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北伐已定

“王卿,看來還要再辛苦你一趟了!”劉皇帝神情愈趨於冷靜,看向王昭遠。

對此,王昭遠當然沒有任何遲疑的理由,躬身拱手,面色從容,嘴角帶笑:“請陛下吩咐!”

“漢遼畢竟是婚姻之國,回想去歲與遼主會獵於塞外,賓主盡歡,仿是昨日的事情。如今他橫遭大禍,慘罹弒殺,朕頗覺可惜,你代替朕與大漢往上京走一趟,將朕的哀思也一併帶到!”劉皇帝一本正經地說着言不由衷的話,若非嘴角始終洋溢着的笑意,估計在場衆人還就當真了。

“是!臣稍後便動身北上!”王昭遠一副會意的表情。

王昭遠此去,代表着朝廷官方,帶去一份關懷與誠意,這也算大漢朝廷對遼國變故的正式迴應。但是在這回應背後,兵鋒與獠牙或許已然在醞釀中了。

“明日鑾駕起行,輕裝前進,朕先行還都,太子、榮國公隨駕,其餘行營隨衆,就由國舅帶着隨後返回了!”劉皇帝又對劉暘幾人吩咐道。

“是!”

從劉皇帝的語氣中,所有人都不禁感受到一種緊迫感,這既是遼國鉅變帶來的,更是劉皇帝帶來的。

“派人把趙國公叫來!”劉皇帝又支使着喦脫。

劉昉到長安城中閒逛了,花了一些時間方纔找到。匆匆趕來,大跨步入內,還是那副昂揚的姿態。殿內,只剩下劉皇帝與太子父子二人以及幾名內侍宮娥,劉皇帝正與劉暘在下棋,象棋,圍棋他不會,學過,不過以劉皇帝的天分很快就放棄了,即便是象棋,水平也很次。

而劉暘呢,手裡拿着一顆棋子,舉棋不定,眉頭糾結着,似乎在遲疑該怎麼讓劉皇帝而不露痕跡......

“啪”得一聲,終於落子了,很尋常的一個防守走法,然後輪到劉皇帝遲疑,他看到了一個機會,兩步將軍的機會,但是,怎麼不暴露目地過度走一步呢?

“爹,二哥!”劉昉放慢腳步,上前行禮。

“四郎來了,正好,你幫我看看,這一步棋怎麼走?”劉皇帝把劉昉招至身邊。

劉昉湊近,看了看棋局,劉昉直接探手上士,劉皇帝一愣,仔細研究了下才發現,光顧着進攻,劉暘早就有一步將死的機會了......

臉上露出少許的尷尬,忍不住瞥了劉暘一言,只見他迴應一個謙卑的笑容。頓時,劉皇帝沒了興致,他就是又菜又愛玩,還不喜歡人讓,輸了又不高興。

當然,劉皇帝下棋,也只是求個樂趣,並非鑽研棋藝,他更擅長的,還是下“天下”這局大棋。

“不錯!”點着頭誇了一句,然後劉皇帝注意力就從棋盤上挪開了,扭身盤腿,看着站在身前的劉昉,對他道:“遼主遇弒,契丹鉅變,事態緊急,局勢未明,如今兩國並立,遼國有變,大漢也必當鄭重應對。我已下詔,先行回京了!”

劉皇帝的話,對劉昉來說,有些突兀,但還是迅速反應過來了,拱手問道:“您是讓我隨駕返京?”

“不!”劉皇帝豪不拖泥帶水,直接表示道:“你不用回京了,去瓜沙!”

“去沙州?”劉昉表示意外。

也不用他猜測用意,劉皇帝繼續道:“此番西巡,未能走通河西走廊,履及瓜沙,我始終覺得遺憾,你就代替爲父走一趟,去看看玉門陽關。當然,最重要的,接下來如有變故,就是你建功的時候了,沙場建功,你不是渴望已久了嗎,這一回,我給你這個機會!”

聞之,劉昉一時沒有反應,而是大膽地盯着劉皇帝,見皇父不是說笑,這才單膝下跪,抱拳鄭重道:“臣奉詔!”

劉昉這乾脆利落的表態,從來是劉皇帝欣賞的,見狀,臉上再度掛着笑容,探手將他扶起,偏頭向劉暘吩咐道:“稍後你擬一份制命,以趙國公爲河西巡檢使,代朕西巡!”

“是!”劉暘起身應命。

“先去和你母親辭行,再準備準備就上路吧!另外,把楊延昭也帶上!”劉皇帝拍了拍劉昉,不輕不重的力道卻帶着期許與鼓勵。

“是!”

