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商賈

冬至日將臨,整個東京內外,都陷入一片熱鬧而祥和的氣氛中。劉承祐的皇位漸固,權威日盛,朝局穩定,隨着時間的流逝,好處也慢慢體現出來了,政穩軍穩,方使民穩。

儘管東京的底層百姓,日子仍舊艱難,但比起去年,可要好過得多。開封這座城,似乎自帶商業因子,時局稍一穩定,這氛圍就起來了。

爲過冬至,上至勳貴,下至貧者,無不更易新衣,備辦飲食。而帝都的達官貴人,高門大戶,多廣散其財,採辦節貨,整個東京市面上,慢慢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消費繁榮。

天雖寒,萬物蕭索,但東京的熱鬧,卻是沒有摻半點假。開封城外,汴河以南,閭舍密佈,館店頗多。冰冷的天氣下,阻絕了大部分人出門的意願,但道路間,仍有不少人來人往,出入開封,爲生計而奔波。

汴河之上,已有數座虹橋,溝通兩岸,是連接南北的要棧。臨近虹橋,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客驛,但挺熱鬧,看其招牌,以售各種羊肉爲主。

騾鈴聲在這寒天之下,顯得格外清晰,遠遠可視,自遠處曠野中,一支商隊正緩緩東來。騾車二十餘輛,護衛幾十人,這等規模的商隊,在當世,也不小了。

道左,已然候着一名中年人,身着綿袍,跟着兩名家僕,從其氣態,當是個商人。此人名叫何福殷,是東京城內一個名氣不小的大商賈,家財萬貫,靠山挺硬,乃燕王府,早年曾爲趙延壽行過商。

他候於道旁,顯然就是專門等人的。待商隊靠近,立刻遣僕人上前問話,搞清身份之後,露出職業性的和善笑容,迎了上去,親切地招呼着。

簾布拉起,一名脣銜長鬚的壯年男人,一躍而下,動作還挺矯健,拱手還禮。

“李兄!”

“何兄!”

商隊的主人姓李,名進,見到何福殷,收斂起了身上的那股剽悍之氣,語氣中帶着點恭敬:“歲寒,怎勞何兄冒犯風親迎?”

“無妨!”何福殷呵呵一笑,上前拍了拍李進的肩膀:“以你我的交情,別說這點北風,就是再加冰雪,又有何礙?”

“途勞道遠,暫於館舍歇息,再行進城,爲兄已備好了酒席。”

“悉聽兄長安排!”李進應道。

商隊在很快便被驅趕到那客驛後的空地上,着人看守,就近用食。何福殷與李進兩個,則入內交流,酒已悶好,肉已考好,只待享用。

座位靠着窗,透過縫隙,隱約能望見客舍外的冬景。

“汝州此行,可曾遇到什麼麻煩?貨物如何?”幾杯酒下肚,何福殷問道。

“基本還算順利!”注意到何福殷的眼神,李進輕笑道:“何兄放心,這一批煤炭,沒出問題!”

見狀,何福殷也是呵呵一笑:“有李兄親自前往,我自然是放心的。”

李進是依附與何福殷的商人,跟着何氏,這兩年也小有家資。此番,是受何福殷之命,帶隊前往汝州,採購煤炭。東京是座城市,各類資源需求巨大,臨冬之後,對於取暖的煤炭、木炭、柴火之類的物資更是奇缺。

看中了這一點,何福殷便動了心思,而在中原,汝州的煤炭,還是很有些名氣的。此番李進拉至東京的煤炭,有七成都是何家的。

氣氛漸漸熱烈,李進開始給何福殷講起汝州的見聞:“汝州那邊,防禦使劉使君是個能吏,治下安定,經過朝廷的幾番剿匪,中原匪盜幾乎絕跡,一些毛賊,我自可料理。如今做此等貨殖,比起以往,卻是安穩不少。否則,逾四百里往東京拉煤,恐無利可圖啊!”

“若非早知這等情況,我又豈會讓李兄前去冒險。”何福殷笑眯眯的。

“如欲謀利,還是得走船啊!”李進搖着頭,感慨發自肺腑。

事實上,在交通不便,運輸艱難的情況下,往東京拉汝煤,真賺不了多少錢。但是,對於這批煤,何福殷另有用處,臘月將至,天氣只會更寒冷,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時機,東京的達官貴人們,恐怕沒有一家不缺這取暖良材的。

“只是朝廷明文免除關稅,但這一路走來,除了汝、鄭二州,可是一點不曾少啊!”在何福殷把玩着酒杯的時候,李進又一臉肉疼地道。

聞言,何福殷卻擺手安撫着:“貨物安全皆可,所繳關稅,悉由我出!”

此話落,李進那粗獷的面上,頓露爽彩。

“對了,何兄。我自汝州,帶回了一車當地的瓷器,質地頗爲不錯,以我之見,若販之,或有利可圖。”突然想到了什麼,李進隨口說道。

何福殷也不以爲意,隨口說道:“先看看情況!”

“這天真冷啊!”感慨聲落,李進猛地灌了一口酒,感受着喉嚨的辣意,說道:“還是這酒水生意好做啊,不愁獲利。不知此家主人,背後站着誰?”

“朝廷禁酒,如今開禁,又劃歸官營。沒點門路,想要做起這生計,難吶!”何福殷也感嘆着。

前番,朝廷禁酒,雖有打壓,然仍舊屢禁不止。終於,在糧荒有所緩解的時候,劉承祐下詔開禁。不過王章,很快便出臺了一份他籌備很久的政策,酒麴官營。還沒有實行多久,但僅開封一城,已爲朝廷貢獻了不少收入。

見狀,李進帶着酒意的臉,朝何福殷湊進了些,好奇問道:“難道以何兄的關係,都不行?”

何福殷晃着腦袋,瞥着李進,淡淡道:“若付出的代價太大,何必費力。你看此間酒館,能賺幾何?只可惜,燕王不在東京啊。”

談至興頭,李進不由發問:“何兄,就不曾想去幽州,憑何家與燕王府的關係,有什麼生意做不成?”

提及此,何福殷眼中閃過一道異彩,旋即隱去,朝李進敬了杯酒,道:“爲兄與你說句實話,幽州那裡,說不準什麼時候就丟了,哪有在中原來得安穩。再者,我在東京——”

說到這兒,戛然而止,何福殷打了個哈哈,轉變話題:“如今在東京,多的是獲利的機會,絲綢、瓷器、水貨、瓜果、糧食......”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說到糧食,何福殷也不由露出憤憤之色:“那南唐主,真是斷我等好大一條財路啊!”

第78章 滄州府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64章蜀臣第274章 厚葬之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82章 殺俘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80章 進攻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124章 辭表第119章 難審第101章 大整軍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2章 稱帝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0章 “寬刑簡政”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21章 禍從口出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118章 商賈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342章 殺肥第368章 榮寵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3章 豪強第284章 影響第40章 濮州案(3)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339章 那一腳第248章 西撤!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84章 虛了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308章 新貴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71章 北齊鎮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4章 腹黑之謀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8章 巡視第421章 樑孝王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8章 接納迴歸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17章 輕狂第204章 解決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456章 遺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