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韓常案

“兇殺案?”聽劉暘提起,劉皇帝眉宇間首先浮現出一抹疑慮,看着劉暘:“天子腳下,可是許久沒有出現殺人這種惡性犯罪了,這麼巧被你們遇到了?”

注意到劉皇帝眼色,劉暘趕忙解釋道:“過西市外,偶遇罷了!”

“說說看,怎麼回事?”劉皇帝當即問道。他可不覺得,一般的兇殺案,值得劉暘這個太子親自向他彙報。

劉暘也不兜圈子,快速地將查問所得的情況上報:“涉事雙方乃武寧侯韓令坤三子韓慶雄以及已故元臣常思之孫常侃!”

聽他這麼一說,劉皇帝也就反應過來了,面色趨於平靜:“勳貴子弟啊!此二人如何起來衝突,竟至鬧出人命?”

“據查,二人在西市牡丹坊內,爲一歌伎爭風吃醋,聽聞常侃言辭刻薄,對韓慶雄極盡挖苦諷刺,韓慶雄口雖拙,但性烈,又喝了不少酒,爭辯不過,怒而拔劍刺之,常侃躲避不及,當場身亡!”劉暘簡單地講了一遍過程。

而悉情由,劉皇帝頓生怒意,冷聲道:“好一場鬧劇,這個韓慶雄,真是個好兒子,韓令坤才死多久,他就開始流連花叢了,惹是生非了!”

對於此事,劉皇帝毫不掩飾其厭惡之情。在大漢的衆多功臣之中,韓令坤的名氣並不那麼大,但以其十數年從軍生涯,參與了諸多大戰,也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雖則有那麼些“懷才不遇”,覺得功不抵勞,偶爾也有些怨言,但終究是功臣,被封爲武寧侯。今歲夏時,韓令坤在洛陽因爲背疽復發,暴斃,英年早逝,年不滿五十歲。

韓慶雄呢,則是韓令坤的幼子,也是爵位財產的繼承者,距父喪才幾個月過去,就在鬧市青樓之間,犯下這等事件,劉皇帝聽了,難免有所惱怒。

至於常侃,則是常思的孫子。老常思早已辭世,雖然淡出朝政多年,但終究是開國元勳,常侃呢則是他最聰明的一個孫子。

還是今歲春闈的進士,殿試二甲第八名,此子人如其名,能言會道,口才流利,就是性情隨其祖父,過於刻薄,喜歡調侃挖苦別人,得理不饒人,沒理也能攪三分,總結得來講,就是嘴賤。此番,卻是因爲嘴賤,丟了性命,韓慶雄同樣是用劍說話,取了他的小命。

“事情如何料理的?”沉吟了一會兒,劉皇帝問。

劉暘答道:“常侃屍體被收容入洛陽府,韓慶雄也被捕拿拘押,進一步的處置,還得看洛陽府上報。不過,兒以爲,殺人與被殺者,身份特殊,短時間內或許拿不出結果......”

聽其言,劉皇帝頓時輕斥了一句:“什麼身份特殊,大漢國法是用來幹什麼的?”

說着,擡眼盯着劉暘,道:“你覺得,此事當如何處置?”

迎着劉皇帝的目光,劉暘拱手:“此案過程簡單,事實清晰,取證不難,若依國法,殺人者死......”

劉暘話是點到即止,後半句話雖然沒說出口,但劉皇帝也知道他大概要說什麼。這畢竟是人治的時代,哪怕一件簡單的殺人案,但涉案人員身份特殊時,就難免不考慮道國法之外的因素。如何執行是一回事,背後如何權衡利弊人情又是另外一回事。

韓家與常家在大漢乃是軍功貴族,並且算不得什麼豪門,影響力有限,但若考慮到他們所牽扯的利益聯繫與人情往來,卻也不得不多思量幾分。

韓家與趙家一向走得很近,韓令坤與榮國公趙匡胤更是發小,在當朝,趙匡胤雖然沒敢在軍中搞“義社十兄弟”這種犯忌諱的事情,但圍繞着趙匡胤,仍舊有形成了一股不俗的軍政勢力,作爲外姓非外戚的一股力量,被劉皇帝用以平衡朝局。

