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隱退陳情

bookmark

旭日高升,春光無限,絲絲縷縷的光輝籠罩在垂拱殿上,給其添上幾分神聖與高貴。就如其殿名,劉皇帝如今,是真正的坐北朝南,穩居龍廷,垂拱而治,近來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垂拱殿,連後宮都很少去,這讓不少渴望帝幸的妃嬪們,都只能望眼欲穿。

“未有多少時日,怎麼如此蒼老了?”略帶驚訝的聲音響在殿中,劉皇帝有些動容地,看着跪伏在殿中的李崇矩。

這是時隔近一月,李崇矩再度進宮面聖請安,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府中養病。然而,就這短短一個月的功夫,李崇矩整個人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臉病容,憔悴無比,白霜染鬢,身形消瘦,精氣神彷彿被病魔抽空了一般,跪在那裡,都顯得十分艱難,整個人都縈繞在一種淒涼的氛圍之中。

畢竟是跟隨自己二十多年的心腹重臣了,見他如今這副模樣,也不由得心中一酸,道:“朕不是派御醫給你診斷過嗎?病症爲何沒有緩解,莫非是御醫不盡力?”

劉皇帝的語氣中帶有絲絲慍怒,似有諉過御醫的意思,李崇矩還是個比較厚道的人,當即伏地道:“多謝陛下關懷!不怪御醫,已然盡心了!臣的身體,自己清楚,過去二十餘載,未嘗染疾,然病來山倒,亦無可奈何......”

“什麼無可奈何!有病就治,需藥便吃!”劉皇帝擺擺手,看着李崇矩這衰弱的模樣,心中此前積壓的一些不滿彷彿也跟着消散了,重嘆道:“你病若此,當早讓朕知曉啊!”

李崇矩再拜:“臣此前,病態駭人,貿然見駕,未免驚擾聖體,今有所緩解,當進宮謝恩!”

“說的什麼話!”劉皇帝似乎有些激動:“哪有這諸多顧忌!朕什麼沒見過,什麼沒經歷過,你我君臣相宜二十多年,何需如此見外!”

“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此生銘記,不敢忘懷!”李崇矩道。

寒暄一番,劉皇帝慢慢反應過來了,再度打量着李崇矩,從他的話語之中,他似乎感受到了什麼。眼中疑色微閃,伸手道:“你身體不豫,就不必行此大禮了,別跪着了,快起來,坐下敘話!”

說着,劉皇帝朝喦脫使了個眼色,喦脫會意,上前攙起李崇矩,扶他坐下。劉皇帝溫和地道:“卿此來,怕不只是爲問安而來吧!”

聞言,李崇矩身體一動,又要站起來。見狀,劉皇帝立刻道:“坐着說即可!”

迎着劉皇帝的目光,李崇矩深吸一口氣,暮氣沉沉的面龐間流露出一抹鄭重,道:“臣啓陛下,臣如今年老體衰,精力大有不濟,難以理事,無法再擔當武德司之重,懇請陛下,仁慈降恩,準臣歸養,另揀幹才,主持武德司務!”

果然!

對於李崇矩的來意,劉皇帝本就有所察覺,但真聽他講明,臉上仍舊不免波瀾。很快,所有情緒都消失一空,面無表情地盯着李崇矩,大概是劉皇帝的目光太有殺傷力,哪怕李崇矩心中已然打定了主意,也不由得避過,垂下腦袋,靜待答覆,就像在等待宣判一般。

“你也想要辭官,想要去朝,想要離朕而去?”良久,劉皇帝終於發話了,語氣中似乎不帶絲毫感情。

心頭微顫,李崇矩頭也不擡,應道:“臣如今的身體,確實難以肩負重任,望陛下開恩准允。臣雖去朝,但終是陛下臣子,千年不改,萬年不移,便在江湖,也當時時感念陛下恩遇,爲陛下祈福!”

“你連五十歲都不到!何以言老!”劉皇帝聲音猛然拔高,幾乎能夠震動殿樑,擡手在空中無規則地揮動幾下,明顯有幾分不滿:“這麼多年了,你可曾見過,朕有放一個正當盛年的重臣歸養的?”

“陛下!”李崇矩聲音仍舊是那般衰老,氣力不足的樣子,態度懇切道:“臣此老軀病體,實於朝廷無益!”

“只怕不見得吧!”劉皇帝兩眼微眯,隱露的目光,彷彿釋放着某種危險的信號:“年邁的說法,難以成立,倘若只是染病,休養即是,也不至到辭官的地步吧!”

