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

bookmark

爲書友“小哲夫”加更。

“臣受君恩,食俸祿,自當竭誠效忠官家與太子殿下。衛護大漢江山,以免奸賊陰謀得逞,臣寧死無悔!”面對劉承祐發問,王景崇磕了個頭,激動地表着忠心。

用力過猛,額上都碰出了血跡,很是用心。似這種冠冕堂皇的話,估計王景崇自己都不會信,但就是有說的必要。

劉承祐呢,自然也不會當真,坐觀其表演。眼看着自王景崇口中,三言兩語的,楊邠已很自然地被打成了一個陰謀作亂的逆臣了。

一時沒有接他這話,劉承祐暗自思量着。劉承祐不發話,王景崇也不敢多嘴,只是老實地跪着,心中忐忑,此次,已經是他破釜沉舟,孤注一擲了。

對於昨夜楊邠“密會”王景崇的事,劉承祐知道,早就收到了消息。

但是,對於王景崇所告發之事,劉承祐並不相信,或者說不完全相信。楊邠怎麼都是大漢權相,宰輔天下,總有些城府。縱使再蠢,也不可能會這樣對王景崇寄以如此“腹心”之託。

但王景崇敢壯着膽子,親自到自己面前舉報,那背後的意味深長的東西,便值得好生思量了。

審視的目光落在王景崇身上,看得他十分有壓力。劉承祐的腦筋轉得很快,基本可以確定,王景崇所說,大部分都是不實之言。至於他這樣做的目的......

念頭閃動間,劉承祐眼神越發清明瞭,表情也越發篤定。

也不讓王景崇起身,劉承祐直接暴喝一聲:“大膽王景崇!”

不待其反應,一連串詰難發出:“竟敢到孤面前胡說八道,污衊大臣,誣害宰相,妄圖挑撥是非,以求倖進。你當孤是那種偏聽偏信的庸主嗎,你以爲,憑你這一面之辭,孤就會對楊相起猜忌之心嗎?”

“你信不信,孤現在便可以誣告大臣之罪,將你推出宮門斬首示衆!”

“臣萬萬不敢啊!”見狀,王景崇再度拜道,語氣激動至哽咽:“臣絕無半句虛言啊!以殿下之英明神武,臣豈敢有所瞞騙。”

“臣所言,句句屬實,倘有半句虛言,情願領死。臣死事小,若使殿下無備,叛逆奸謀得逞,事大啊!”

“請殿下明鑑!”王景崇的眼睛裡,已然泛起了淚花。

欣賞着此人的表演,劉承祐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道:“大漢立國入汴,楊相也算是你的恩主了,何故如此賣命告發?”

感受到劉承祐語氣的變化,王景崇當即道:“於君恩大義之重相比,些許小惠,怎能相提並論。爲盡忠官家與太子殿下,臣甘爲小人!”

似乎被王景崇的忠心給感動了,劉承祐的神色徹底緩和了下來:“起身說話!”

“謝殿下!”眼神中不禁浮現出一絲喜意,王景崇慢慢地站了起來,佝着腰。

劉承祐嘴裡發出幽冷的聲音,慢悠悠地說道:“你所舉告,事關重大。孤不可能僅憑你這一面之辭,便對堂堂的宰相動手,就算到了官家那兒,你也逃不脫一個掉腦袋的下場!”

聞言,王景崇十分機靈地拜道:“恭請殿下示下。”

講真,此人當真有幾分能耐,膽氣見識,皆是上佳。

稍微琢磨了一會兒,劉承祐輕聲吩咐着:“你不是說楊相欲薦你爲副將去關中嗎,既爲孤所擋,對你,他當另有交代纔是!倘若楊相,真有異動,接下來,你就給孤隱於其間,秘密調查,掌握證據。你,可明白?”

“臣明白!”

“離開的時候,注意着點!”

“是!”

等王景崇離開後,劉承祐沉吟了一會兒,面上神情難測。王景崇的突然告發,於他而言,算是個意外之喜。

招來李崇矩,直接朝他吩咐着:“派人,給孤盯牢了這個王景崇!”