而韓令坤,則是趙匡胤的親密戰友、好友,算是其勢力的中堅力量。縱然不考慮利益聯繫,就韓趙兩傢俬下里的關係,韓家的繼承人出了事情,於情於理,趙匡胤都不會沉默的。

至於常家,發跡於常思,雖然屬於過去式,但終究是開國元勳,河東起兵時的一員大將,後來更成爲有數的藩鎮。

如果因爲常思後來失勢,破財免災,歸養田園,說服力不夠強的話。那常家與郭家的關係之親密,可不下於韓趙兩家。

常思那老兒,性貪婪鄙而吝嗇,能力平庸,風評很差,但他一輩子,最得意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搭上了郭威這趟車,早年做了一次受用不盡的風險投資。

這麼多年下來,與郭家的關係,也沒有怎麼疏遠。如今嫡系子孫,直接被人殺了,不管什麼原因,就衝這個結果,郭威也不可能無動於衷。

一場爭風吃醋釀成的人命案件,是否會引起郭、趙兩家的敵對?如果是那樣,柴榮是否會礙於情面參與進來,要知道,到乾祐後期時,在大漢軍政間並稱“柴趙”的柴榮與趙匡胤之間的關係,已經很疏離了。

如此,是否會引發一場功臣之間的爭鬥與角力?會不會打破如今朝堂平衡的局面?文官集團又會又什麼樣的態度?

劉皇帝不知道太子劉暘是否考慮到了這些,但劉皇帝就是忍不住往深裡了想......

“此事的判罰,不作聲張,不做理會,任洛陽府及刑部、大理依照朝廷章法處置!”沉吟幾許,劉皇帝擡眼,對劉暘吩咐道。

看着劉皇帝一臉的沉肅,有所領會,劉暘拱手應命:“是!”

顯然,勳貴子弟之間的齷齪爭鬥,哪怕鬧出了人命,簡單的氣憤之後,劉皇帝的心情便恢復了平靜。對於劉皇帝而言,那兩個貴族子弟,也是無足輕重的,他所考慮的,是要通過此事看看,相關的貴族功勳們,會是如何反應,此事最終又將以怎樣的方式收場。

作爲仲裁者,劉皇帝完全可以穩坐釣魚臺,坐觀局勢發展,這甚至引起了他十分的興趣。

“那韓慶雄在巡檢司當職吧,常侃也是在刑部觀政吧!”心中計議已定,劉皇帝又忍不住發出質問:“既非休沐,又非節假,這二人,怎麼就跑到這秦樓楚館中鬧出這攤子事?”

“派人,去巡檢司、刑部,問韓通與李業,他們是怎麼管理下屬的?這軍政之間的歪風邪氣,就當真改不了嗎?”劉皇帝冷冷道。

這話可說得有些嚴重,如果韓通、李業在此,只怕要當即跪下請罪了,然後心中大罵搞事的韓、常二人。

韓慶雄、常侃之事,迅速地在西京城中傳開了,洛陽雖大,廣廈萬千,卻絲毫不妨礙消息的流通,就在當夜,已然傳入千家萬戶。於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化作吃瓜羣衆,準備看看事情的發展。

大漢的功臣之中,自然不是和諧一片,能力、資歷、功績、權力、地位等等,都能成爲相互之間矛盾的起因。而他們的子弟,自然也是各有團體,平日裡也少不了來往,更少不了衝突。

然而,勳貴子弟中,鬧出人命,這還是第一次,起因還那麼荒唐。事情雖然發生了,卻也遠沒有如劉皇帝想象得那麼嚴重,也是時間不夠,還需要發酵。

受影響最大的,當屬韓常二族了。這不,在劉皇帝與宮中接見劉暘幾人時,韓慶雄的叔父韓令均,搞清楚事情的經過後,雖怒其不爭,卻也連夜登門,拜訪榮國公趙匡胤。

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19章 難審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28章 默認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8章 山道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97章 隰州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410章 剋制第162章 河東風雲(9)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407章 麻煩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91章 暗箭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9章 公府密議半島史話·奇葩第15章 名單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346章 底層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17章 機會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459章 挫折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73 王晏鎮洛第173章 日常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310章 海路主將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371章 殺,不殺?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5章 漸不自知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7章 鼓譟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47章 視察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76章 玉如意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36章 怪圈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34章 回府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