劉皇帝這話,對李崇矩而言,不啻於一道驚雷轟下,聞言心神劇震,衰弱的面容間,一抹苦澀一閃而逝,隨即以一種懇切的語氣,請道:“臣懇請陛下略施憐憫!”

李崇矩的表現,實在有些可憐,劉皇帝一時沒有接話,注視了他一會兒,站起身,揹着手走到他身前。見狀,李崇矩顫巍巍地起身,站立顯得有些艱難,不知是驚懼惶恐,還是身體確實難堪其負。

看着他,劉皇帝幽幽道:“守則,你不覺得,近些年,你與朕,是日顯生疏了嗎?”

不待其答話,劉皇帝便自顧自地說來:“從潞州開始,你就跟隨於朕,整整二十四年了,風風雨雨,肝膽相照,生死相從!

滿朝上下,值得朕推心置腹的人不多,你李守則便是其一,朕也素來倚重於你。武德司是何等要害之職,交到你手上,近二十年,從來沒有任何懷疑。

就是這樣,近些年來,你與朕,似乎有些漸行漸遠了!是什麼,讓你與朕生出隔閡來了,如今,更欲辭官以避朝廷?

是朕,讓你感到不安了?怕朕多疑猜忌?還是覺得朕剛愎自負,其性涼薄,怕難以善終?”

這番話,大概是近些年來,劉皇帝對李崇矩最推心置腹的話,然而,這些話,於李崇矩而言,就想一把把鋒利的尖刀,無情地刺向他,字字誅心,令人恐怖。

而李崇矩,也終是繃不住,倏地跪倒在地,涕泗橫流,磕頭不止:“陛下所言,臣萬萬不敢受之!您別說了,是臣暗懷忐忑,辜負聖恩,請陛下降罪......”

低頭,看着稽首於自己腳下的李崇矩,聽其響,磕頭是真狠。聽其所請,劉皇帝表情終於不再那麼冰冷,佝下身,探手扶起他,嘆道:“罷了!朕是希望有始有終的,但有些事,看來,終究是難以強求的!”

“陛下!”李崇矩額頭間,已有一些血印子,哽咽地喚了聲。

劉皇帝緩緩回身落座,道:“你若去意已決,朕不勉強你,但是,辭官可以,歸養大可不必,就在京中,就在你的府邸之內,安心養病吧!什麼時候想起朕了,就進宮看看朕!”

“臣拜謝陛下!”聽劉皇帝終於鬆口了,李崇矩如蒙大赦,再度拜倒,動情謝道。

劉皇帝看着激動的李崇矩,別過腦袋,心中不免有種悵然若失之感。或許對李崇矩,有過猜疑,但總體而言,劉皇帝還是信重的,二十四載春秋,其中情誼,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是經得起考驗的。

只是,武德司這個位置的特殊性,就難免生出異樣的情況。一個主持武德司近二十年的大臣,哪怕劉皇帝再信任,也總會保留了,並且,對李崇矩而言,時間越久,就越危險。

劉皇帝是瞭解李崇矩的,就如其名字一般,是個守規矩,知厲害的人,從當年他初任司使便惶恐請辭,就看得出來。

同樣的,李崇矩也算是大臣之中最瞭解劉皇帝的人之一了,也從近些年,尤其是北伐期間,劉皇帝對武德司的頗多指謫不滿中,察覺到了風險。

那怕也不是針對武德司,而是因爲他這個武德使,與其坐在這座火爐上飽受煎熬,莫若請退,以全其身,這就是李崇矩的選擇。

事實上,在武德司的人,尋到漠北遠征軍,確認兩名皇子安全之後,李崇矩就做好隱退辭官的打算了。

但他仍舊按捺着,一直到自己病情漸重,一直到西域戰事有個了結,方纔進宮陳情。當然,李崇矩是想回潞州老家去,從此遠離是非,但從劉皇帝的安排來看,仍要將自己在置於京中,處在監視之下,這一點,就無法強求了,劉皇帝那番話,也着實駭人,令其惶恐。

第76章 視察第137章 整編事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19章 回京第132章 做媒第317章 修法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5章 楊村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43章 總結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0章 如此處置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67章 又去一老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51章 以鎰稱銖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09章 衡釀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64章 邊事不寧第36章 奉宸營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4章 腹黑之謀第88章 天子金令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95章 玩陰謀第95章 掘地求生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44章 箇中弊端第416章 尾聲第147章 德勝渡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452章 皇孫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364章 沉默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65章 看衰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11章 舊識第127章 皇城司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40章 荒唐太子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93章 班師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403章 抓起來!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01章 大整軍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413章 分食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48章 教誨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