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

bookmark

劉皇帝在金明池畔的那一番指示,不可避免地傳開了,當然,也並沒有遮掩的意思,而其在朝中引發的震盪,也超過此前任何一次政潮。

到這個時候,盧多遜的生死,已不那麼地重要了,相反,劉皇帝在此事上所流露出的對勳貴、對官僚的態度,纔是更讓人關心的。

而這一點,顯然不容樂觀,甚至讓人不寒而慄。尤其是那句“少了”,更令人毛骨悚然,那麼多的官僚,還牽扯到幾十名勳貴階層,在劉皇帝眼裡,彷彿都成了待宰的羔羊,說殺就殺。

這麼多年,朝廷堅吏治,反覆打擊貪腐,不論功臣勳貴、還是官僚大臣,也確實殺了不少人,但都還遵從一個依法執法、明正典刑,維持一個基本的體面。

但此次,顯然不同,分明有種爲了殺而殺的意思。盧桉爆發至今,到最後,竟是這樣一個結果。

朝廷上下人心浮動,但很出奇的,一片寂然,沒有人敢胡言亂語,所有人都開始安分守己,收斂爪牙,哪怕有再大的不滿,也只能按捺着,壓抑着。

於是,大漢自進入開寶時代後,陷入一陣特殊的氛圍之中,朝廷內部在震盪之後,出現了一種近乎詭異的平靜。

朝廷內部的是非少了,爭鬥少了,風紀大清,滿朝忠良,只是,這種情況,難免帶給人些許不正常的感覺。

......

刑部大牢,盧多遜身陷於此,已然差不多三個月了,而發生在他身上的變化,比過去二十年還要明顯,那一頭花白的鬚髮,實在令人感慨。

深陷的眼窩中,佈滿了些許血絲,檻欄外,自趙普之後,這森冷大獄中又迎來了一位訪客。自趙普探監一番“交心”之後,後續的調查中,盧多遜雖然仍舊保持着他的傲然,但總體而言,是配合了許多,而隨着老父盧憶病故的消息傳來,他更遭打擊,喪失了所有的堅持,沉浸在哀傷與愧疚之中。

不過,此番的來人,卻把盧多遜僅剩的精氣神給激起來了,站在監房外的,乃是喦脫,這個聞名內外廷的大宦官。

而喦脫的到來,顯然是代表劉皇帝的。見盧多遜此事狼狽至極的模樣,喦脫自然沒有什麼多餘的憐憫,當然,一點感慨總歸是有的。

“把牢門打開!”雖然監房內的環境還算乾淨,但喦脫仍舊露出了點厭惡的表情,眉梢不滿地跳動一下,吩咐道。

一旁的獄吏趕忙掏出鑰匙,慌慌張張的地打開牢門,由於緊張的原因,手都有些顫抖。此前的那名獄吏被換了,升職了,據說是趙普覺得此人有些見識,是個不錯的小吏,調任司刑掌固。

“盧多遜接詔!”看着坐在那裡望着自己的盧多遜,喦脫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直接把一封黃澄澄的詔帛掏出來。

而聽此言,盧多遜幾乎本能地起身,跪倒在地,哪怕三個月的牢獄之災已經讓他身體什麼虛弱,但動作仍舊一板一眼的。

喦脫見狀,也沒有任何廢話,並不宣讀,雙手捧着詔書,十分鄭重地把詔書下交給盧多遜,然後就站在那裡,默默地觀察着他的反應。

“罪臣接詔!”盧多遜也同樣鄭重異常,恭謹地接過,聚精會神,滿懷忐忑地打開。

很快,兩手顫抖的幅度變大了,老臉之上也出現一抹駭然,兩眼中燃起的亮彩也迅速暗澹下去。

這是一封無字詔書,其意如何,不需言表,對盧多遜,劉皇帝已然無話可說。而盧多遜,顯然也明白這一點。

“哈哈哈......”突兀的笑聲在監室中迴盪,有些悲涼,有些哀傷。

不由自主滲出的淚水,讓盧多遜顯得更加狼狽了,盧多遜緩慢地把詔書卷起,珍重地收入囚服之內,又轉身,朝着皇城方向重重地叩拜了九下。

像盧多遜這樣的人,不到最後一刻,是不可能的徹底放棄的。哪怕在喦脫到來之前,在消沉的表面下,他內心仍舊存有一絲希望,即便很渺茫。

他一方面希望能夠再見劉皇帝一次,面陳衷情,一方面也做好最壞的打算,哪怕被貶斥流放,也未必沒有復起的機會。

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實在可憐可嘆,由於與世隔絕,他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徹底變了,那些附驥他的黨羽同僚,基本已經被連根拔起。

