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政治新星

bookmark

“官家,太子殿下求見!”

“宣!”劉皇帝自己擦着腳,吩咐着,同時讓高貴妃坐到身邊。

很快,屋外人影閃爍。劉暘不是單獨來的,跟着他的還有一人,一個年輕人,淨面短鬚,儀態端正,衡水縣張齊賢。

入內,在劉皇帝的注視下,二者參拜,張齊賢更行大拜之禮。

“免禮!賜座!”

“謝陛下!”

劉皇帝一副隨和的模樣,仍舊慢條斯理地擦着腳,看着劉暘,說道:“何事?”

有了在遼東戰場上的磨礪,劉暘顯得自信了許多,也越發透着一股大將之風,從容笑應道:“時辰尚早,特來問安!”

“你有心了!”劉皇帝將擦腳步隨手一扔,目光很配合地落到一旁的張齊賢身上:“這是何人?有些面熟。”

雖然是御殿欽點的進士探花,但是,過了這麼多年,劉皇帝對張齊賢還真就只剩下些模糊的印象,一時沒能認出來。

“知衡水縣臣張齊賢,叩拜陛下!”張齊賢確實是個很主動的人,聞言,當即起身叩拜通名。

“張齊賢,朕記起來了,開寶四年進士吧!”劉皇帝回憶了下,面露恍然。

張齊賢恭敬應道:“回陛下,正是!”

看着他,劉皇帝輕笑道:“朕還記得,當年太子西巡,攔駕畫地獻策之事!”

畫地獻策的故事,已然成爲一樁美談了,幾乎可以肯定會伴隨張齊賢一生,對其名望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隨着張齊賢高中進士,入仕爲官。當然最重要的,是得以入太子殿下之眼,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最爲人所羨慕嫉妒的一點。

張齊賢從不以此誇耀,但這麼多年過去,也難免心中自得。當然,劉皇帝提起時,摸不清皇帝的想法,謹慎地應道:“臣當初少不更事,輕狂孟浪,膽大妄爲,至今思之,甚覺汗顏,讓陛下見笑了!”

“誰人年少不輕狂?”劉皇帝笑了笑,或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對張齊賢印象還不錯:“以區區白衣,敢闖駕直言,這份膽量意氣,世間又能有幾人?”

“陛下謬讚,臣慚愧!”張齊賢也是會察言觀色的,感受到劉皇帝愉悅的心情,放鬆了些,但表現益顯謙恭。

“倘若只是膽大,以此邀名,那麼不值一提。難得的是,你能刻苦修學,科考中第,以才學晉身,這就不易了!”劉皇帝收起了笑容。

這話,劉皇帝是發自肺腑,如今的大漢進士,可不容易考,與明經、醫科等小科不同,作爲指向實務官職的進士科,難度是越來越大,且越發考驗實務思想與能力,不是寫一篇策論,做一番高談就行了的。

“張知縣雖然到任衡水不久,但理政有方,民生安定,有大治之象,州縣之內,有口皆碑。此番駕幸,我特引他前來面聖,向陛下彙報述職!”劉暘開口了,帶着笑容,說道。

聞言,劉皇帝眉毛一挑,瞥了劉暘一下,看向張齊賢,幽幽道:“朕對衡水縣,可不是一無所聞,初秋北巡之時,壽國公可在朕面前提起,他說,途經衡水之時,在民間,可連一口衡釀都以討得啊!”

聽劉皇帝這麼說,張齊賢心中一驚,有些踟躕:“陛下,臣......”

“聽聞你自北伐之後,就禁止衡水民間釀造?爲此,還查抄了一些酒坊,抓了不少人?”劉皇帝問道。

劉皇帝的聲音聽不出什麼情緒,張齊賢呢,心理素質確實過硬,短暫的慌神過後便冷靜下來,恭聲說道:“衡釀名揚河北,縣境內多酒坊,尋常年候,耗糧甚大。然今歲,朝廷降詔北伐,值非常之時,當行非常政策。

朝廷大舉北伐,錢糧耗損,靡費巨大,軍前供饋,更居首要,因此,哪怕僅臣一縣之地,也當省減無謂之耗,急當急之用。

故而強令禁酒,以保證全縣口糧,並供饋大軍!”

聽其所述,劉皇帝笑了笑,點頭道:“想法不錯,也敢於執行,勇於任事!”

這話一出,張齊賢輕吁了口氣,連一旁的劉暘都放鬆了些,聽方纔劉皇帝之言,直認爲是李少遊向劉皇帝告狀了。

“不過!”劉皇帝講話,有時也喜歡喘個氣,搞個轉折:“朝廷施行茶酒專營,全國酒務,自有財政司政策方針,你下令禁酒之前,可有上請道府,奏稟中樞,得到財政司首肯?如若沒有,這可是擅權違制了!”