王景崇悄悄然地自劉承祐那兒離開,現身朝皇城外而去的時候,重重地舒了一口氣,如釋重負。背上冒出的冷汗,使他直感寒涼,但嘴角卻不禁泛起一絲笑意。

他此番來見劉承祐,就是一場賭博,拿命賭。幸運的是,他賭對了。

大漢之立,王景崇鑽營了這麼久,如今最後悔的便是當初選擇了上楊邠這條船。那個時候,楊邠乃一國樞相,重權在握,又與魏王相輔相成,怎麼看,都是值得靠近的大佬。

誰能想到,短短半年的時間內,魏王由病重到薨逝,然後周王登上了太子之位,並且與楊邠不合,矛盾劇烈。

這樣的情況下,王景崇自然坐不住了。他如今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脫離楊邠那條將沉的船,以免日後牽連到他。

皇帝病倒了,不理朝政已有些時日,說不準哪天就駕崩了。王景崇是有些眼光的,看得出來,一旦太子登基,楊邠這宰相絕對做不久,甚至可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若還跟着楊邠混,日後絕對會牽連到他。

他知道,以太子的精明,不一定會相信他的告發之言,甚至能看穿他的目的。但他就是看準了,太子與楊邠不合,絕對是想要對付楊邠的。

結果證明,他賭對了!至於誣不誣告的,根本不重要,只要太子相信就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藉機轉投到太子殿下手下。

至於楊邠能不能鬥得過太子,從王景崇的選擇來看,就知道他想法如何了。

出宮之後,王景崇自歸其府,待稍微晚點,命家人置辦了點禮物,朝楊邠府而去。行路穩當,兩眼中,時而閃過陰冷的目光。思及此前楊邠對他的輕視,驅使如豕狗,他心中便是滿滿的恨意。

......

萬歲殿中,身體有所恢復的劉知遠,親自接見符彥卿。

這兩日,難得地恢復了些精神,對於這些來京的節度,他很重視。人家辛苦前來,既表忠心,又獻誠意,總不能讓他們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都知道皇帝在養病,但傳揚開來,說不準就變成皇帝怎麼怎麼樣了,對朝廷江山的穩定,不是好事。這也是近來,哪怕再不適,也要抽時間見上一兩名朝臣的緣故。

與符彥卿,也算是老相識,雖然交情不深,但既爲君臣,在劉知遠的善言撫慰下,倒是相談甚歡。提往事,談兵法,講國勢......

劉知遠有病在身,精力不濟,會面結束前,突然問符彥卿:“符卿,聽聞你此次攜女赴京,是爲了送其完婚?”

不知道劉知遠爲何提起此事,符彥卿有些發愣,不過還是解釋着:“臣此來,一爲覲見陛下,二則爲小女婚事。”

“去歲,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還在天平軍(鄆州)任上時,便爲其子崇訓求娶臣膝下長女,臣允之。後其入京,爲陛下移鎮河中,故婚事耽擱了......”

聽完符彥卿的解釋,劉知遠黑臉上的虛弱一下子散去不少,對符彥卿道:“虎女焉能配犬子!”

“陛下此言何意?”微訥,符彥卿心裡一個咯噔。

“符卿不必緊張!”劉知遠朝他露出一個安慰性的笑容:“李守貞子,非良配。太子宮中尚缺正宮,朕議,以符卿女進宮,爲太子妃!”

“這......”劉知遠道明心意,符彥卿直徹底愣住了。

認真地看着劉知遠,見他果不是在開玩笑,表情沉凝起來,暗自思索着。

見符彥卿面露難色,劉知遠擺了擺手:“此事不急,符卿可回去考慮考慮。”

劉知遠顯得很寬容的樣子,不過又有點強勢地說道:“若顧慮解除婚約的事,朕可下詔,他李守貞,還不敢與朕來爭媳婦吧!”

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8章 權謀手段完結感言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09章 太后崩逝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73章 紙上談兵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690章 拼圖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7章 恩賞問題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47章 應對第188章 後續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12章 河東之患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98章 軍心可用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755章 良平島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99章 御帳議戰第98章 軍心可用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7章 恩賞問題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50章 聽政第103章 郭王會第39章 長沙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21章 瑤女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338章 爭執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8章 封疆大吏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403章 抓起來!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80章 賞功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368章 榮寵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94章 楊邠案(2)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756章 海豐號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49章 求援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52章 六穀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