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

bookmark

日上三竿,東京北東城門外,直通陳橋驛的官道十分平整,道上來往行旅衆多,不過都有意識地避開佔據道中的那兩撥貴人。

背後以巍峨壯麗的開封城爲景,新進宮的賢妃折氏親自爲祖父折從阮送行,依依不捨。

“我都說過了,不需送行,你才入宮不久,不可太過惹人注目......”折從阮掃着已帶有婦韻的孫女,搖頭道,語氣中卻有老壞寬慰之感。

雖然是花季少女的年紀,但顯然,劉承祐也沒有放過,該辦也就給辦了。折小娘子梳起了婦髻,面上僅施淡妝,嬌顏之間猶帶英氣,一身緊緻的綢服,勾勒出恰到好處的體型。總之,少女已成往事。

面對折從阮的感慨,折娘子微笑着應道:“我來送祖父,是經過官家應允的。”

提到劉承祐的時候,折娘子面容間不經意地露出了一抹緋紅。折從阮自然注意到了,心中稍稍一鬆,看起來,天子對自家孫女,還算寵愛。

不過這也是可以想見的,自家孫女,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德有才德,更有世間女子少有的颯爽之氣,端稱奇女子,再加他折氏的身份,天子焉有不愛之理。再加如今的漢宮,一共就后妃三人,皇后與貴妃有孕,那折家女進宮,正當受獨寵。

稍微拉過孫女,臨別之前,折從阮還是不忘諄諄教誨着:“宮廷之中,不比家裡,天子對我家恩遇甚隆,你在宮中當盡心侍奉,萬不可任意妄爲,恃寵而驕。既爲賢妃,當淑敏遵儀,以襯其賢。否則,招至禍端,亦未可料。”

折小娘又豈是一般的深閨女子,年紀雖小,卻自有其想法與見識,聽聞叮囑,謹拜道:“謹記祖父教誨,必不敢忘。不過啊,我觀官家,卻是甚愛我之性情,聖人亦是大度之人,貴妃謹重謙和......”

見狀,折從阮搖了搖頭,放低聲音道:“在宮中,還當小心。不過,我折家的女子,也不是好欺負的!”

折小娘子颯然一笑,反向折從阮叮囑着:“祖父此去鄆州上任,初臨其地,還當小心,萬務珍重!”

“呵呵!”折從阮爽朗一笑,,意態之間頗爲自信:“不過數百里路程罷了,老夫於邊陲險地而出,一生櫛風沐雨,此番持節而往,無甚大事!”

“回去吧!”發表完畢,折從阮朝折小娘擺擺手:“我們站在這道中,可影響行路之人!”

折小娘四下看了看,望着道左所植,榆柳成蔭,長條柳枝在微暖的夏風吹拂下襬動不已。眸子一亮,快步上前,探手便輕鬆地折斷一小段柳枝葉。

“今日,我便效古人,折柳送別祖父!”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折從阮捋須,心中頗爲感動,踩鐙上馬,在一衆部曲的護衛下,揚鞭北去。

駐望良久,直到祖父的背影被遠處的樓舍擋住。

“娘子!該回宮了!”身邊一名侍者,輕聲提心道。

重重地舒了一口氣,這小娘神情不似離別之際的那般輕鬆灑脫了,祖父一去,這偌大的東京城,只剩下她一個人了。眉宇間,凝着完全超過她年歲的成熟,不管怎麼講,她纔剛滿十七歲不久。

“回吧!”袖一擺,折小娘話音短促有力,性情加上賢妃的身份,貴氣威嚴自生。

......

“這是今歲以來,我第二次站在東京的街市上,親眼親耳見聞這天子腳下市井閭里的光景。”開封街道愈加熱鬧了,人來車往,劉承祐站在一處牌坊底下,感受着周遭的喧囂與嘈雜,感慨着:“也只有親眼看着此間情景,我這心裡方有一絲安穩?”

劉承祐這一行,十餘人,僕侍婢女齊全,十餘名孔壯之士,牢牢地護成一圈。帶隊的青年漢子,目光四掃,觀察着周邊之景,一副高度警惕的樣子。

正是趙匡胤,對於這廝,劉承祐除了把他調入殿前司爲一指揮外,便沒有過多地去幹預他的發展。但在前次進行御前班值的遴選中,還是脫穎而出,成爲天子近臣,擔宿衛之職。

劉承祐這顯然沒有“微服私訪”的自覺,就這架勢,站在街頭,着實引人注目,當然,沒有不開眼的人會主動生事。就趙匡胤那一干人,便足使人望而生畏。

當然,劉承祐的護衛,也不可能僅止於這點人。雖然架勢不小,仍舊儘量地做成貴公子出遊的樣子。

作爲天子的新寵,折小娘得幸跟在身邊,淡妝素面,罩着一一張輕紗,只露出一雙明亮動人的眸子。聽劉承祐感嘆,脣啓,口出清脆之音,疑問道:“東京市井,繁庶若此,郎君心中如何不安?”

瞥了眼身邊新婦,劉承祐笑了笑,未深談。

“嘗聞你言府州鄉情,邊陲市肆又是何樣貌?”反問。

“嗯......”折小娘精緻的眉宇間,流露出些許懷念之色,道:“與東京之景盛,自無法相比,市甚小,舍肆簡陋,然街整肅,商旅雖寡,族羣甚衆。嘗有武夫負氣而鬥,事後上州衙認罰......”

折小娘所言,最後一句尤其讓劉承祐感到驚奇:“府州時處北狄侵襲,民風剽悍尚武乃應有之義,然聽你言,民自守其法,在這法制不全、人心喪亂之當世,折公鎮邊如此,實在不容易啊!”

聽劉承祐誇自己祖父,折小娘脣間也不由咧開些許自豪的笑意。她所言,當然是沒攙什麼水分的,自是其親身所見所聞。當然,能達到各守其法的效果,更多的還是折從阮巨大威望的作用。

“陛,官人。”劉承祐與折小娘輪細談之時,趙匡胤走近,面色沉穩地提醒道:“此間魚龍混雜,往來甚衆,爲策完全,還請官人移步。”

空氣中瀰漫着的氣味,並不好聞,血腥味,騷臭味,人畜味雜融在一起......

此處是東京最大的一處肉行,於其內販肉者有七八十家,僅今歲開業的,便有半數。主營的是羊肉,牛肉、雞鴨次之,不過隨着朝廷推動,豬肉已然開始上得檯面。天子都愛吃的東西,極力稱讚,豈能呼之爲賤。

劉承祐此前已經在肉行內逛了一圈,看了看市價,不出意外,很貴。在谷、糧勉強活人,不能飽腹的情況下,但這肉市,看起來行情居然反常得不錯,很紅火。

“走吧!”面對趙匡胤的勸諫,劉承祐虛心納之,偏頭對摺小娘道:“我們,就不讓趙護衛爲難了!”

“多謝官人!”聽到了劉承祐之言,趙匡胤拜道。

“官人接下來打算去何處?”

天氣尚早,劉承祐早有考慮,直接道:“肉行看過了,再去魚行看看......”

第247章 視察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6章 名將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4章 亡國之族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3章 不宜擴大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12章 幸災樂禍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這纔是感言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421章 樑孝王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366章 遼軍西進淺談兩點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406章 調任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97章 擴*整頓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08 狀元第41章 高麗國王第174章 帝崩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14章 大朝會第12章 河東之患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87章 亦有其憂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19章 難審第167章 請辭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68章 婚宴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761章 新問題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96章 橐駝兒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33章 面聖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35章 室韋覆滅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385 禮賓館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29章 叔父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