“陛下!”

此言落,劉暘臉色微變,當即開口。不過,被劉皇帝伸手止住了,只是淡淡地盯着張齊賢的反應。

而張齊賢,果然神情大變,臉色都白了幾分,跪倒在地:“是臣思慮不周,處事不當,逾越之過,還請陛下賜罪!”

“免了吧!”劉皇帝擺了擺手:“你雖然只主管着一縣之地,卻有生殺予奪之權,調理陰陽,爲政處事,還當多些謹慎持重,想要爲朝廷盡忠效力是好事,但朝廷的制度條例,也不是擺設,也不容忽視!”

“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張齊賢趕忙表態道。

如今的大漢帝國,在各項制度上,已是趨於完善,但這個完善,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對偌大一個帝國的治理,實際上難以做到太細緻,這終究是個人治的封建帝國。

雖然中央集權,朝廷權威強盛,但地方上的官僚,權力仍舊是很大的,朝廷總領契綱,地方遵循大政,至於其他任何方面,地方上實際有充分的解釋與行政權力。

拿茶酒事務來說,實行國家專營,並明確由財政司下屬的茶酒使總管全國,但又哪裡真正能細緻入微,直接觸及地方道州。

在茶酒使下,幾乎每個道州,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都有自己的利益,鹽、茶、酒這三項,代表着財源,代表着利益。

一般而言,朝廷中樞,在保證每年進項的條件下,對於地方,並沒有太過嚴厲的監管,也難以做到。因此,地方上的官員,靈活調整政策,並不稀奇。

雖然實際情況是這樣,但如果要上綱上線的,也有得拿捏,只是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麼做罷了。劉皇帝當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對張齊賢這般說,有嚇他一嚇的嫌疑,也是一種提醒。

勇於任事,敢作敢爲,值得鼓勵,但若是爲了政績,擅權放縱,未必是好事,在州縣之任,或許看不出什麼,等攀登到更高的職位,達到更高的地位,想要繼續前進,就需要收斂鋒芒了。

不過,對於這張齊賢,劉皇帝也確實帶着一種欣賞的態度,從很早時候起,他就在培養提拔有宰相之資的人才,以便於相權的更替迭代,如今,這張齊賢算是真的入他眼中了。

“不過,壽國公對你,評價可不錯,覺得你在衡水的做法,值得肯定,是個能擔事的強吏!”劉皇帝再度露出了笑容,說道:“他說在供饋北伐事宜上,你做得很是不錯,朕北巡這數月來,自河北至燕山,見了太多地方官員,濫用民力,以致百姓負擔過重,滋生不安,你這小小的衡水縣,卻始終保證安定,這很是難得!”

“臣只是竭力盡職,爲朝廷分憂,爲百姓解勞罷了!”張齊賢徹底放下心來,謙虛道。

“爲北伐事,你這衡水縣,調用了多少軍糧,徵役了多少民丁啊?”劉皇帝問。

“回陛下,前後共籌措麥7639石,面2038石,調用丁壯3782人!”張齊賢如數家珍一般,快速答道,幾乎不假思索。

與北伐整體所用,這點耗損,簡直微不足道,轉運到前線,恐怕難以支撐北伐大軍一日之耗,但對於衡水而言,已是全力而爲了。

“對你這一縣而言,可不少了!”劉皇帝微微頷首,說道:“不過,於前線大軍而言,糧食耗費固然是根本,軍中酒水,同樣不少,衡水這邊既是產酒地,本可上奏轉運使,全力供饋酒釀!”

聞之,張齊賢明顯一愣,而後拜道:“陛下一言,如醍醐灌頂,令臣警醒,還是臣所思所想,太過刻板了!”

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35章 唐將空談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這纔是感言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9章 寫得不錯!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336章 橐相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336章 怪圈第33章 西巡結束第311章 舊識第297章 新山陽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690章 拼圖第345章 剝削者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61章 晉陽來人第338章 爭執第41章 劉信遭貶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270章 立場第240章 家宴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74章 善待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24章 辭表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47章 德勝渡第77章 間策第133章 納了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9章 請纓第127章 皇城司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36章 母、妻、子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0章 荒唐太子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41章 西域戰況第40章 濮州案(3)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世宗篇終 駕崩第92章 金陵冬寒第71章 兵臨壽春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85章 浮雕第218章 走私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70章 立場第187章 瑣屑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240章 城塌了第36章 虒亭第16章 軍中俊才第5章 春闈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751章 結束了第260章 論婿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66章 陷河陽第351章 南粵,危!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