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

bookmark

“大官!”一名小太監恭立於堂前喚道,這是張德鈞的貼身內侍。

“何事?”心情不佳,張德鈞的口氣略顯不善。

小太監感受到了,站姿更顯卑微了,小心地回答道:“垂拱殿來人,官家召您進宮!”

“來人呢?”張德鈞的臉色變得很快,迅速歸於平和,問道。

“等候於廳堂!”

“奉茶,讓他稍等,我略作收拾即動身!”張德鈞吩咐道。

“是!”

在王守忠的親自侍候下,張德鈞換上朝服,鄭重地理正帽冠,對義子道:“我先進宮見駕!再給你兩日時間,把事情給我處置清楚!”

“父親教訓,兒必然牢記,不敢再犯!”王守忠趕忙道。

“再犯?再犯你也就不要在京中待着了!”張德鈞淡淡道。

王守忠臉上閃過一抹緊張,沉聲應道:“是!”

......

從進宮面聖,到回返皇城司衙,前後也就半個多時辰,並沒有在宮中待多久。不過,去時面色嚴重,回到衙署時,張德鈞腳步都輕快幾分,表情格外鬆弛,隱隱帶有一分笑意。

還是王守忠守在衙內,恭恭敬敬地將義父迎入堂中,注意到張德鈞臉上表情,好奇地問道:“官家召見父親,是否有何喜事?”

聞言,張德鈞頓時有所收斂,悠悠然地道:“算不得喜事,於皇城司而言,卻是件好事!”

說着,看向王守忠,注意到他有些艱難的步伐,張德鈞道:“請罰,你倒是積極!”

顯然,在張德鈞進宮期間,他已然把張德鈞吩咐的那是杖領了,並且看起來是認真的。聽張德鈞這麼說,王守忠當即一臉慚愧地答道:“適才父親教訓,兒心神俱震,悔悟警醒,更覺後怕,所幸尚未造成更大的疏漏,區區十杖,只作一個警誡,永爲銘記,不敢再犯!”

“你有這等覺悟,我很欣慰!”張德鈞的態度少有地溫和了些,道:“你們幾兄弟,我都是寄予期望的,我收納你們,是看中了你們的稟賦,希望你們能夠奮發圖強,將來光耀門楣。

因此,當差處事,絕不可玩乎懈怠,尤其在皇城司下屬,我們都是官家的家奴,官家有旨,不論大小,必當毫無保留去完成!”

“父親如此厚望,兒定然牢記!”聽張德鈞這番話,王守忠立時肅然。

“先去治傷吧!”張德均擺擺手。

王守忠則表示:“些許小傷,並無大礙,父親若有事,還請吩咐!”

顯然,王守忠對於張德鈞進宮的情況,還是十分好奇的,雖然沒有明說,但眼神裡就是那個意思。

張德鈞呢,看了他一眼,解下稍顯繁冗的袍服,落座,旋即吩咐道:“那正好,你稍後執我令牌去檔案房,將近一年以來李崇矩的記錄給我拿來,我有用處!另外,秘密派人,加強對李崇矩及其府上的監視,尤其是接下來這段時間......”

王守忠受命,一時愣住了,很快反應過來,望着張德鈞,神色略顯凝重,道:“父親,這可是武德使啊!”

“是武德使!有何疑議?”張德鈞很淡定。

王守忠當即道:“您此前,反覆教誨,對武德司,要小心從事,以免落人口實,如今爲何......”

“官家諭旨!這個理由充分嗎?”張德鈞淡淡道。

王守忠聞言一驚,頓時訥口,表情更加疑惑了。

張德鈞則接過內侍奉上的茶水,飲了兩口,這才淡淡道:“從今以後,李崇矩就不是武德使了!”

這麼一說,王守忠反應過來了,凝容釋開,拜道:“恭喜父親!李崇矩若去職,您去一大敵啊!”

作爲張德鈞的義子,王守忠可太知道張德鈞的心結了,皇城司經過這十來年,確實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京中更是威勢益隆,但實際上,始終被武德司壓制着。

京畿之內,有劉皇帝的扶持,尚可相抗一二,但京畿之外,則徹底籠罩在武德司的陰影之下,始終難有突破。

武德司成立更早,人多、錢富、勢力廣,有營兵,有司獄,甚至還有一定的緝捕審訊權力。相較之下,皇城司可就差得遠了,劉皇帝似乎給他們設立了一條底線,始終難以越過。

而皇城司,就更像一個純粹的監視機構,養着一大批密探、眼線,實際權力卻小的可憐,威勢更多還是來源於劉皇帝。這樣的情況,對於一心想要蓋過武德司的張德鈞而言,是十分鬱悶的。

武德司體制森嚴有序,內部團結,幾乎沒有太大的破綻,有心對付,都找不到太好下手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武德司當家的,乃是李崇矩,而李崇矩是何人,有怎樣的權勢與影響,就不需贅述了。

“話不能這麼說!”見王守忠這等表現,張德鈞伸手止住他,道:“同爲官家效力,豈有敵對一說!”

