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

bookmark

聽劉皇帝這麼問,劉承均臉色下意識地一白,急忙拜道:“陛下言重了,朝廷委派,臣只當盡其職責,爲朝廷辦差,何論貧富遠近!”

“很好,均哥能有此覺悟,朕很欣慰!”見其如此急切表態,劉皇帝語氣還是不疾不徐的,很是平和:“既然吏部選派你去廣南,那便是看重你的能力,放心去赴任,不要有負擔!”

“是!”劉承均趕忙應道。

“距離大漢收復嶺南雖已十年,但畢竟地處天南,雖然有所興復,逐漸向安,但朝廷的影響終究有所欠缺!

你此去,不只是朝廷所委,代表朝廷,同時也代表着天家,代表着皇室!那漢蠻雜處,情勢複雜,人心民心仍需招徠安撫,需要你多用心,多注意方式方法!”劉皇帝慢條斯理地叮囑一番。

“是!臣定然謹記陛下教誨,不負陛下與朝廷期望!”劉承均表示道。

話說得漂亮,劉皇帝對劉承均,還真沒有過大的期望。此番,劉承均被授予廣州府之職,也不是劉皇帝安排,背後誰在推動,誰在幫扶,劉皇帝也沒有深究的意思。

當然,這也事實上,有些符合劉皇帝接下來的用人思路。在大漢早期,朝廷內部,有二劉,一劉崇,二劉信,這兩位皇叔勢力影響不俗,他們的子弟親舊也倚仗着他們的權勢,在各地佔據了不少重要職位。

結果呢,並沒有劉家帶來太大好處,甚至反噬朝廷,劉崇尾大不掉,劉信則更加不堪,危害地方,嚴重敗壞了皇室的聲譽。

從二人先後被拿下後,在大漢各地,就基本沒有皇室成員,於地方爲官任職,提升擴大皇家的影響了。主要原因也很簡單,當時皇室血脈單薄,除劉崇、劉信這兩兄弟外,幾乎無可用之人。

雖然後來,劉皇帝讓劉承贇、劉承勳兩個兄弟到各地鎮守,也加強皇室對地方的影響,但終究不足,更多的,還得依靠那些外戚。

如今,由於劉皇帝的種馬屬性,皇室子弟漸漸充盈,但能外放主事的,仍舊不多,而考慮到當下大漢的情況,劉皇帝又有心通過對皇室成員的任用,以提高天家的影響。

這纔是對劉承均等宗室解禁的根本原因,否則任劉承贇面子再大,再是奔走求情,劉皇帝未必會鬆口,他本就不是個心軟的人。雖然過去有些不愉快,但他們終究姓劉,大漢當前,本質還是家天下。

“既然隨着贇哥來了,就在行營待上幾日,觀賞一番,待行狩結束之後,再行南下赴任!”劉皇帝又朝劉承均吩咐道。

“是!”劉承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此番邙山行狩,他是不在邀請之列的,也是靠着劉承贇引見才得以前來謹拜,直面劉皇帝。

“贇哥,你擔當宗正也有些年頭了,對宗室事務處置得向來妥善,朕很滿意!對於皇室內部,也就屬你最爲了解!”劉皇帝又將目光投向劉承贇,不知是否爲錯覺,態度要和善得多。

“陛下過獎了!”劉承贇可不知道劉皇帝用意何在,也懶得去猜,只是恭謹相應。

劉皇帝則話不停,繼續道:“宗室之中,以你最長,宗室內部子弟的品行、才幹,也只有最瞭解。朕給你一個任務,從皇族宗室之中,選拔一些傑出之人,若能經過吏部考覈,即可外放地方,爲軍州事,爲朝廷百姓,爲江山社稷,出些力,辦些事!”

甫聽此言,劉承贇先是一怔,旋即形容舒展開來,拱手道:“是!臣遵命!”

