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

bookmark

日落西山,倦鳥歸巢,見天色漸晚,劉旻一行正欲乘興而歸,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飛揚的蹄腳踐起塵埃草屑,一名軍校打扮的漢子急速向劉旻等人奔來。

那是劉旻的親衛軍官,一向負責傳令兵管理以及消息傳遞,注意到此人,劉旻停下的上馬的動作,凝眉道:“不知出了什麼狀況?”

郭儀道:“莫非軍情有變?”

很快,軍官近前,躍馬而下,由於動作過於奔放,趔趄幾下,差點摔倒。不過,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快走幾步到劉旻面前,拜道:“啓稟殿下,京城來使,有急報!”

“京城?”這可有些出乎了劉旻意料,同郭儀對視一眼,道:“莫非京城出了什麼變故,還是朝中又對我們西征另有看法了?”

郭儀搖了搖頭,表示不知。軍官則道:“殿下,來人盡服素色,披麻戴孝!”

這話一出,劉旻頓時臉色大變,下意識地瞧向郭儀,只見他表情同樣凝重,面上浮現出少許隱憂,也不再多問什麼,執繮上馬,策動奔出,命令幾乎飄散在風中:“回大營!”

漢軍駐地,營壘森森,居中的帥帳內,爐火熊熊燃燒,但火光卻多了幾分深沉與黯淡。感知到京中發生了大事,爲免影響軍心,劉旻並未張揚,只與康保裔、郭儀、向德明幾名高級將帥接見天使,詢問緣由。

來人劉旻還認識,宋元度,與他還有些親戚關係,乃是惠國公宋延渥第五子,這個階段正在大內軍中當職鍍金。

注意到他服喪的打扮,劉旻聲音都不自覺地有些緊張,問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宋元度此番是自東京出,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可以說是歷經了千辛萬苦,趕來報訊,算上沿途休息及天氣、路況的耽擱,也足足費了一個多月,方纔趕到。速度固然比不上朝廷驛騎,但對貴公子出身的宋元度而言,也不容易了。

從他那滿身的風塵,狼狽的身形,邋遢的外貌就可看出。面對劉旻的問話,宋元度佈滿血絲的雙眼倒也應景,躬下身體,語氣哽咽道:“殿下,皇后娘娘崩了!”

聞此訊,帳中其他幾名將帥都是臉色大變,驚愕無比。要說大漢有誰死了,造成的影響與震動最大,第一是劉皇帝的話,第二就是符後,連太子都得往後靠。

而劉旻聞之,愣了下,面上閃過少許茫然,然後迅速醒過神來,面上努力剋制着,但聲音卻顫抖着確認道:“怎麼會?什麼時候的事?”

“回殿下,娘娘於八月十四,崩於東京昆明殿!”說着,宋元度取過一方錦盒,呈上:“這是娘娘駕崩前親手繡的徵袍,陛下特命臣帶給殿下!”

見狀,劉旻眼角抽動了幾下,一雙虎目,迅速變得通紅。打開錦盒,裡面呈放的,乃是一件頗爲厚實的裘袍,墨色打底,金絲繡面,圖案很漂亮,繡工不算出彩,但格外仔細,最爲關鍵的,則是並不完整.

劉旻拿出裘袍,捧在懷裡,感受其柔軟,袍服是死物,手是冰涼的,也感受不到溫暖,但劉旻的內心卻不斷地涌現着一股莫名的衝動。

過了好一會兒,在戰場上流血不流淚的魏王劉旻,哭了,沒有歇斯底里,但那哀傷之態卻能印入人心底。

劉旻雖然很小就被過繼給魏王府,但來自生母的關懷,卻從沒有間斷過,和其他庶出兄弟一樣,他也是有兩個母親的皇子。

早年的時候,劉旻與劉皇帝的關係生分冷淡,但與符後之間卻從來是溫馨的,他也一直十分尊重符後,血脈之間的聯繫,往往是深刻的,也最能挑動人的心絃。

如今,噩耗來臨,劉旻那被戰場磨礪地堅不可摧的心防,也毫無抵抗能力地破碎開來。劉旻三十週歲纔過去不久,正是在軍中度過的,那時,也曾想到符後,懷念京城的兩個母親

“殿下,還請節哀!”見劉旻悲傷不已,帳中其他幾人深受感染,還是康保裔開口,勸慰道。此時,除了這句話,也不知道說什麼合適了。

痛哭一場,幾乎流乾了淚,劉旻方纔逐漸恢復平靜,鄭重地將錦袍披在身上,看向宋元度:“陛下可有詔旨?”

宋元度聞言,老實地答道:“陛下只是讓臣前來軍前通報喪訊,並將袍服呈上,另附言,西征之事,仍聽殿下決斷,勿壞軍情!”

“我明白了!”劉旻聞言,點了點頭,然後對疲憊不堪的宋元度道:“你千里迢迢,辛苦勞頓,好生休息去吧!”

“是!”

宋元度退下後,帳中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康保裔、郭儀幾人,也不敢貿然開口。不得不說,皇后之崩,是噩耗,但同樣的,也幸好僅是如此

若是換個對象,只怕連他們這些人都要無所適從了,雖然遠在六七千裡外的異國他鄉征戰,但他們這些將士的心,卻始終與朝廷、鄉土緊密聯繫在一起,而維繫這一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高坐金鑾殿上的那個男人,他可不能出事。

“殿下!”見劉旻沉默在那裡,黝黑的面色在火光的照耀下陰晴不定,有些駭人,郭儀開口喚了聲,道:“接下來如何行動,還需您拿個主意!”

劉旻聞言,擡眼看了看帳中衆人,沉聲道:“吩咐下去,全軍服喪舉哀,爲娘娘送行,然後,兵進碎葉!”

下此令時,劉旻的表情格外堅定,一手緊緊地抓着身上的袍邊,已經能夠感受到暖意了,他要披着這件徵袍,帶着母親的關懷與期盼,馬踏碎葉城。

“是!”

帥令既下,整個西征大軍都動了起來,中下層的將士們對皇后當然不會有什麼深厚的感情,但同樣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畢竟是與皇帝陛下同列的存在。

軍需的中的白布,被迅速裁剪,化爲白幡、素旗,人人戴素纏白,哀傷的氛圍很快就被營造出來了。劉旻在軍中搞了一場盛大而嚴肅的追悼會後,即下令開拔北上,三日後,在楊延昭的接應,在黑汗人仇恨而畏懼的目光中,進入他們的都城。

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345章 剝削者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247章 視察第35章 東歸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364章 過韓府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712章 叛賊內情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59章 睡王上位第4章 君臣同心第1章 何謂開寶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242章 戰後第260章 論婿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6章 遺奏十條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413章 分食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39章 進退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71章 叛軍勢蹙第79章 “撫遠之戰”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47章 視察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2章 荊南既定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64章 楊業卻敵第66章 陷河陽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2章 方略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36章 奉宸營第310章 政治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