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許州兵匪

bookmark

許州,乃近畿重鎮,同開封府比鄰,就在眼皮子底下。

長社乃州城,去東京近兩百里,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晉亡漢興之際,契丹騎兵抄掠中原,許州以近鄰開封,黎庶深受其苦。

等契丹退,劉漢進據中原,許州官民方得片刻喘息,劉知遠便以史弘肇遙領忠武軍節度。史弘肇身在東京,由其屬下將吏楊乙掌府鎮之事,貪戾兇橫,倚勢欺人。

後又以劉信移鎮徐州,有劉信這樣的上樑,下樑有豈正得了,連續兩鎮節度,都非善人。直到劉信被劉承祐貶出東京,至長社就鎮,然後許州的上至於官僚將吏,下至工商黔首,日中更苦了。

劉信本是貪猥兇殘之人,被逐出京,將他的怨憤與怒氣,盡數發泄在許州官民身上,言輒怒罵,動輒酷罰,還時有搜掠霸民之事。指望劉皇叔在許州修身養性,痛改前非,顯然是想多了。

可以說,足兩年了,許州的官民,就真沒有得到過多少安寧。此前,朝廷剿匪安境,招聚流民,周遭州縣,人口都在增長,唯有許州,不時有逃難外奔者。

許州地勢,以平原崗地爲主,正值得初春時節,沿潁水一帶,長社、臨潁之間,已有大片進入生長後期的麥田。不管日子如何艱難,許州治下的農戶們,持續管理護養田畝,清溝排水,疏通田渠的同時,也爲春耕之事,做着準備。準備種子,培育秧苗......

顧橋鎮,坐落在潁水邊上,是臨潁縣轄下較大的一個鎮子,有上千的人口。趁寒冬之際,有得三、兩月的安寧。不過這立春後不久,難得的安寧便被打破了,惡客臨門。

一支數百人規模的官兵,氣勢洶洶而來,駐於鎮口。觀其旗幟,乃是忠武軍下屬的牙兵,領頭的軍頭,一臉粗魯像,騎在馬上,朝着鎮甸,虎視眈眈。

鎮外的動靜,早引起了鎮中官民的警惕,敲鑼打鼓,閉門聚衆而防。

見着鎮中的動靜,一名都頭,哈哈一笑:“指揮使,此鎮似乎要聚兵抵抗啊,真是不知死活!”

指揮使也是面露不屑,吩咐道:“去,上前叫門,把他們鎮將給我喊出來,就說本指揮,有要事相商!”

“直接衝殺進去便是,就憑這破鎮子,還真能擋住我們?”都頭有些囂張。

“放屁!”這營指立刻呵斥了一句:“我們可是官軍!別給某聒噪,快去!”

“是!”

顧橋鎮中是有名鎮將的,由原許州節度劉重進委任,面對鎮外亮明刀槍的官軍,縱使心懷遲疑,仍舊不得不親自帶着人出來問對緣由。

論職級,一個小小的鎮兵營指揮,還在這堂堂鎮將之下,不過,手裡有兵就是硬道理。輕蔑地掃着戒備異常鎮將等人,牙兵指揮昂着頭,冷聲道:“我們是節度牙兵,奉皇叔之命,徵集財稅。爾等回鎮,告知鎮戶,準備進獻吧!”

對其囂張,鎮將倒忍得住,但聽其言,臉色不免難看,冷聲道:“去歲秋稅,本鎮已盡繳與縣府,何以復徵?牙軍此來,也不合規矩吧!”

“先帝山陵梓宮將過境至睿陵下葬,天子親來,皇叔要準備財貨迎奉,你們是大漢屬民,自當出資孝順......”指揮使鼻孔朝天,言辭強勢:“皇叔有嚴令,每戶出兩千錢,不得違逆!”

“你也不用在本將面前囉唣了,趕緊回去準備吧,我給你們一個半時辰的時間。時間過了,見不到財貨,本將帶兵自取。到時候,要是傷了殘了,切莫後悔!”

聞言,鎮將深吸了一口氣,搞清楚了來意,也不多廢話,轉身便帶着人回鎮去了。同樣是武夫出身,他可清楚得很,口舌是沒有用的,惹惱了這幹匪兵,他們是真敢把鎮子給禍害了。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鎮將,怎麼辦?”身邊的部曲,憂慮地問。

“還能怎麼辦,宣告全鎮,出錢出糧!一個時辰之內,把錢帛獻上,避禍要緊!”這鎮將鬱悶道:“他們是節度的牙兵,真把他們得罪了,衝殺進來,我們能擋得住?節度是天子的皇叔,豈是我們能相抗衡的?”

聞言,部曲憤憤地說:“堂堂皇叔,朝廷官軍,當真比盜賊還要貪婪殘暴!”

鎮將卻不屑道:“多少年了,有什麼奇怪的?”

“每戶兩千錢,鎮中貧戶,哪裡出得起啊!”

“出不起?難道還要本將墊資嗎?”鎮將臉上,突然露出了一抹精明之色,吩咐道:“通知全鎮,錢不夠的,讓他們拿糧,拿地,拿房屋抵押,本將可暫借他們!”

“告訴他們,這是奉劉皇叔之命,爲先帝與天子盡忠,爲保性命,獻財求生了。就一個時辰的時間,誤了時辰,別怪本將上門去取,到時候可就鬧得不好看了!”

“是!”部曲也是跟隨鎮將多年了,當然明白他的意思,這是又要藉機謀利了。

很快,顧橋鎮中,便陷入一片混亂與忙碌之中,宣告聲中,夾雜着怨憤與怒罵......

鎮外,許州牙兵已就地休整,三兩相聚,嗡嗡交談。

“看來這顧橋鎮將,還是很識時務嘛!”望着鎮中的動靜,都頭樂呵呵地對指揮使道。

指揮使也不免得意:“不錯,這般配合,倒省我們氣力。看來,此鎮得多來啊!”

聞言,都頭朝指揮使湊近了些,面帶顧慮,小聲地道:“皇叔讓每戶繳千錢,我們這直接翻了一倍,要是被皇叔聽見了......”

“怕什麼!沒事的!我從晉陽開始就跟隨皇叔......”指揮使張狂色不減:“天子吃肉,皇叔喝湯,也不能虧待我等將士。”

“放心,這一回,弟兄們都有份!”指揮使手一揮,大方道。

“嘿嘿!”都頭眉開眼笑的:“有指揮使此言,我等安心了!”

“就鎮府每月發的那點餉錢,哪裡夠養家餬口?”指揮使不屑道。

類似顧橋鎮這邊的情況,並非個例,在許州下轄數縣,尤其是南部稍富庶的縣鎮,都有發生。爲了迎奉梓宮與御駕,劉信幾乎將他手下的牙兵都派出去了,兩三百人一綹,分掠州縣。

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6章 奉宸營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83章 南巡第55章 燕王病故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65章 “教匪”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50章 下定決心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81章 廝殺漢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9章 濮州案(2)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7章 武德司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497章 重拾第336章 橐相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54章 病虎獠牙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11章 動心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40章 潞州三傑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9章 鳳翔戰況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33章 延禧驛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8章 下獄第98章 山道第461章 癲狂?第30章 收穫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9章 勸諫第90章 安全脫身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418章 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