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

bookmark

“符公!”去萬歲殿的途中,劉承祐正巧撞見符彥卿,立刻打了個招呼。

聞聲,符彥卿立刻收起了眼神中的少許恍惚,看着劉承祐,謹重地回了個禮:“太子殿下。”

“符公這是面聖結束了?”劉承祐輕鬆地與其寒暄着。

符彥卿答道:“得見君顏,臣實感榮幸。”

“觀符公眉色凝沉,似有顧慮。孤且唐突一問,發生了何事,孤能否幫上忙?”劉承祐注意着符彥卿的表情,言語親切地問道,拉近關係的意圖很明顯。

符彥卿也觀察着劉承祐,穿着一身得體的袞龍袍,在權力地位的加持下,明顯更英俊了,年紀尚小,但自劉承祐臉上已看不出一點稚氣。

能夠感受得到劉承祐的拉攏之意,但聞其問話,符彥卿不由暗自思索,這太子殿下難道不知?

心裡雖然嘀咕,但態度上符彥卿很溫順,臉上愁容盡展,說道:“無甚。陛下給了臣一恩典,臣受寵若驚,故有此彷徨。”

“能讓符公都彷徨的恩典,想來確實不小!”劉承祐說道,眼神中的好奇色卻是更重了。

張了張嘴,符彥卿倒是沒直接說出來,再向劉承祐一禮:“殿下若有要事見陛下,臣不便多擾,這便告退了!”

“符公慢走!”

望着符彥卿穩步離去的背影,劉承祐眉頭稍微褶皺了一下,符彥卿的反應有些奇怪,尤其是他臨走前看着自己的目光......

“臣參見官家。”入殿,拜見。

“平身,免了這些俗禮。”劉知遠輕聲道。

不似在符彥卿面前,此時劉知遠窩在榻上,縮在被子中,倚着靠枕,衰態明顯。看着臥榻前英姿颯爽的兒子,面容沉肅,但銳氣卻是蓬勃而出,老眼之中,不禁流露出一絲滿意之色。

“父親要保重龍體!”見劉知遠要起身,劉承祐親自上前,將他扶坐而起,看着老父略微泛白的嘴脣,輕言關心道。

“無妨,還撐得住!”劉知遠倒是淡然,雖未掩飾老朽之態,但語氣神情間仍舊帶着家國之主的倔強的剛毅威嚴。

“監理朝政,你的作爲,我都聽說了,沉穩有度,審慎而行,我很滿意!”劉知遠誇了一句。

“沒讓父親失望,兒這心中卻是寬解不少。”劉承祐表現得,很謙遜。

“聽說出兵關中之事定下了?”劉知遠以一種肯定的語氣問道。

劉承祐點頭:“經兒與諸宰臣商議,以王峻爲鳳翔巡檢使,領五千禁軍,前往關中,會同關右諸軍,抵禦蜀軍侵襲。前期兵馬已調動至潼關,今晨王峻業已上路西行。”

“王秀峰是個人才,這些年鞍前馬後,出使隨軍,能幹頗著。雖是首次獨當一面,以其才具,倒也足使朝廷放心。”劉知遠打起精神,以老父親的姿態嘮叨評點着:

“關右的情況,外患雖急,然首在內憂。只要侯益不附敵,局勢輕易之間不會惡化。”

“丹書鐵券、免罪詔書,已發至鳳翔,送到侯益手上。朝廷優容如此,倘侯益仍懷異心,那麼縱使國事再艱難,咬着牙也要將之平滅,一勞永逸!”劉承祐淡淡地說道,顯然早有心理建設。

點了下頭,劉知遠還是嘆了口氣,說:“只是禁軍西進,唯慮侯益疑忌,舉叛啊!”

劉承祐卻是擡手握了下拳,堅決地說道:“朝廷不可能一直這麼投鼠忌器,不能將關右的局勢寄託與侯益的態度之上,故禁軍西進,勢在必行,不管鳳翔反應如何,朝廷必須得將主動權握在手中!”

“吾兒見識如此,我心甚慰啊!”對劉承祐的反應,劉知遠慨然一嘆。欣慰的同時,目光中又不禁流露出一絲蕭索,給劉承祐一種英雄遲暮之感。

又拿幾件政事向劉知遠彙報,徵求他的意見,聽從他的教誨,結果自然全數得到了劉知遠的認可。事實上,劉知遠在爲政上的能力,實在不怎麼樣,此前都是盡委以楊邠、王章、蘇逢吉等人。朝政大事,基本都是經過劉承祐與大臣們商議過後施行,所以就算劉承祐諮之以事,劉知遠正常情況下也拿不出什麼更好的處置辦法。

劉承祐這般耐心地彙報,除了告之以監國情況之外,自然也是有作秀成分的。越是在這種敏感時刻,到了緊要關頭,越不能放鬆,要讓劉知遠心安。皇帝還沒駕崩了,他這個太子不能專橫獨斷,表現得太着急。這兩日,楊邠那廝,可往萬歲殿這邊跑得勤快。

一股子倦意,再度浮上面龐,劉知遠問:“聽說你這幾日,在軍政上與楊、史二人爭執很激烈?”

言罷,不由重重地咳嗽了幾聲,劉承祐當即坐在榻邊,給他推着背。等他好受了許多,方纔說道:“兒與楊相他們,只是政見不同,理念之爭罷了。都是爲了江山穩固,朝政通暢,無甚大事。”

見劉承祐說得輕鬆,劉知遠默默地吁了口氣,略作沉吟,看着他道:“楊、史二人,都是國之棟樑,秉執軍政,你尚需他們扶持。政見不同可以,但萬不可把場面鬧得太難看,影響朝堂團結。你爲太子,當知和協文武,同舟共濟,共度艱難......”

