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

bookmark

皇城司衙門,自然在皇城之內,位置處在東南,靠近宮城,與一干朝廷中樞衙署相鄰。同內斂低調的武德司相比,皇城司顯然要張揚一些,門庭裝飾得很漂亮,顏色明麗,引人矚目。

作爲皇城使,張德鈞在皇帝面前是卑微的奴僕,但在皇城司一干僚屬前,卻是掌握他們前途命運乃至生殺大權的主宰。並且,因爲是宦官,反而更讓人畏懼,這也算是一種身份加持了。能夠甘願爲閹宦如牛馬爪牙一般驅使的人,也確實不是有多少清高氣節的人。

後堂內,陳設華貴,甚至透着些奢侈,精美的地毯完整地將地面覆蓋,薰爐嫋嫋生煙,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清淡宜人的香氣,用的香料顯然是名貴貨色。

張德鈞正坐在書案後邊,埋頭認真地翻閱着手下人呈上的大量密報,不厭其煩,十分有耐心,就期待着能從中找到一些有價值的消息,一些能讓劉皇帝感興趣的消息。

皇城司最爲人所忌憚與抨擊的,就是這些秘密爪牙,無孔不入,無所不用其極的刺探能力,着嚴重侵犯了京城官民的隱私,讓朝廷的大臣們頭上,始終籠罩着一層陰雲,他們甚至難以知道,自己暴露了多少人後的面目。

比起武德司,皇城司最大的區別,或許並不是宦官當權,而是刺探、監視,收集情報的過程中,太沒有底線。

而這一點,李崇矩主持的武德司,能量、資源、權力都要更大些,但始終守規矩,少有逾越之舉。

相較之下,皇城司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做事的目的性極強,手段幾無約束,張德鈞是劉皇帝的家奴,也看準了一點,那就是如果能讓滿朝勳貴、大臣在皇帝面前無所遁形,沒有一分隱私,那麼劉皇帝也是樂於見到的。

而正因爲了解劉皇帝這樣的心理,張德鈞在行事上,纔會顯得那般驕狂,乃至肆無忌憚。身份不一樣,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張德均沒有什麼道德上的壓力,也不怕得罪人,心中始終明白一點,只要在劉皇帝這邊聖眷不衰,他就能保證自己的權力與富貴。

何況,劉皇帝設立皇城司,由他執掌,其目的不正在於此嗎?

“呵呵......”似乎是發現什麼有趣的事情了,張德鈞忍不住輕笑了兩聲,笑聲並不大,只是隱隱帶有幾分陰險。

“父親!”人影閃動,明顯帶有敬畏的呼喚響起,將張德鈞的注意力拉回。

來人是一名中年人,三十歲左右,面狹長,膚色白皙,下頷留有幾綹短鬚,看起來比較有氣質的一個人。身着一套帶有皇城司標記的官袍,正六品配飾,這已算是朝廷的中層官吏了。要知道,哪怕是張德鈞這個皇城使,品秩也只定在正四品。

其人名叫王守忠,乃是皇城司排次最前的親事官,張德鈞的得力下屬,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是張德鈞的義子。

越沒有什麼,越渴望什麼,大概是這個緣故,這些年,張德鈞終是沒能忍住,收了四個義子,改名換姓,用以傳家。

四名義子,各叫王守忠、王守義、張盡仁、張盡節,在取名上,張德均也是用了心的,至二王二張,只因爲張德鈞本姓王,只是因爲被張姓宦官收養而一直姓張,在其養父去世之前,是不會改複本姓的

而這四名義子,全部被安排在皇城司衙下,擔任親事、探事官員,都成爲了張德均的重要羽翼臂助,平日裡也十分倚重。

至於這王守忠,則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並且,只比張德鈞小十歲,對於這樣一對父子,京中多有恥笑者。

對於這四人背祖忘宗的行爲,更予以無情抨擊,當然,在那些嘲笑背後,未必沒有豔羨者。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入張德鈞眼,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認個爹,榮華富貴、權力官途便唾手可得,這樣的機遇同樣是難得的。真正從中獲取好處的人,就更不會在意些許流言紛擾了。

“何事?”面對自己的義子,張德鈞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親和,以令人敬畏的威嚴面目示之。

王守忠躬下身,稟道:“四弟盡節來報,他已自河西還京,沒能尋到二位殿下,讓武德司的人建了功,他心中有愧,特向您告罪!”

