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少壯派

大軍在側,對河中的嘗試性滅佛進行得異常順利,事實證明在這亂世,佛門對於百姓,尤其是那些心存寄託的愚民影響很大。僅官軍包圍控制棲巖、普救兩寺,便在民間引起了一陣非議,對此,劉承祐更加堅定的動手的決心。

對於兩寺的處置,劉承祐打着追索“叛黨”的名義,欲本着“寧殺錯,不放過”的思想,將兩寺僧衆全數斬殺,以絕餘孽。所幸,馮道、範質等臣極力勸阻,經過細細審量,劉承祐決定納忠言。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對於兩寺務加嚴懲,用以警告那些心懷異心之人。

兩寺上千的僧衆,絕大部分被遣散,勒令還俗入籍,只餘不到三十名精通佛法的僧人。寺中的錢財、糧食竭取之,各類銅像以及所有沾金帶銀的法器,基本都被收繳,押回軍營,準備運回東京熔鍊鑄錢。

佛寺所擁土地契約盡數作廢,所有土地分配與爲其勞作的民戶以及那些還俗的僧衆,得了好處,民氣頓時改善不少。只根據寺內剩下僧衆的人數,給兩寺留下一定數量的土地,今後,和尚除了要誦經唸佛,還要耕地種菜。

原本按照劉承祐的想法,還要對佛寺徵重稅的,不過考慮到經過這麼一波褥羊毛,也接下來很長時間內,也刮不到什麼油水了,也就暫罷。並且,官府對於佛寺,還要定期做檢查......

以上,只是針對棲巖、普救這兩座底蘊還算深厚的大寺,而河中府下,其餘的寺院抑或什麼小山小廟,盡數黜置,一應僧衆,全部趕出佛寺。日後,河中境內的大部分百姓如欲拜佛進香,得跑遠路了,而是否爲虔誠信衆,就看其能否忍受那長途了,否則,還是老實在家勞作農桑吧。

這一系列的處置措施,對於佛門來講,真的是極盡嚴厲狠刻。而依河中事,也差不多定下了接下來的滅佛基調,一應處置,皆有例可循。一場針對於佛家的凜冬將至,而根據佛門的興衰來看,大劫之來,要準備渡劫了。

大營中,清理的空地上,堆砌着大小銅像、器仗、鉢皿、金銀、錢幣之類的東西,滅佛的收穫,最直觀地展示在劉承祐面前。

“僅兩座佛寺,便積聚了這麼多的財富。”淡漠地感嘆聲,令人發冷。

探手摸着一尊彌勒的笑臉,絲絲涼意順着指尖傳入,劉承祐說道:“就此尊銅像,就不知能鑄多少新錢?”

“運回東京,王相公想必會喜不自禁。”範質在旁,看着挪不開眼的天子,附和一句。

“傳命閻晉卿,將這些金銀銅器,作爲第一批返京物資,輸送回開封!”一揚手,劉承祐直接道。

在對河中佛寺進行“整頓”的同時,撤軍的事宜,已逐步展開了。十餘萬人聚在一塊,人吃馬嚼的,每一日的消耗,可都不是什麼小數目。並且,眼瞧着秋收已至,農事繁忙,正是缺勞力的時候,徵調的勞役與州鎮兵,多少已惦念着家裡的田畝。

首先,劉承祐便將河中、晉絳、陝華同等就近徵集的三萬餘民力,放還鄉鎮,各給錢糧。同時,以戰事故,詔減諸州今歲秋稅,死傷及立有苦功的勞役則全免......

事實上,這數州之地,根本給朝廷提供不了多少財稅,縱有也多被地方截留,這慷“他人”之慨,施以小惠,又換得了一個好名聲,“聖主明君”的德行越發爲人稱道,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河中府今歲大熟,是個豐年,但受戰爭的創傷最嚴重,青壯民力死傷最嚴重。而就從李守貞治下,河中豐盈的府庫也能看出,縱使大熟,黎民百姓的日子也很苦。劉承祐的惠民詔制,可謂一場甘霖,至少再費些苦功,這個冬季或將不那麼難熬。

勞役處置過後,從徵的地方州鎮軍隊,也分批放還。專門抽空,劉承祐接見一些地方將校,方鎮軍隊的忠誠雖然有待商榷,但在這場平叛戰役的前期,基本還是靠這些兵馬頂住的。

......

