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

bookmark

經過這麼些年的接觸與瞭解,安西上層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人都知道,歸治安西最大的困難與阻礙,就是ysl教。

針對教匪的進剿,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策略,派出再多的軍隊,也無法長時間保持高壓的治安作戰。那些嘯聚山林的“教匪”實則並不可怕,真正讓人頭疼的,是這些賊匪所擁有的“民衆基礎”。

很多ysl遺民在民與匪之間的轉換是毫無滯澀的,甚至於那些表面臣服的僕從、走狗,背地裡陽奉陰違,與賊匪勾結作亂都是常有的事。

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都督府沒有讓利於舊有的食利階級,那麼多降者,真正給予一定優待的只有北方的突騎施人,就這點優待,都是微薄的。

其二,便是ysl教,信仰這種東西雖然比較玄乎,不信自是一文不值,然一旦爲其武裝起來,那威力也是巨大的。

在劉旻看來,後者的因素要佔絕大部分,也正是基於同樣的信仰,方使活躍安西統治薄弱地帶的那些“教匪”具備了充足的民意基礎,越是西部地區,就越頑固。

兩個病因,前者好解決,只需向投誠者進行一定讓利,通過利益團結到身邊,主要針對北方的遊牧部族。難的恰恰是第二點,是如何打破這種以信仰爲紐帶的民意基礎。

要說難,也不是那麼地難,有一個最輕鬆、最省事的辦法,只需放下成見,擁抱ysl,只需都督府下一道政令,修復被破壞的禮拜寺,請回阿訇,准許他們正常傳教。

如此一來,那些頑固的“教匪”或許無可救藥,但那些普通的ysl遺民、信徒就有歸附的可能,沒了信仰的衝突,大部分人還是更想過安穩日子的,若是再收買一些阿訇、長老,更能加速這一過程。

然而,都督府能這麼幹嗎?首先在劉旻這裡就要打個×,這就是一種取捷徑的辦法,本質上就是妥協。這可與大漢當下的民風不符,有辱國格的妥協是不可取的。

即便已經結下的血仇,可以通過妥協與媾和化解,但劉旻可以斷定,一旦這麼做,安西內部就可能陷入分裂與內鬥,而傳到國內,也必然爲朝廷上下所唾棄。就連小小的于闐國,骨頭都那般硬地與黑汗打了那麼多年宗教戰爭,堂堂的安西漢軍,身段卻能軟得妥協?

當然,作爲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倘若能夠加強對安西的統治,即便進行一定的妥協,也是可以嘗試的。然而,同sl和解,能達成這個目的嗎,恰恰相反!

щшш▪тtkan▪¢ O

隨着對ysl教的瞭解越深,劉旻的忌憚心理就越強。這個教派,對於世俗權力的侵蝕太厲害,對愚民的掌控力太強,而在大漢,是沒有神權凌駕王權的傳統的,在劉旻的認知中也只有劉皇帝鎮壓天下教派、清洗邪神淫祠的強勢。

對劉旻來說,ysl最爲人厭惡的,不是那些教義與禁忌,不是那種極端的擴張性,也不是那些狂熱分子的極端理解,就與世俗王權對抗這一點,便永遠不可接受。

妥協是不可能妥協的,至少在當下是這樣,那麼,以安西如今面臨的情況,該如何去解決?大抵,只有從這個極端,走向那個極端了。

事實上,劉旻腦子裡早就有所籌謀了,對安西治下,必需進行一次更爲徹底的改造,而以ysld教派的改造,翻譯一下,也可以叫做“清理”。

當年劉旻實行的“滅教”行動,只限於碎葉,即便後來有所擴散,仍然只侷限在有數的城鎮之中。對於郊外、農村,則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在民間,在那些遺民中,大量的人依舊在誦唸經文,禮拜他們的安拉。

甚至於,劉旻已經進行了一些動作了,比如從於闐引入佛教,從國內引入三教,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投效大漢的那些僕從,已經改了信仰。

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至少黑汗國的全面ysl化,到劉旻西征之前,也就那麼二十來前,更早之前,並非其一家獨大,摩尼、拜火、佛教都有生存土壤。

如今,劉旻要做的,只是讓那些需要信仰的愚民朝相反的路再走一遍罷了。

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用鋼刀開道的,劉旻與安西可沒有那個耐心花費二三十年的時間去慢慢改造。解決的是燃眉之急,那麼手段上激烈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時此刻,劉旻的腦海中,就在重複着兩個字:滅教!滅教!滅教!

可以想見的是,採取激烈的手段,也必然引起強烈的反抗,不過,安西又何嘗畏懼ysl世界的仇視與報復?樑子早就結下了,並且越來越深重。

過去,一直都計劃通過移民,通過增加外來人口,從而平衡人口結構,以逐漸取代黑汗、薩曼人對這片土地的統治,並消弭ysl教的影響。

但如今,再尋求國內大規模的人口支援,已不大可能了,那也只能採取另一個辦法了。

從數學關係來說,要改變人口結果,調整各族的人口比例,除了增加己方的人口,還可以減少對方人口嘛,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嘛

看看朝廷是如何解決榆林党項問題了!

大漢中樞對西征的政策調整,影響力是層層遞進的,從洛陽到河隴,再到高昌,最後反應到安西。由此,也可以看出,過去的安西,在政治、軍事、經濟、民生上,是何等的畸形,要想長久地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經營下去,一場改革也是在所難免的。

同時,這個時候啓動變革,外部環境,對安西來說,也是相對“友好”的。如今安西,最大的威脅,便西面的ysl世界,而直面的薩曼王朝,正處在內亂之中,地方勢力亮明旗號割據分裂的,已經有好幾個,薩曼王朝根本顧不上覆仇安西,反倒忌憚安西軍繼續西進。

而其他幾個ysl王國,也是各有問題,內耗不斷,唯一一個像樣的,就是伽色尼王朝的。然而,此國有實力,會不忙着從薩曼王朝身上汲取養分,擴充國力,而再急匆匆地跑到東方來與強悍的安西軍搞“聖戰”?但凡腦子正常點,都會取更有利於自身的選擇。

整體而言,如今的ysl世界,正處在一個相對紛亂的“弱勢期”,有前次聯軍聖戰的失敗教訓,在一個新蠱王出現之前,不論安西這邊如何迫害他們的教友,直接引發一大批聖戰者東來,是不可能的事。

對於這些,劉旻多少是有些學習瞭解的,否則也無法下定決心,搞一些更激烈的政策。

當天夜裡,劉旻便派人通知碎葉城內安西軍的高層,明日上午齊聚勤政殿議事。劉旻雖然有了想法,但還需要安西軍上下的支持與背書。

第91章 王峻驕狂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91章 王峻驕狂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90章 安東國王?第34章 苦難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241章 “戲言”第47章 應對第70章 大禮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91章 王峻驕狂第197章 決斷!第89章 談話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8章 請願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37章 特權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465章 “教匪”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186章 賜死第465章 “教匪”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4章 大論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291章 酬功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75章 按*不動第47章 應對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43章 接見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351章 南粵,危!第176章 雍王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54章 河東風雲(1)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35章 東歸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98章 轉折點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70章 大禮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世宗篇終 駕崩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00章 禦敵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21章 登乾元第151章 聽政2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769章 影響力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46章 糧與錢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04章 平息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66章 一座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