劉承贇臉上的喜色,有些難以掩飾,他當然明白,劉皇帝這是要擡舉宗室子弟了。作爲宗室之長,他當然也希望皇室內部的子弟們,能夠多受重用,爲江山社稷多盡力。

這一點,也是劉承贇這些年所追求的之事,他當然看得出來,劉皇帝對於宗室的壓制。過去,劉皇帝寧肯重用外戚,以鞏固皇權,加強天家權威,也不願多給劉家人機會,這讓劉承贇很是鬱悶。

歷朝歷代,哪有不重視自家人的王朝,而劉皇帝偏偏反其道而行,在他的意志下,幾乎對大漢的那些宗室成員進行着一種禁錮。

在劉承贇看來,即便不封王賜爵,大放職權,也該多加委任,以鞏固劉家天下,於情於理,終究是自家人更可靠些。

或許過去,宗室內部可用之人不多,那也就罷了,但是隨着時間流逝,各家也在開枝散葉,宗室子弟也日漸成長,劉皇帝仍舊那般。

劉承贇也明裡暗裡請示過,始終沒能得到應允,這讓他大感無奈之餘,也有些心灰意冷。此番,爲運作劉承均去廣州上任,他都是厚着老臉,求到太子劉暘那邊,這才實現,並且已然滿足。

這突然的,劉皇帝口出要解除對宗室的“封印”,劉承贇怎能不喜。注意着他的表情,劉皇帝笑容和煦,對於這個兄長,他還是很有好感的,雖無長才,但是本分,做事也認真盡責,對他的那一番苦心,也不是不能理解。因此,過去哪怕在自己耳朵邊嘮叨,爲宗室們陳情求職,也沒有厭煩,只是加以安撫。

“大漢如今版圖龐大,幅員遼闊,需要文才猛士鎮守,江山鞏固,不只要文武將吏,宗室成員,也當盡一份力!”看着劉承贇,劉皇帝緩緩道來:“這天下,終究是劉家的天下,也需要姓劉的承擔當有的職責,以期江山永固!”

“陛下英明!”此言一落,劉承贇頓時眉開眼笑,唱起讚歌。

就連一旁的劉承均聞言,也眉宇間也不由露出一抹振奮與喜悅,他可知道,自己這廣州府職是怎麼來的,哪怕已然經過劉皇帝一番叮囑交待,心中始終懷有忐忑。

此刻,聽得劉皇帝這番言論,也覺如釋重負,心情通暢,再無鬱結。他們這些姓劉的,過去近二十年,可真的被壓制得太狠了......

“這樣,待回京之後,贇哥可帶頭擬出一套宗室輪職地方的條制,交由政事堂審定!”劉皇帝又道。

“遵命!”劉承贇表情恢復鄭重,躬身拜道。

比起委任幾名宗室子弟,訂立一套規矩制度,要更加難得,也更加可靠。注意到劉皇帝溫和含笑的面龐,劉承贇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直感覺,籠罩在大漢宗室頭頂近二十年的那層陰雲,要消散了,未來將是撥雲見日了。

當然,喜悅的同時,劉承贇心中也不免疑惑,劉皇帝爲何會改變想法。當然,只是一剎那的年頭,很快就屏去了,劉承贇並不是個善於揣測聖意的人,他也不願意去勞神費心,歷來的信條,就是做好自己,保持本分。

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03章 郭王會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357章 國滅第311章 舊識第314章 還京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41章 向錢看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65章 選擇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5章 東歸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97章 擴*整頓第84章 示警第68章 婚宴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284章 虛了第1764章 禁轎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0章 開拓之志第85章 浮雕第136章 趙都帥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32章 進宮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11章 大敗蜀軍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74章 厚葬之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488章 真實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27章 出兵爭論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06章 倒趙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87章 瑣屑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410章 剋制第40章 開拓之志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40章 郭黨俊傑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133章 延禧驛278章 軍務第121章 大朝第380章 開寶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