“兒臣謹遵教誨!”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對劉知遠,劉承祐始終表示恭順。

“官家,該用藥了。”這個時候,內侍前來稟報。

很快,隨侍在萬歲殿的太醫入內,身後跟着藥侍,手裡端着一碗藥,冒着熱氣,散發着藥味。

“你們退下吧!”先經試藥,無異,劉承祐接過藥碗,讓他們退下。

李氏去大相國寺替劉知遠祈福了,故劉承祐決定親自侍奉湯藥。

藥雖加了糖,但味道仍舊不好,在劉承祐的侍奉下,劉知遠擰巴着臉喝了幾口,便再無喝藥的興致了。

看向劉承祐,說道:“朕給你找了個太子妃。”

突聞此言,劉承祐稍感訝異,腦中立刻便想到了方纔符彥卿異樣的表現,問道:“不知父親屬意何家娘子?”

“岐國公家長女!”劉知遠說。

“這......”聞言,劉承祐面上未見喜色,反而露出一絲遲疑:“符家長女已許河中李守貞之子,是否不夠妥當?”

“有何不妥!”劉知遠接過絲巾,擦了擦嘴,說:“一紙婚約,廢了便是!”

劉承祐還是微微搖頭。見狀,劉知遠反倒驚奇:“難道,你覺得符家女,不配做你的太子妃?”

“自然不是!”

“那你有何顧慮!”劉承祐遲疑狀,大異從前,讓劉知遠有些不耐。事實上,自病重之後,劉知遠的耐性一直不佳。

“符、李兩家本有婚約,若奪婚,傳揚開來,總歸理虧,且一定會惡了李守貞。眼下,關中形勢瀕危,河中當要衝之地,若將李守貞逼反了,其率蒲軍渡河西向,那不管是對關中,還是對整個大漢而言,都無異於一場災難!”劉承祐道出其隱憂。

聞言,劉知遠也沒那麼輕鬆了,垂死病中驚坐起,倒抽一口涼氣,說道:“此事,是朕欠考慮了!”

“然話已向符彥卿挑明,爲之奈何?”

劉承祐嘆了口氣,似乎有點可惜,還是冷靜地答道:“符家女,自有資格居太子妃之位。兒臣聞,符公膝下有三女,除長女來京之外,尚有次女,年方二八,聰慧伶俐,如欲拉攏符公,結親符氏,可求取其次女!”

聽劉承祐之言,剎那間,劉知遠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解決辦法。但是,深思之下,還是搖搖頭:“朕已許下婚約,豈容更改,倘如你所言,朕顏面何存?”

不就是變長女爲次女嘛,劉承祐實在不知,劉知遠糾結在何處,就爲了那點顏面?並且,若得各娶一女,便成連襟,也可趁勢安撫住河中那邊。早就聽說了,自從“把兄弟”杜重威落得個滿門被誅的下場後,李守貞在河中可是惶恐不安。

雖然大符的“名氣”很大,若是尋常時期,也就罷了,但正當關中局勢緊迫,與江山的穩固相比,一個女人,還不至於讓劉承祐頭腦發昏。再者,有個小符皇后,也不錯啊......

小心地勸道:“李守貞那邊!”

“朕不信,李守貞敢造反!”劉知遠卻是莫名一怒:“這些方鎮,若真敢與朝廷相抗,必討滅之!”

嘴角扯了扯,劉承祐暗道,以當下中央對地方的約束力,有什麼是方鎮不敢幹的。造反雖然不容易,但真給對方一個藉口與機會,你看他敢不敢。想想當初劉家在河東,又是如何對抗後晉朝廷的......

沉默了一會兒,劉知遠才道明他真正的想法:“朕聽聞,有術士言符家長女貴不可言!你還不明白嗎?那李守貞爲其子求娶,只怕也是心懷異狀,你得善防之!”

此事,劉承祐倒也有所耳聞,只是他不怎麼信術士之言,故不在意。但劉知遠這土著,可在意得緊。

稍微冷靜了下,劉知遠說道:“此事,或可不急,可拖上一段時間,找個藉口將符氏留在東京,等王峻那邊進展如何,再做區處!”

劉承祐考慮了下,暫時還是可以這麼操作的,輕舒了一口氣:“看來,兒臣得上符門一訪了!”

“你可順勢求取其次女!”劉知遠說。

劉承祐微訥,嘴角扯了扯,還真沒怎麼見過,這麼積極給兒子找女人的!

事實上,對於大符,劉承祐還是有些想法的。畢竟,在原歷史上,符家三姐妹,唯有這大符,最爲出衆,沉穩勇敢,大度明理,堪稱奇女子!

這樣的女子,那李守貞之子,怎配擁之!

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53章 遁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9章 長沙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07章 還京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96章 反響第52章 對峙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713章 機遇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86章 鬚髮花白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5章 春闈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18章 走私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58章 善後第465章 遼奸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338章 爭執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27章 皇城司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71章 兵臨壽春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364章 過韓府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21章 登乾元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410章 剋制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227章 延州事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218章 走私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87章 亦有其憂第154章 滅門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6章 異見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37章 特權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50章 打他一仗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348章 老皇帝第62章 緊鑼密鼓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