府堂中,氣氛相對輕鬆,十餘名軍官三三兩兩地聚在一塊兒,小聲交談着,形形色色,軍職或有高低差異,不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年輕。

這些人,都是在此次平叛戰事中,立有戰功的軍官。事實上,對於大部分從徵的禁軍官兵來講,都只是混了一輪從徵資歷。軍隊的勝利,更多的還是羣功,個人的發揮,在數萬大軍之中,想要出彩,當真沒有那麼容易,除非進入主角模式。而這些軍官,都是小有出彩者。

趙匡胤在這其中,無論資歷、地位、軍職,都屬於最下等的,事實上,到現在爲止,他心中還有些疑惑,天子怎麼會點名召見他。到現在爲止,他還可還是個無名之輩,仔細想來,也就斬了李崇訓算是個功勞,但趙匡胤自個兒覺得,那不算什麼大功......

思慮間,眼神四下在這富麗的衙堂間掃了一圈,注意着那些將校,默默觀察着。瞄到一個落單的英俊軍官,臉上露出一道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走上前去,拱手打着招呼:“在下趙匡胤,見過這位仁兄。”

張永德當着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心情並不好,他與李重進的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了,都是親戚,有些無奈。或許是郭威一直以來的叮囑勸誡起了反效果,對張永德,李重進的嫉妒心理越來越嚴重了。此番隨軍,二者沒多少交流,方纔見面,互嗆了兩句。

趙匡胤湊了上來,心中雖然沒有多少興致,但見其堆着的和善的笑容,出於良好的風度與涵養,回之一禮:“張永德!”

聞言,趙匡胤頓時露出一抹詫異,以一種讚歎的語氣道:“足下便是張指揮使,趟火闖城,隨劉都指揮使攻破府衙,搶救庫廩,受陛下親口嘉獎的永德兄?”

趙匡胤恭維的反應,讓張永德有些意外,略帶一點不好意思,矜持道:“微薄之功,不足爲道。”

說着,對着趙匡胤上下掃視了幾下,若有所思道:“趙匡胤?擒殺李崇訓的,就是趙兄吧。”

趙匡胤臉上沒有多少變化,更別提驕矜之色了,也像說一句微不足道的小事:“張兄竟聞在下薄名?卻是小弟的榮幸......”

“......”

“張兄可知,天子召我等何事?”

“......”

在趙匡胤與張永德東拉西扯,迅速地稱兄弟之時,伴着內侍張德鈞的高唱:“陛下駕到!”

立刻打斷了相談甚歡的二人,衆人頓時整齊地排列開來,堂間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肅重起來。

劉承祐腳步生風,自堂外跨步入內,於座前,掀袍而坐。

“臣等參見陛下!”一干將校整齊地拜道。

“免禮平身!”劉承祐的聲音短促有力。

掃視堂間的十餘名將校,劉承祐目光中帶着些喜愛。馬全義、楊業、符昭信、高懷德、李崇矩、趙延進、王漢倫、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

不是官二代就是軍二代,哪怕是楊業,家裡在麟州也是一方豪強。唯一的草根算是馬全義了,但他是追隨劉承祐最早的心腹將領,也是在場中人軍職最高者。

稍微醞釀了一番,劉承祐開口發言致辭了:“諸位都是禁軍中的青年俊傑,後起之秀,日後大漢軍隊的基石骨幹......”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第35章 楊村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64章蜀臣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68章 湖南亂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38章 回宮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2章 方略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8章 巡視第59章 明貶實升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68章 機遇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404章 冬夜第59章 元臣多鄙無題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317章 修法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470章 分封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43章 “梳理”、“優化”第374章 善待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331章 泰來樓第85章 少壯派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29章 遊市第417章 輕狂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487章 “驚喜”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88章 童謠第470章 分封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58章 善後第106章 倒趙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321章 矛盾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15章 瀛州第321章 矛盾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133章 西征!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82章 不手軟第8章 巡視第4章 西南事務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