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殺肥

bookmark

劉皇帝這番話,雖然有些假大空,但態度還是明明白白地擺出來了,就是對財政司提出的所謂“商稅改革”條議不滿意,這可就讓人心頭泛起嘀咕了,尤其是在座的財政使沈義倫,老臉之上,明顯帶有一抹尷尬。

因而,劉皇帝言罷,沈義倫主動站了起來,佝身拜道:“陛下教訓得是,是臣等所議不周,考慮欠妥!”

見狀,趙普也開口了,向劉皇帝道:“陛下,商稅加增之議,財政司只是初擬,尚無定論,羣僚仍在籌議之中。今陛下教誨,臣等當銘記在心,深入商討,拿出一套周全適宜的辦法來!”

論官話、套話,又能有多少人比趙普這幹大臣還熟練,趙普侃侃而談,也有爲沈義倫說話的意思。

目光遊移幾許,老邁的沈義倫那認過請罰的姿態,倒搞得劉皇帝有些尷尬,當即一擺手,表示道:“沈卿不必如此,朕也不是在問責,只是略表感慨罷了,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以洛陽、開封之大,輻輳八方,若無商賈從中貿易,何來兩京之繁榮。商賈之中,不只有奸商市儈,也有良商義賈,還是當有所區別的!

對於共襄大漢盛世之商民,朝廷還是當給予鼓勵與保護的!因此,朝廷出臺政策,還當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殺雞取卵的事,要儘量避免!”

“陛下所言甚是,臣等謹記!”趙普帶頭附和道。

說着,趙普又道:“對於良商義賈,朝廷自然要鼓勵,但不代表放任,畢竟商人逐利,難知禮義,天下商賈,成千上萬,多爲私利,彼等固然給大漢帶來活力,卻同樣滋生了不少違法之事。

因此,臣一直認爲,對商賈還當加以約束,若是過於寬縱,只會敗壞民間淳良之風,若百姓爭相效仿,那何人事農,何人務工,這對大漢也非益事。

另外,朝廷這些年實行勵商政策,與其寬鬆經營之環境,大漢也產生了一大批的鉅商富賈。這些人家,藉着朝廷的善待,通過貨殖貿易,積累了大量財富,但這些人,是否遵紀守法,是否依照朝廷稅制繳納稅收,只怕不然。

臣也收到了不少奏報,凡大商巨賈,在賺取財富的過程中,多有作奸犯科之嫌,甚至不乏草菅人命者,對於這等人,朝廷自然不當一視同仁。

臣以爲,對於那些小商小販,朝廷可以稍加寬縱,但對於那些大商鉅富,還當嚴格約束......”

趙普這一番話,態度同樣十分明確,言語中不乏對大漢那些鉅商大賈的厭惡。但是,劉皇帝聽着,卻總覺得有些古怪。

趙普可不是個輕易表現出政治傾向的人,此番如此強勢,張牙舞爪地要對付大商賈,這就值得幾分玩味了。

思索一番,劉皇帝有所猜測了,大抵殺豬挑肥的殺,效果會顯著些,要針對,就得針對那些打商賈,類似的事情,朝廷此前也不是沒做過。

至於趙普擺出來的那些理由,則不用太過當真,藉口罷了。而另一方面,這些大商人中,能有所成就的,哪個沒些關係,就兩京那些經營有成的大富商,也多與勳貴、官僚聯繫緊密,這是不可避免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想要繼續發展,想要尋求保護,依附權貴也是必然的選擇。

甚至於,不少人就是權貴們的爪牙,比如東平王趙匡贊,他家的酒樓生意,可做得紅紅火火的......

谷打擊大商賈,這是不是趙普暗度陳倉的一種手段?多疑的稟性,讓劉皇帝下意識地就多思考了一些,但看着趙普的平靜自然的表情,心中也不免嘀咕幾番。

劉皇帝忽然覺得,這趙普也是有些深不可測的,難以看透,甚至有種恍然大悟後的驚悸感,這些大臣,都是站在大漢最頂層的精英了,哪裡是容易被看穿的。那過去,劉皇帝一直自信的洞察全局全人,不會是這些人陪自己表演的吧......

多疑成性,有的時候,也確實讓劉皇帝倍感煎熬。心中疑忌洶涌,劉皇帝臉上還是穩得住的,迎着趙普的目光,還是頷首,輕笑道:“趙卿所言,也有道理,國法森嚴,商法既然立了,就不是擺設,就要嚴格遵行,對於商賈,還當加以引導約束,將規矩深入人心!”

見劉皇帝表露支持之意,趙普也終於露出了點笑意,拱手道:“陛下英明!”

而注意到趙普那平和謙恭的表情,劉皇帝這心裡,就更不得味了。

“卿等忙於國務,朕就不多打擾了,總之一句話,專注於國事民生,熬過接下來兩三年,大漢會越來越繁榮的,這還得仰賴諸公了!”在椅子上留下了點印跡,劉皇帝還是起身告辭了,臨走前,還不忘勉勵一句。

當然,給了趙普一個提醒的眼神。

別管前段時間,朝中有多少的紛擾,但大漢朝堂的各項工作運轉,還是很是正常的。風波之後,一切似乎歸於沉寂,趙普那所謂限制勳貴的政治目標,終究只限於流言,甚至沒有出現在紙面上。

在進入三月之後,甚至就彷彿沒有發生過一般,趙普沒有就此事再表露任何態度與意見,而是將精力放到國政上,大漢內外,需要改變的地方還有很多。

勳貴們也不再鬧騰了,聚會也少了,彷彿從趙普前後表現的反差中感受到了退縮之意,當然,免不了一些大佬們的警告,此前私會可有陰謀串連的嫌疑,容易落人口實,犯忌的事情,不當做,也沒到那個地步。

當然,趙普不是怯懦的人,更不會因爲感受到一些壓力便輕易服軟,讓他退步的,還是劉皇帝這個幕後的裁判。

明裡暗裡,劉皇帝給了趙普以提醒,得分清主次,眼下大漢朝廷首要事宜,還在安撫民生,恢復國力上,其他事情,都要放一放。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劉皇帝的態度呢,明確中又帶有一絲曖昧,但趙普是什麼人,有所體悟,也就放下了。

但是,放下不代表放棄,可以看作暫時的韜晦。況且,趙普此前那些咄咄欲出的動作,也未嘗不是一種試探,既試探劉皇帝,也試探勳貴們的反應,如今,也算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趙普這樣的政治雄才,做什麼事,出什麼政策,可不會莽撞,目標明確,但達成目標也是需要手段與方法的。

而從劉皇帝那曖昧的反應中,趙普同樣也收到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態度,只是時機不對罷了。而等待一個合適時機的耐心,趙普還是有的。

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85章 安心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25章 頌公亭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446章 流光園第17章 附議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273 王晏鎮洛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9章 武夫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32章 進宮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23章 夜宴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02章 絕境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19章 幸西京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半島史話·奇葩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56章 是非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80章 一意孤行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34章 東路軍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811章 歸來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9章 東出太行第91章 今日開寶第433章 聖訓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54章 貴妃母子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04章 冬夜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7章 鼓譟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689章 高規格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3章 相敬如賓第2052章 回京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22章 睡仙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1章 歸來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