“是兒忘形失言了!”王守忠當即改口,不過嘴角的笑意怎麼也掩飾不住,但還是不禁提出疑問:“可是,李崇矩爲何會突然去職?”

“是他進宮,以年老疾病,請辭致仕!”張德鈞悠悠然地道:“此人看似人畜無害,卻也機敏,極識實務,這是急流勇退,欲求自安啊!”

表情愈加平靜,張德鈞道:“這近一年來,我也早有發覺,官家對武德司有所不滿,李崇矩這麼聰明的人,當然不會沒有察覺。

李崇矩執掌武德司,已然將近二十年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在武德司培植了多少勢力,有多大的影響,哪怕同官家親近,多麼地受信任,以官家雄猜,豈能沒有想法?

而最爲重要的,李崇矩在朝中,上下關係甚佳,名譽不墜,比起我們這些‘聲名狼藉’的鷹犬,可要更得人心。這,可未必是官家想要看到的!”

“父親英明,看得透徹!”王守忠頓時恭維道。

張德鈞則繼續道:“我一直有所預感,李崇矩這個武德使當不了多久了,沒曾想,竟然這樣一種方式結果!”

語氣之中,似乎帶有一種遺憾:“李崇矩此人,值得佩服啊!武德使這樣的職位,說放下就能放下,若是他貪念權位,不肯引退,或許,可惜啊......”

“若是這般,那這李崇矩,也確實不凡!”王守忠道。

“即便如此,官家又豈是真的信任他?心中能沒有一絲疑慮?”張德鈞嘴角微翹。

“這便是官家諭旨的由來!”王守忠恍然大悟,旋即道:“倘若這樣,那對李崇矩,我司當不再像過去那般忌憚了!父親,這或許也是我皇城司繼續崛起的契機啊,若李崇矩有問題,那對武德司也必有牽連!”

見其興奮之狀,張德鈞卻果斷喝止,冷靜地說道:“不!李崇矩去職,武德司少不了一番波瀾,在接下來這段時,不需有太多手腳!對於李崇矩,還當謹慎些!”

“爲何?”王守忠不解。

張德鈞的眼神中,終於流露出少許豔羨:“官家與李崇矩之間的情誼,始終還是深厚的,與其榮耀致仕,爵晉郡公啊!如今大漢,還在世的,一共纔多少王公啊......這等時候,我們聽從官家吩咐辦事即可,貿然從中挑事,若有差池,只怕引火燒身!”

“是!”對於張德鈞的決定,王守忠還是不敢違背的。

張德鈞,也確實是太瞭解劉皇帝了,因此,他看事情,做決議,也往往更顧忌劉皇帝的感情想法。

“未知李崇矩去職,何人繼之?”王守忠又問。

“你此前提過,河西都知王寅武!”張德鈞說。

“是他!”王守忠很是意外:“此人能有這個資格?”

“此人運道昌足啊!”張德鈞目光微凝,扭頭對王守忠吩道:“通知盡節,對於這王寅武,給我好生盯着他!”

“是!”王守忠會意應道。此前,一個河西都知,或許引不起重視,但若是成爲了武德使,情況就完全不一樣,更重要的,比起李崇矩,他們也確實會少許多忌憚。

沒有等待太久,王守忠便將皇城司爲李崇矩設置的私檔給拿來了,上面也記錄着一些李崇矩近來的一些言行。

不過,張德鈞並沒有急於上報,在此人此事上,可不是表現出皇城司高效率的時候,等了兩日,補足了辭官後李崇矩的表現,張德鈞方纔進宮呈報。

在這份密報上,並沒有太多直白的對李崇矩的攻訐,似乎只是陳述李崇矩的一些瑣碎言行。但衆多的情況中,有一點劉皇帝還是關注到了,那就是,李崇矩似乎刻意延誤醫藥,以致病重......

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57章 七月大朝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淺談兩點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7章 風波第48章 接納迴歸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88章 後續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408章 蠢兒子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317章 修法第186章 賜死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2章 天子上門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95章 遼帝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38章 賞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38章 任其紛擾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0章 威臨荊南第55章 拉開序幕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446章 流光園第41章 劉信遭貶第207章 還京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345章 剝削者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95章 效果已顯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39章 百年大計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417章 輕狂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348章 老皇帝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421章 樑孝王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9章 請纓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25章 冬至宴第35章 瑤華春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08章 蠢兒子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5章 荊南來使第82章 殺俘第68章 湖南亂第195章 楊邠案(3)第12章 大朝會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228章 巡邊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