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

bookmark

會議結束,難說安西的高級將領們是懷着怎樣一種心情離開的,劉旻卻是一臉釋然地回到自己的辦公房內,並且邀請溫國公向德明前來小敘。

“多些溫公相助!”請向德明落座,劉旻鄭重地朝其拜謝道。

見其如此姿態,向德明也不可能端着,趕忙起身扶住劉旻,然後正色道:“殿下不必拘禮,這只是老夫應盡之義!”

事實上,今日會議,若沒有向德明的幫襯,劉旻也難以從頭到尾把節奏掌控住。

因此,劉旻也以一種真誠的語氣說道:“這十餘年來,若無溫公鼎力相助,絕無西征之碩果,也無今日之安西!”

與那些西征英雄、功勳大將相比,向德明自然沒有什麼赫赫戰功,但作爲整個安西的大管家,協調着所有軍隊後勤軍需的供應,絕對的位高權重。

當然,即便沒有多年掌權積攢的威望,也不可能有人敢小覷向德明,尤其在他已經承襲向訓溫國公爵位的情況下,這是放在大漢,都排得上號的特權象徵,何況區區安西!

與劉旻之間,十數年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另一方面,知天命之年的向德明比劉旻大了十好幾歲,對待他多少有些看待晚輩的意識,這些年,也一直是盡心輔弼,對劉旻決策只要認可,都是不留餘地支持。這一次的“營所制”改革提議,向德明當然也提供了支持。

“殿下不必客氣!“看着劉旻那張沉凝的面孔,向德明悠悠嘆息一聲,停頓了下,道:“殿下,此制一旦施行,安西也無其他退路可言了!朝廷那邊,必然免不了一場風波,安西今後,只能真正依靠自己了!”

“我明白!”劉旻點了點頭,面上不待絲毫猶疑:“也做好了面對一切挑戰的準備!”

“安西總不能永遠像個吃奶的嬰孩,指望朝廷一直供養!”說着,劉旻嘴角一咧嘴,開了個小玩笑。

但向德明心裡也清楚,在這張微笑的面孔下,隱藏的壓力同樣是巨大的。

笑容微微斂起,劉旻的神情肅穆,以一種堅定的語氣說道:“十餘年將士浴血之功,絕不能辜負!我不想安西得而復失,在三五十年甚至更短時間之後,便再度爲那些大食人奪去,西面諸敵的難纏,我們都是見識過的,我絕非危言聳聽!

要想鞏固開拓的成果,就必須留住人,不論是將士,還是平民,只有國內的移民纔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安西不比安東,這裡水土地理雖然堪稱優良,但距離中原實在太遠了,遠到難以掌控,僅此一點,就永遠比不上安東!

我們還有大食、sl這些強敵窺伺,我們對人口需求,要比安東更飢渴,更迫切!

要留住人,也就必須得拿出更多的,更值得人留下的東西來!”

話雖如此看着劉旻盡抒胸意的模樣,向德明心情也難免有些沉重,安西這片浸潤了大漢軍民鮮血的土地,如非親歷,恐怕都難以理解其中的沉重。

向德明看到了,同時這裡也是他爲之奮鬥了十餘年的地方,可以說,他政治生涯中最美好的年華都投資在安西了,自然也有守護之心。否則,他也未必會支持劉旻這過分“離經叛道”的營所改革。

沉吟少許,向德明也鄭重地說道:“老夫必然全力輔助殿下,完成此次變革!”

“多謝!”劉旻朝向德明再拜,堅毅的目光中竟露出少許不捨。

事實上,向德明在安西的日子不多了,這點二人心裡都清楚。事實上,從兩年前向訓去世後,向德明回朝的日子就已經提上了日程。作爲溫國公,乾祐二十四臣之後,向德明也不可能永遠待在安西這片土地上。

不捨,那是必然的,但是,劉旻也不會開口挽留,沒有必要。向德明就是那種屬於,劉旻再怎麼改革,都不可能留下的人,因爲他給不了更多的東西了。

且不提其他,僅看安西目前的體量,就難以留住那些出身高貴的頂級人才。

而安西的這次大改造後,甚至等不到徹底完成,向德明也該踏上回京的旅途。在洛陽,還有許多更好的前途等着他。對此,二人已經算是很有默契了。

當然,劉旻也抱有祝願,不只是忘年深交的緣故,哪怕從利益的角度,今後若有向德明在朝中援應,對安西也只有好處。

“殿下!”想了想,向德明又以一種提醒的口吻,對劉旻道:“安西要完成兩樁變革,依當前的實力,足以完成,但朝廷那邊,也不能毫無顧忌。除了向朝廷上表陳情,闡釋道理,安西這邊,趙王殿下那邊,還需設法!若能獲得趙王殿下的支持,那麼此事必成!”

聽向德明提到劉昉,劉旻兩眼中流露出少許微瀾,但這抹異樣被他迅速掩飾住了。

面上很是平和地應道:“我已經命人備酒宴,今夜要四哥與十三弟一敘!”

“既然殿下有所準備,老夫就不再多嘴了!”見狀,向德明拱手道。

另一邊,趙王劉昉與涼公劉曄離開都督府,並轡而行,二人神色各異,只不過一個沉凝,一個豐富。

看着始終作深沉狀的劉昉,還是劉曄年輕,忍不住道:“四哥,你說說看,六哥究竟想做什麼?清理ysl那些邪教也就罷了,還要搞什麼‘營所制’,真是不知所謂!”

劉曄的情緒,可謂明顯了,劉昉聞言,淡淡道:“十三弟既然有看法,爲何適才不提!”

劉曄當即道:“這等會議,我也只不過一看客,過程被六哥和向德明牢牢把控,豈有我插嘴的餘地?何況,四哥都沒發話,我又豈能僭越!”

這話聽得劉昉直皺眉,正欲教訓兩句,便又聽劉曄道:“我看六哥就是想收買人心!四哥,爹派你到安西來,是爲封國準備的,這安西,也有我們兄弟一份!

如今,安西權柄,盡操於六哥之手,不肯鬆懈半分,四哥你竟能忍?

在家伱有兄弟之長,在軍你是戰功赫赫的趙王,不論是能力、資歷、威望,都遠勝六哥,你怎會屈就於六哥之下”

聽完劉曄這番話,心情本就不佳的劉昉忍不住了,扭頭即衝他怒斥道:“十三弟!你從哪裡學來的小人行徑,要挑撥兄弟關係?

安西的問題,亟待解決,正需你我兄弟、軍民協力同心,共度時艱!

你若有更好的辦法,就當着衆人的面提出來,在背後暗語傷人,談何英雄!”

劉昉如此反應,劉曄是怎麼也想不到的,以他的觀察,劉昉不可能對劉旻沒意見的。

不過,劉曄也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被這麼斥責一頓,也難免羞怒,憤忿道:“我只是實話實說,爲四哥不平,若四哥覺得我多嘴,再不提就是!”

說着,劉曄便帶着兩名親衛拍馬而去,留下表情悵然的劉昉。

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689章 高規格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23章 鬥法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18章 進兵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428章 用心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361章 安東國第23章 老臣凋零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3章 考校第115章 冬月第148章 教誨第20章 威臨荊南第379章 蕭思溫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44章 打個賭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83章 敞開談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85章 賜宴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461章 癲狂?第410章 剋制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338章 爭執第132章 做媒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46章 糧與錢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49章 醫政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22章 睡仙第387章 就國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26章 問罪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99章 北使南歸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50章 打他一仗第67章 劉煦娶親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86章 戍卒之心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55章 燕王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