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

“恭迎官家!”

越過行禮的宮人,劉皇帝徑入內殿,掀開珠簾,便見到正在坐月子的符惠妃。生育不久的小符,氣色已然回覆不少,只是身材有些走樣,怎一個豐腴了得。

見到劉皇帝,小符美眸一亮,不過很快暗淡下來,明顯發福了的玉容間,也很快隱去了喜色。對於她的變化,劉皇帝有注意到,見她要起身行禮,劉皇帝的腳步也更快了些,上前輕柔地按住她:“不必多禮!”

“謝官家!”小符的聲音也顯得很輕很柔。

“朕的小皇子呢,快帶出來給朕看看!”劉皇帝四下張望了一下,大聲道,雄渾的聲音反映出他愉悅的心情。

小符則拉住劉皇帝,低聲道:“才餵了奶,已然入睡!”

聞之,劉皇帝也收了聲,給了一個我來得不巧的表情。不過,皇帝要看兒子,哪怕睡着了,也得拉出來。

很快,在乳母輕手輕腳的侍候下,一張搖籃被擡至君前,劉皇帝的十五子,就躺在裡邊,睡得正沉。

劉皇帝沒有帶孩子的壓力,因而往往只能見到孩子美好的一面,哪怕已然是第十五個兒子,劉皇帝也仍舊難免新生命降下的喜悅。

這幾年,劉皇帝播種造人已不像從前那般頻繁了,但還是有些成果的,後宮之中一共有二子二女誕生,但是,只有耶律翎所生的十四子劉昕尚存,剩下的陸續夭折了。

爲此,劉皇帝還大發雷霆,有關的御醫、宮人,或貶或殺,方纔有所釋懷。這個時代,嬰兒的成活率,實在不高,哪怕是皇家,哪怕照料得再細緻,總免不了意外。

事實上,不只是皇家,想柴榮、趙匡胤、韓令坤等,他們所生,也夭折的不少,趙匡胤的諸多兒女中,成活率不足一半。

因此,漢宮中又添龍子,生母還是符惠妃,劉皇帝自然更加重視。看着小兒,安睡之中,沒有任何異樣,劉皇帝也安心幾分。

這才擡頭,對小符道:“名字已經取好了,就叫劉晅,劉溫叟那老儒取的,引經據典,咬文嚼字的,總之,寓意吉祥!”

“他纔剛出生不久啊!”小符有些意外。

一般而言,皇子皇女都要給一定時間的成長期,然後再賜名序齒,就是爲了應對夭折的情況。不過,總有例外,劉晅只是其中之一。

劉皇帝溫和地笑道:“他定然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說着,劉皇帝又朝着宮人擺了擺手,語氣中帶有幾分嚴厲:“把皇子帶下去,好生照料着!”

“是!”劉皇帝顯然把人嚇到了,尤其是那名大凶的乳孃,顫得不行。

劉皇帝此來,自然是爲了探視惠妃母子,與之相談,卻明顯發覺,她的興致不怎麼高,甚至顯得有些消沉。

終於,劉皇帝開口關心了:“怎麼了,如此苦悶,我自踏入這殿中,就見你愁緒滿面,這可不利於你身子恢復?給我說說,這宮中,還有誰能讓你委屈?”

聞問,小符的面容終於有所變化,來了些精神,迎着劉皇帝的目光,小符低聲問道:“官家覺得我老了嗎?”

一聽這種問題,劉皇帝就有種無奈的感覺了,女人的心思往往難測,而後宮之中,就屬符惠妃的小女人心思最重。

心裡如何想不重要,面上則是一副寬慰的表現,對她道:“因何言老?你才三十五歲,何來的多愁善感?你還不知道我,在我看來,女人最美麗的年紀便在於此,你正步入最美麗的階段!否則,我怎麼總往你這裡跑,劉晅又是怎麼來的......”

說着,劉皇帝還朝小符擠了個眼色,露出點老色批的表情。見狀,小符也不由噗嗤一笑,開顏之後,心情似乎也敞亮了許多,主動依偎到劉皇帝身上,悠悠道:“官家是這般想,只怕旁人不這般想......”

回垂拱殿,劉皇帝沒有乘御輦,而是徒步,慢悠悠的,養生的姿態。行走在廊道之中,盛夏的炎熱也被遮擋在外。

“惠妃方纔向朕訴苦,聽她的意思,是有人嫌棄她老,惹得她情緒不佳。”良久,劉皇帝頭都沒偏一下,隨口問喦脫:“你可知,是怎麼回事?”

喦脫步伐緊密地跟在身側,聞言,小心地觀察了一下劉皇帝臉色,有點遲疑。然後,一聲稍顯嚴厲的“說”,把他懾了一跳。

不敢隱瞞,喦脫趕忙道來:“就小的所知,惠妃產子,宮中有流言,說這是老樹結果......”

“好個老樹結果!”劉皇帝呵呵一笑,淡淡地道:“還有這等傳言?嗯?從哪兒來的?”

“最開始,是從張美人身邊女婢傳出來的。”喦脫道。

張美人,是新進宮不久的美人,年方十八,容顏美麗,身材曼妙,劉皇帝臨幸過好幾次,屬於新寵,冊封美人。

“你倒是知道的清楚!”劉皇帝斜了喦脫一眼。

喦脫拱手應道:“小的受官家信任,總領後宮內侍諸監,多少了解些......”

“那你這個內侍行首,是怎麼做的?”雖是盛夏,但劉皇帝的語氣就是讓人感到一陣寒意:“什麼時候,這宮中也開始沒大沒小,奴婢下人,也敢非議,傳嬪妃的流言了?”

“官家息怒!”聞言,喦脫哪裡還不知劉皇帝的態度,當即道:“小的稍後即去處置,定然叫那些多舌的賤婢再也說不出話來......”

對此,劉皇帝沒有再發言,而是繼續朝垂拱殿走去,見狀,喦脫也微微鬆了口氣。自古,爭寵都是後宮的主旋律,劉皇帝這邊,也一樣,只是由於符皇后主持後宮事務,榮寵不衰,地位穩固,壓制住所有人罷了。不過,對於一些缺少認識的新人,可就不適用了。

而作爲劉皇帝身邊的內侍頭子,喦脫在這方面也不得不陪着點小心。跟着劉皇帝走了一段時間,劉皇帝停下,再問:“這些年,皇后替朕管着後宮,朕也沒怎麼關心過後宮的情況。你給朕說說,這女人們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的事情,多不多?”

“這......”面對此問,喦脫遲疑了下,拱手道:“小的不好說!”

“不好說!”劉皇帝不禁莞爾,而後感慨道:“朕得感謝皇后啊,給了朕這麼久的安寧......”

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9章 武夫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28章 皇子戍邊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75章 西北邊報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65章 選擇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764章 禁轎第421章 樑孝王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57章 龍舟第413章 分食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1章 大典日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51章 林邑國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455章 見聞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7章 貴戚解權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1章 功成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59章 不知死第9章 公府密議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25章 冬至宴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764章 禁轎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70章 大禮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349章 邊情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04章 楚州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38章 濮州案(1)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84章 虛了第201章 捐資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461章 癲狂?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465章 “教匪”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291章 酬功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59章 病榻陳情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67章 宿州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