劉昉應命而去,留給劉皇帝父子倆一個挺拔剛強的背影,直到其消失在眼簾,劉皇帝方纔對劉暘感慨道:“四郎這柄寶劍,我已經磨了好些年了,過去壓着他,是爲打磨,爲洗練,以免他鋒芒過露,剛極易折。如今,寶劍也當出匣,讓敵人試試他的鋒芒了!再是鋒利,不見血也難成雄兵,也難以承擔重任!”

“爹,四郎終究年輕,沒有真正經歷過戰事啊!”劉暘聞言,嘆了句。

劉皇帝的表情逐漸變得嚴厲,說道:“已然成家,快滿二十歲了,不小了。他比我幸運,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有最優良的條件,還在潘美、楊業等將帥身邊學習過,更有軍中的打磨,如果這樣,仍舊不能有所成就,那就說明,他不堪造就,我此前的寄望也只是一廂情願......”

聽到劉皇帝這番話,劉暘不算挺拔的腰桿頓時一繃,那種讓他趕到沉重的壓迫感又來了。劉皇帝那般喜愛劉昉,要求都是這般嚴格,那他這個太子呢?

大概是感受到了劉暘情緒的波動,劉皇帝不由投以好奇的目光,含笑道:“不過,我相信,劉昉不會讓我失望的!”

“是!衆兄弟中,論知兵,論英勇果敢,當沒有人比得過四郎!”劉暘順着話說。

沉吟了下,劉暘難得地主動問道:“聽您對四郎的安排,是準備對遼國開戰了嗎?”

聞問,劉皇帝沒有直接回答,示意劉暘坐下,面態平和地問道:“你覺得如何?”

劉暘恭順地道:“兒遵從爹的意志!”

劉皇帝搖了搖頭,目光中都彷彿透着威懾,道:“你是大漢的儲君,此事涉及到國家戰略,臣民安寧,你當有你自己的想法!倘若是你,值此局面,會做什麼決策?”

對劉暘而言,這似乎又是一道考題了,讓他不得不嚴肅面對。在劉皇帝的目光注視下,思忖幾許,劉暘終於開口應道:“戰爭事關生死,不可貿然爲之,尤其是漢遼兩大國之間,一旦開戰,必是驚天動地。兒以爲,如今遼國局勢未明,還當進一步觀察進展,再做決策!”

聽其意見,劉皇帝臉上沒有露出任何不悅,劉暘能說出這種看法,他也並不意外,畢竟是屬於持重謹慎的。

“你覺得,漢遼之間,能夠永遠和平下去嗎?”劉皇帝這麼問了句。

劉暘沉默了下,搖着頭,說道:“難料!”

劉皇帝卻笑了,單淡然的語氣卻透着股堅決:“只要我還在,兩國之間,必有一戰,我不會允許塞北有一個統一的穩固的政權存在,有這樣一個威脅在榻邊,豈能睡得安寧!”

聞言,劉暘表情一滯,凝眉許久,方纔釋然道:“既然如此,兒無異議!”

“那你覺得,什麼時候是最好的開戰時機?”劉皇帝又問。

劉暘這下沒有經過太多的遲疑,乾脆地回道:“或許就是當下了!”

“遼帝畢竟掌國近二十載,他在位,遼國軍政穩定,貿然開戰,內外齊心,舉國相抗,結果難料。然其遇弒,新主未定,局勢輕易難安,甚至會走向混亂,若兩國之間戰爭不可避免,那麼趁其新舊交替期間,便是大漢北伐的良機!往前十年,往後十年,或許都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

聽劉暘這一番話,劉皇帝終於露出了笑容,朝其認可地點了下頭,而後說道:“很好!”

“我可以坦白地告訴你,在我這裡,北伐的事情已經定下了,從得知耶律璟遇弒的消息開始,就已經下定了北伐的決心,不論接下來遼國的局勢會走向何方,也不管他們誰繼位!”劉皇帝一臉自信慨然道:“我急於回京,就是爲了安排北伐事宜!”

“這一點,你心裡要有個數!”劉皇帝近乎告誡劉暘。

“兒明白了!”

第76章 太子還京第125章 頌公亭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19章 節度進京無題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章 臺懷之事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311章 舊識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44章 堂審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3章 “梳理”、“優化”第265章 楊無敵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68章 西縣第399章 還債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48章 還京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92章 定州事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482章 李氏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7章 覆滅在即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2章 後宮不平靜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96章 橐駝兒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84章 影響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5章 王樸走了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750章 《桃蘭賦》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296章 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