聞言,張德鈞笑了笑,擺擺手:“答覆他,不妨事!兩位殿下安全便好,想來他也盡力了,我派他前往,本就只作嘗試,得之固喜,失之也無妨!比起武德司,我們在京外,也確實難以施展!讓你安心回京吧!”

“是!”王守忠應道:“另外,盡節逗留河西,發覺了一些情況,關於此番尋到二位殿下的武德司河西都知王寅武!”

“怎麼,看到人家立了大功,眼紅了?”張德鈞淡淡道。

王守忠嘴角翹起了一些微的弧度,正色稟道:“四弟言,這王寅武同河西軍政往從甚密,尤其是前河西都知盧多遜,更引爲知己,關係親密,交結頻繁!”

聽其言,張德鈞明顯來了些興趣,看着王守忠,聽他繼續說下去。注意到張德鈞的反應,王守忠也緊跟着道來:“四弟以爲,這私結大臣,可是犯忌的事情。這王寅武同河西軍政關係如此親密,其中難免牽扯,是否深入調查,或許能夠發現一些意外收穫......”

聞之,張德鈞認真地思考了一陣,不由搖搖頭:“人家剛立了大功,我們便去找麻煩,這即便上報到官家那裡,也是難以得到支持的,甚至會被聯想到皇城、武德二司之爭,覺得我們是故意打擊。

盡節所報此類,還不夠,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至於盧多遜,官家可是很看中此人了,聖眷正隆,暫時也不便得罪!”

“父親英明!那便先放下此事?”王守忠請示道。

“暫時放下!”張德鈞肯定道。

“那狗肉館之事,可曾處置了?”張德鈞突然問道。

聞問,王守忠答道:“已然調查過了,此館的狗肉來源,主要從一名狗商手中購得,那狗商姓周,只是京城一潑皮無賴罷了。”

“那此人的狗,是從何而來?”張德鈞當即問道。

“似乎是從鄉間販得!”王守忠並沒有注意到張德鈞逐漸陰沉的臉色。

“那後續你是如何處置的?”

王守忠一愣,道:“只是一間狗肉館之事,並沒有什麼值得重視的情況,因而我將人撤回了......”

“這就是你辦的事!”張德鈞猛然站了起來,狠狠地瞪着他:“官家交待的事情,也容得你如此敷衍懈怠!”

見狀,王守忠嚇了一大跳,倏地跪倒在地,有點慌張地請罪:“兒有錯,請父親責罰!”

“我告訴你,不要以爲只是一點狗肉事,便覺得微不足道,不以爲意!”張德鈞冷冷地盯着他:“若是官家哪天問起,你讓我如何回覆,拿你這套說辭?還是誑言欺瞞官家?”

額頭已然生汗,王守忠用力地磕了下頭,趕忙保證道:“兒立刻加派人手,將情況調查得清清楚楚!”

盯着了他一會兒,張德鈞終於收回目光,擺了下手:“起來吧!”

“謝父親!”王守忠起身,深舒一口氣。

“自去領十杖!”張德鈞又淡淡道。

“是!”王守忠沒人絲毫遲疑。

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32章 天子上門第1740章 農民苦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11章 動心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345章 剝削者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480章 “新對策”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31章 主動調整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487章 “驚喜”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59章 病榻陳情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30章 滿堂春宴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811章 歸來第33章 豪強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71章 兵臨壽春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65章 君臣相宜第9章 公府密議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70章 立場第138章 回宮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74章 萬歲呼聲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無題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104章 在真定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86章 發落南臣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52章 聯姻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3章 市井之聲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31章 泰來樓第270章 立場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76章 拷問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99章 還債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7章 風波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