依託農業生產,相當部分鎮民,依然從事第一產業,只是住在鎮子上,黑興根鎮就是這樣,如果年景不好,許多人也面臨破產風險。

這個時代活的最滋潤的還是英國人,其本土城市化水平超過百分之六十,工業已經成爲其經濟主體,而最近幾年因爲東非,北美,沙俄農業增產,國際糧食價格持續下降,工業國的食品價格相當穩定,甚至有下降趨勢。

在1871年,東非的城鎮化率是百分之十七點三,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城鎮化率百分之十二),這在農業國中屬於偏高水平。同期的美國,城鎮化率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比東非要高。沙俄則是百分之十一左右,比東非要低,而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遠東城鎮化率更是僅有百分之四左右。

東非城鎮化率偏高的原因很簡單,首先是人口偏少,加上移民居多,爲了加速各民族融合,東非會傾向於把人口集中一些,杜絕單一民族聚居,這是政策上的考慮。

其次是東非農業發展比較注重協作,所以人口比較集中,在東非殖民地建立之前,東非是真正的不毛之地,野獸比人數量都多,這樣的環境下,開荒土地上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不出三個月又會被大自然回收。

所以東非農業頗有一種舉國體制的味道,需要中央統一調度資源,清除野獸有時都需要出動民兵組織,甚至是軍隊,何況這裡還有不少土著政權存在。

最後,還有這些年黑興根財團也在東非置辦了不少產業,光是新建成的巴加莫約造船廠就有工人超兩千人,劍麻產業更是突破五千名工人就業。

不過以上原因只能說並不是最主要的,東非城鎮化率偏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數量龐大的黑人並沒有被計算到東非人口中。

黑人人口幾乎是東非移民人口的四倍還要多一點,這還是在東非驅趕了不少黑人後的結果。

這也造成東非人的生活比較單調,但是生活水平在世界上並不算差,畢竟有礦,有地,有可壓榨人口(黑人),加上公司化治理,避免了小農破產,即便某個地區糧食減產,也可以從其他區域通過調撥糧食平攤掉這點損失。

更何況東非本來就是一年糧食多收,普遍在二季以上,這個因素很重要。

就比如遠東爲什麼宋代以後人口和產業加速向南方聚集一樣,南方即便遭災也可以及時補種,不至於像北方一樣顆粒無收,冬季不遇到極端氣候也不用擔心凍死風險。

東非則更進一步,全域內氣候差別不大,降水雖然也有季節性,但是足夠多,而且沒有遠東極端,整體糧食產量不會有太大波動(刨除掉不斷開荒因素)。

前世,遠東把耕地質量分爲15個等級,其中最優等的土地主要分佈在南方,耕地質量等別總體最優的前三位是長江中下游區、華南區、江南區,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南方耕地熱量更加充足,一年三收,中等地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山西等地區,東三省黑土地雖然肥沃,糧食質量高,但是熱量不足是一個大問題,只能說有得有失。

用農業專家的話說:“東北黑土,一攥就出油,但由於光、水條件,一年只能一熟,這是先天不足。不管用什麼技術,一季水稻畝產就是一噸多,玉米也是一噸多。這隻能是單產冠軍、一季冠軍,耕地質量等別是建立在週年產量上的,一年三熟的南方更具優勢。”

如果按照這個前世遠東標準,東非大部分耕地都屬於中等偏上水準,大湖區則是優等,所以東非註定是個農業大國。

雖然,移民們爲了乾飯,起牀的積極性被調動,但是向來重視秩序和衛生的移民署可要給他們加大點難度。

“把被褥都整理好了!東西不要亂堆亂放,一會有人來檢查,要是有誰敢邋遢,別怪我沒提醒你們,後果自負!”

“你們041寢室怎麼搞的,地上灰塵這麼多,趕快把這裡搞乾淨,不然晚飯就別吃了。”

“這是誰的衣服,編號8856,這才新發幾天!你聞聞這味,像話麼?趕快去洗乾淨!”

……

衛生檢查的熱鬧很快就引起了援助團成員的注意,只聽到移民居住區一陣嘶吼聲,還有移民們洗漱時的嘈雜聲。

安德:“世嚴兄!東邊這麼吵!而且好像有人在訓斥,鳥語(德語)和漢語都用上了,這東非不會是在虐待移民吧!”

李格:“厚度老弟,待我去問一問就知道了!”

於是李格向着東非移民署給他們安排的嚮導居住的房子走去。

“咚咚咚……”

“誰啊!起這麼早?”

“……”李格有些懵,因爲對方說的是德語。

一會,房門被打開,看到站在門外的李格,嚮導纔想起來,這些人不會說德語。

嚮導:“李格先生!伱有什麼事麼?”

李格:“哦,是這樣的,爲什麼東邊居住區那邊早上那麼嘈雜?”

“你就問這個?實際上和你們沒有太大關係,那些都是新來的移民,他們自然要接受一下東非的教育,不然很難適應東非的居住環境,如果沒有其他事,你們就接着睡吧!不用管他們。”

李格:“這倒不至於,我們只是好奇,請問我們可以去那邊看一看麼?”

“啊!那邊有什麼好看的?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的人罷了,不過你們要真是好奇,可以去看看,不過要快點回來,別到時候忘了吃飯。”

李格:“沒有問題,真是不好意思,打擾您了。”

“哪裡哪裡!我本來就是爲你們提供諮詢服務的,啊……”嚮導打了個哈欠道:“我先去洗漱了,你們有什麼事就先自己拿主意吧!只要別出移民過渡點範圍就行。”說罷,嚮導就轉生回屋去翻找毛巾和牙刷了。

李格帶着消息回來:“厚度老弟,走,我們去看看那邊,什麼情況!”

安德:“世嚴兄,這被允許麼?”

李格:“沒有問題,我已經問過了,只要不出移民過渡點,我們是可以自由活動的。”

安德:“那同去!”

於是兩人向着移民居住的地方過去,這還是兩人第一次見到東非移民,熱乎的,像達累斯薩拉姆市那種在東非定居多年的移民沒什麼好看的。

移民居住的地方集中在東邊,這裡人來人往,很是熱鬧,現在大家忙着洗漱和打掃衛生。

許多人脖子上掛着毛巾,拿着牙刷到公共浴室洗漱,還有正在疊被子的,掃地的。

李格和安德注意道這裡十分擁擠,但是井然有序,小小的宿舍裡住着八個人,卻也不髒亂,也可能是移民沒有什麼行李的原因。

李格:“厚度!我感覺這裡不是什麼移民點,而是軍營!”

安德:“確實如此,他們這統一的衣服樣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和東非的軍警制服一樣,只是在顏色等細節上有些許差別!”

李格:“還有,你注意到了麼,這裡移民和達市居民的形象也大不相同,普遍有些消瘦。”

這是必然的,遠東移民尤爲嚴重,如果李格等人見識到剛剛下船的移民,那幾乎就和剩下半口氣了差不多,而移民過渡點裡大多數移民都修養了一段時間,能有現在的精神狀態就不錯了。

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15章 狗咬狗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09章 提升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98章 貝拉市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0章 教育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424章 奔逃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63章 站隊第454章 軍演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42章 宣戰第369章 送別第1248章 普吉島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10章 海岸線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97章 日常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973章 籌備第672章 危與機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233章 抓捕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631章 準備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54章 發“貨”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607章 迂迴第998章 貝拉市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11章 借錢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830章 蓄水池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981章 捷徑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