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終於埋了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劉信得意而不自知,劉承祐平淡而銜冷意,李氏在叔侄倆身上掃了幾眼,稍微嘆了口氣,說道:“叔叔,老身與官家一路勞頓,都累了,你且暫時退下吧!”

聞言,劉信戛然而止,看了眼正座上臉色生硬的劉承祐,心中生堵。所幸,太后面容,慈和如舊,拱手應道:“嫂嫂與官家且先休息,我就不多擾,先行告退了!”

言罷,又有點勉強朝劉承祐一禮,告退出帳。

帳中靜了一會兒,見劉承祐表情逐漸默然,張了張嘴,以一種寬慰的語氣勸道:“二郎,這也是你皇叔一番心意......”

顯然,李氏說這話,情緒裡都帶着些許悵然。心裡當然充斥着怒意,但劉承祐也不好朝太后使脾氣,起身,走至劉信進獻的那口大開的箱子前,隨手拿起一串珍珠,色澤晶瑩,透着寶光。

“聽皇叔所言,這是產自嶺南的上好南珠,價值不菲!”劉承祐隨手將珠串拋下,淡漠道:“可是,要之何用?不能吃,不能穿,僅供把玩娛嬉?”

“二郎,我知你素倡簡樸,心裡有氣!”

“繼位之初,我便降詔天下諸道州府,一應珍奇貴器,奢玩之物,盡數罷貢!”一股子怒氣,壓抑在心頭,劉承祐寒着聲音:“朕提倡簡樸,在宮中節衣縮食,這這些功臣勳貴們,何從放在心上過。天下節度,其他藩鎮也就罷了,他劉信身爲皇叔,宗室嫡親,不思爲人表率,反倒放縱奢靡。”

“眼前只這一箱珍玩,這背後,他所聚之財,所斂之物,又當有多少?在東京,我便有耳聞許州之民苦劉久矣,怨憤之聲,盈野載道。這方進許州,就給我獻上好大一份重禮啊!”

“哎......”見劉承祐不掩怒意,李氏擺手唉聲道:“先將你父的後事處置了,莫節外生枝。你皇叔之事,容後處理吧!”

李氏永遠都是這般溫婉大方,深明淡定,相較之下,倒顯得劉承祐有些躁動。

不過,以劉承祐的心性,發泄一番,也就恢復了平靜,迎着母親溫和的目光,劉承祐揖手道:“是我失態了,驚了鳳駕,請恕過。”

“我知你也不容易!”李氏說:“你我母子,就不需說這等話了!”

“娘你先作休息,我先告退了!”見狀,劉承祐長拜道。

觀察着劉承祐的表情,李氏點着頭:“去吧!”

等劉承祐離開後,李氏不由輕搖了幾下頭,蹙着鳳眉,掃着劉信那箱禮物,擺手讓人收起。爾後,想到了什麼,鳳威凜然,對帳下伺候的侍者,嚴肅警告道:“官家方纔所說,但走漏了出去,所有人,必施嚴懲,斷無容情之理!”

“是!”當李氏嚴肅起來的時候,那股子威嚴,壓得所有侍者幾乎擡不起頭。

腳步生風,劉承祐回到自個兒的帳篷,直接朝張德鈞吩咐着:“傳武德使!”

感受着劉承祐嚴厲的語氣,張德鈞這太監根本不敢多話,趕緊安排傳喚去了。

李少遊就在營中,不過片刻的功夫,便奉召而來,稍帶疑問地恭聽聖訓。

劉承祐也沒與其多囉嗦什麼,板着一張臉,語如連珠:“讓你的人給朕查,給朕探,這許州官場,潁川民間,究竟是個什麼狀況!”

“遵命!”李少遊很有眼色,也是乾脆地答應着。

“張內官,不知官家,何故生這麼大的怒?”出帳後,李少遊小聲地向張德鈞打聽着。

聞問,張德鈞清秀的臉立刻凝起來,瞥了御帳一眼,晃着頭:“李司使,小人愚鈍,雖伺候在官家身邊,但對官家的事,着實不知啊!”

掃着張德鈞,見他那謹慎的模樣,李少遊心中暗歎,這個閹宦,年紀不大,口風倒挺緊。臉上仍舊帶着點笑容:“有勞了!”

以李少遊的機明,又豈能一頭霧水?慢悠悠地行走在御營中,李少遊心裡暗自琢磨着:“看來劉信,獻禮都獻出差錯了。看官家的意思,這劉皇叔,此番是要討不了好了。調查,要做到哪一步?”

......

劉信的事,暫時只是個插曲,此番南下,至少表面上,劉知遠的葬禮事宜大於一切,容不得差錯。又耗費了兩日的時間,方纔至陵地。

陽翟境內多山,睿陵的選址也是看風水的,在陽翟東北郊。當初誰也沒有想到劉知遠崩得那麼快,從乾祐元年二月開始修建,前後幾度停罷,朝廷也不斷調撥增錢糧、民力,前後也耗費了十個月方纔竣工。

不過受限於國家財政,規模並不大。

至睿陵,梓宮奉安於下宮,候司天監杜升等臣所選吉日吉時,下葬入陵。劉知遠的葬禮,從發東京時開始,一直到靈駕至陵,前後過程,劉承祐已儘量精簡,但仍舊冗費不少時間與精力。

但似喪葬這等大事,劉承祐不得不表示出足夠的重視。

一直到梓宮入陵,皇堂掩埋,劉承祐與太后攜后妃、大臣、將士祭拜。

山陵前,入葬儀式已然進入尾聲,夾着春寒的清風,吹得幡旗飄揚不止,拜祭中央,一道頗爲悽愴的哭聲持續着,只是這哭聲,顯得有些獨。

是宰相楊邠,或許是情至深處,收斂不住,悲從中來,在陵前嚎啕大哭,磕頭不止,嘴裡唸叨着劉知遠對他的恩德之類的話。

離着他並不遠,劉承祐餘光掃着其表演,心中略空,腦筋略僵,目光略冷。

要說這慟哭之禮,早就進行過的。而眼下,禮將終,楊邠卻在如此場面哀嚎痛哭,彷彿在懷念着什麼一般。

劉承祐這心裡,能好過纔怪。但當着這麼多人,也不好表現出什麼。

繃着張臉,一直到哭聲突止。

“官家,楊相公哀傷過度,哭昏過去了!”侍者小心地稟道。

“楊卿對先帝的忠誠,由可知也!”劉承祐嘴角一扯,擡手吩咐着:“帶下去,好生照顧!”

“是!”

等祭禮結束,安排好護陵事宜,方纔徹底告終。此次南下,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拖了近一年,劉知遠終於入土爲安了,劉承祐這個不孝子啊......

御駕至陽翟落腳,劉承祐的近臣心腹們都知道,天子的心情很不好!

第77章 間策第53章 遁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45章 靖江軍第175章 軍略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12章 兄弟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34章 回府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33章 延禧驛第457章 鄭州第383章 敞開談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93章 升遷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403章 抓起來!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380章 投漢第374章 善待第417章 輕狂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8章 下獄世宗篇51 皇太孫第80章 進攻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364章 沉默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2章 方略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67章 宿州一線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25章 頌公亭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9章 新官上任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65章 楊無敵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35章 瑤華春第13章 市井之聲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64章 監國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00章 城戰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477章 孝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