盧多遜叩首結束,看向喦脫,臉上慘澹的笑容仍在持續,有些動情地道:“喦大官,煩請代稟陛下,罪臣死不足惜,只盼陛下聖體康健,大漢國祚永固!”

從交付詔書開始,喦脫就一直注視着盧多遜,觀其表現,心中也多少有些感觸。這就是曾經權勢滔天,不可一世的宰相啊,落得如今的下場,想不感慨都不行。

那封詔書是怎麼回事,喦脫自然明白,他可是清清楚楚地看到,劉皇帝並未書寫任何字,而是直接交給他。

同時,對劉皇帝的敬畏感,也更加深重,就是這樣的權臣,解決起來也是毫不費力。或者說,任何的阻力,在劉皇帝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聽其拜託,喦脫猶豫了下,還是點了點頭:“我代爲上稟的!”

當然,喦脫不是同情盧多遜什麼的,只是,不敢相瞞罷了。陪同喦脫前來的,還有兩名衛士。

對盧多遜的態度與反應,喦脫也還算滿意,見他已然接受了現實,朝後招了招手:“送盧相公!”

這一句“尊稱”,大抵是給他最後的體面了。

其中一名衛士,沉默着把遮蓋着的一壺酒端了上來,喦脫輕笑道:“此爲陛下賞賜的御酒!”

聞言,盧多遜苦澀一笑,再拜:“罪臣謝恩!”

時值中秋,崇元殿內,那富麗堂皇的殿宇間,正是賓客雲集,權貴齊聚,東京城內,也是熱鬧非凡,盈月高懸,播灑清輝,墨色的夜空間,燦爛的煙花此起彼伏,釋放出絢麗的光彩。

獄外的動靜,哪怕身處令圄,也能真切地感受道,在這佳節盛景的陪伴下離開,或許也不錯......

一壺酒顯然是巨毒,入口即斃命,喦脫已然走出監房,看着盧多遜倒下的身體以及那墜落的酒壺,注視良久,方纔對身邊兩名衛士吩咐道:“你們善後,我回宮覆命!”

“是!”

事實上,沒有把盧多遜也拉到南市明正典刑,就已經是劉皇帝法外施恩,給這位漫漫青史有一筆的開寶宰臣留了些顏面了。

崇元殿內,禮樂糜糜,歌舞昇平,劉皇帝正與他的臣僚們共度中秋,喝了些酒,喦脫覆命之時,飲酒的動作頓了一下,然後默默飲下一杯,簡單地應了聲:“知道了!”

示意宮娥又倒上一杯酒,默默地倒在御桉邊。在這宮廷御宴上,從頭到尾觀察着劉皇帝的人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趙普,注意到劉皇帝那不尋常的動作,心中頓時有所猜測,一抹複雜的情緒不由在心中醞釀,也痛飲一杯,美酒醇香,此時卻稍顯苦悶。

已經可以預期的,在這喜慶的背後,一場殺戮即將降臨,那皓月之光,或許已有血色在醞釀。

於趙普而言,也將面臨一個艱難的問題,盧多遜如此結局,他當何去何從?

第393章第393章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81章 功臣閣第75章 西北邊報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36章 試炮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88章 童謠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243章 不自知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295章 難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41章 納降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65章 決議南征第240章 城塌了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74章 帝崩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47章 視察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387章 就國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740章 農民苦第43章 “梳理”、“優化”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2053章 終章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56章 彌月之喜半島史話·奇葩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41章 納降第27章 西京風波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694章 鹽州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9章 公府密議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56章 是非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54章 久待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