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邊情

bookmark

“陛下,曹樞密求見!”內侍的奏報,打斷了劉皇帝與太子的談話。

“莫非有什麼軍情變化?”劉暘目光也投向外邊,疑問道。一般而言,需要曹彬這個樞密副使親自覲見面呈,都不是小事。

“宣!”劉皇帝臉上倒是沒什麼波瀾,只稍微擡了下手。

很快,曹彬如殿,趨步向前,躬身行禮,沉穩依舊,一舉一動,一板一眼,情緒似乎永遠也不會有變化一般。

看着曹彬,劉皇帝也不多廢話,直接問道:“何事發生,勞曹卿親至?”

曹彬從容答來:“啓稟陛下,西域戰報!”

“哦!”劉皇帝一下子坐了起來,同劉暘對視一眼,道:“講!”

曹彬:“郭進上奏,西域王師,已大破敵軍,輪臺、北廷二地,遍插漢旗,契丹殘寇四千餘人,悉數敗亡,遼安平王耶律敵烈爲我軍生俘!”

“很好!”聞報,劉皇帝頓時眉開眼笑的,很快收斂,仍不忘關心地問道:“楊業他們與遠征軍呢?”

“楊、王二帥,帶領遠征將士,南渡沙漠,襲得北廷,其後西進,同郭進軍會師與輪臺!兩千將士,都已得到妥善照顧,楊業等將校安好,唯有王老將軍,難負其累,病情有所反覆!”曹彬道。

“不容易啊!”劉皇帝輕嘆道,不過,得知此報,心情還是很不錯的,當即指示道:“西北將士,痛擊敵寇,開疆擴土,功勳卓著,該當予以嘉獎,由樞密擬製,通報天下,以勉其功。一應有功之臣,錄好名單上報,兵部予以犒賞!”

“是!”曹彬平靜地應道。

微起的情緒迅速平復下來,劉皇帝看着曹彬那仍舊沉靜的面龐,不由玩笑道:“明明是捷報喜訊,曹卿如此表情,這般反應,若不開言,朕還以爲是收到什麼惡訊了!”

曹彬聞言微訥,注意到劉皇帝那帶着笑意的眼神,反應過來,臉上終於有點波瀾,揖手道:“得此捷報,臣心中同樣欣喜!”

“好了,不取消你了!”劉皇帝擺擺手,繼續道:“西北將士遠征作戰,頗爲不易,讓郭進挑選五百將士來京覲見!

另外,遠征將士,輕騎出漠北,出生入死,歷盡辛苦,坎坷歸來,更需安撫,全部召進京來,朕要親自慰勞他們!

王彥升、楊業、郭進、王審琦等將帥,都是勞苦功高,着全部還京!劉昉、劉旻兄弟倆也一樣,樞密院擬製,儘快發傳!”

“是!”曹彬當即應道。

“此報一來,西域戰事,也暫時有個瞭解了,善後事宜,軍事佈防,樞密院這邊要着手進行了,緊接着展開佈置!”劉皇帝又對曹彬交待道:“朕就一個意思,在接下來短時間內,西北務求安穩,如非必要,不啓戰端,以安治爲先。

西域偏遠,遙遙數千裡,取之易,守之則更需費心了,軍事戍防,需考慮朝廷承受能力,在維持治安與防禦的前提下,儘量減輕負擔,留兵多少,樞密院這邊要好好籌劃一番!”

“遵命!”曹彬應道。

“東歸的將士,派人去迎一迎,以示朕與朝廷對他們的關心!”劉皇帝又對劉暘吩咐道。

“是!”劉暘嘴帶笑意。

“關於對伊、高廣大地區的治理問題,朝廷也當拿出一套方案來!過去近十年,西域地區在遼國手中,是一片泥潭,掙扎不已,如今,大漢據之,縱得天時人和,也當引以爲戒!朕不希望,西域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的局面,如何歸化其民,致其治安,要好生思謀一番,考慮周全!”劉皇帝看着劉暘:“此事,你也盯着,多聽聽西北熟悉當地風俗民情官吏的意見!”

“是!”劉暘表情一肅,鄭重了幾分。

“西域事暫了,也算稍解朝廷一瘙癢處!”劉皇帝又躺了下來,以一個放鬆的姿態,輕聲道:“接下來,大漢可以專注國力恢復,集中精力,對付遼國了!”

輕描淡寫間,劉皇帝語氣卻顯得分外凌厲,哪怕在開寶北伐中,遼國已經被打擊得悽慘無比,劉皇帝仍舊沒有善罷甘休的意思,這一點始終沒有改變過。

至少,如今遼主仍稱皇帝,仍舊立足於上京,漠北雖然動亂不已,但契丹仍是草原上最強大的勢力,遼主也仍是漠北共主。不將契丹勢力打回原形,劉皇帝是不會收手的。

“北方情況如何了?可有新的斬獲?”劉皇帝問曹彬。

聞問,曹彬緩緩道來:“這數月間,遼國屬地,紛亂不休,漠北諸族叛亂,此起彼伏,據探,過去的一個冬季,遼國部族,遭遇雪災,人畜損失慘重,遼國維繫統治,分外艱難。

開春以來,董遵誨、田仁朗分別自燕山、山陽北上襲擾,雖然斬獲不算豐厚,但已加劇遼國動亂。

尤其是董遵誨,一度飲馬潢水,脅遼上京,只是遼國在臨潢府一帶,留有重兵駐防,不敢貿進。但只要保持襲擾,不與其安寧,可致其疲弊。

山陽亦有軍報,兩個多月以來,已有上萬的漠北部族,南逃歸附大漢。遼國也處於青黃不接之際,饑荒橫行......”

劉皇帝對遼國的情況,還是很關注,再聽曹彬所述,並不覺得意外,在他與文武重臣們的料想中,這屬於正常,若是遼國能夠迅速安定下來,度過難關,那可就是開掛了。

甚至,劉皇帝的嘴角還忍不住洋溢起一道笑容,敵人受困遭難,他正可幸災樂禍。

“遼東呢?”劉皇帝又問。

曹彬道:“馬仁瑀因兵兩萬,駐紮通州,始終保持對遼軍殘部的威懾!綜各類報告,目前,遼國已經基本盡失東北,渤海舊地全反,遼國所設官員、將領,盡數被逐殺,室韋、女真諸部,各據地方,舉旗獨立。

遼國如今,僅餘耶律斜軫,率領殘部,堅守着黃龍府及其周邊地區,苦苦支持,兵微將寡,糧草短缺,處境日益艱難,已然式微。

只可惜,東北部族,人心不齊,各懷鬼胎,各據城池山林,矛盾重重,紛亂不休,無法合力。想要解決黃龍府的遼軍,最終還得靠大漢軍隊。

馬仁瑀早有奏報,將擇機提兵北上,將這股殘寇,徹底消滅,以衛遼東!”

“好!”劉皇帝沒有多話,乾巴巴一個字,已盡顯其意志!

第61章 淑妃病危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62章 禍福之間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410章 剋制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1695章 袁家莊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42章 殺肥第247章 視察第97章 隰州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84章 影響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80章 京觀第401章 老郭威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309章 衡釀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17章 機會第483章 南巡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77章 安陽之殤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71章 北齊鎮第30章 “寬刑簡政”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85章 賜宴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41章 小風波第117章 機會第31章 邊公在任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380章 開寶第126章 近臣之殤淺談兩點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