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楊邠案(2)

劉承祐言語間語氣肯定,王章也不否認,對天子的“前瞻”也並不意外,武德司是幹什麼的,而今在朝中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武德司成立之初,尚且不名一文,但隨着這兩年在劉承祐的支持下不斷壯大,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忌憚。自古以來,特務機構便爲人所非議,然歷朝歷代亦從無例外,他們就像懸於文武臣僚頭上的刀,是皇帝鞏固皇權的一把利器。

此前,因爲武德司之事,楊邠便與劉承祐起過爭執,直接進言,請劉承祐裁撤武德司。言國家監察,自有御史臺,無需宵小任事,而致朝政混亂。話說得很衝,並且誇大其詞,很不給劉承祐面子。

當然,不管楊邠如何“據理力爭”,結果終究難如其願。劉承祐與楊邠之間的矛盾,就是在此類事項間,不斷累積,不斷激化,直到爆發。

“回京以來,就楊邠之事,有不少臣僚,旁敲側擊,向朕試探。然似王卿這般直白的,尚屬頭一次!”表情淡定,劉承祐慢悠悠地說道。

王章也收回了稍顯大膽的注視目光,起身揖禮:“言語衝撞處,請陛下治罪!”

言罷,又坐回座位,靜聽“聖訓”。

見王章這副模樣,劉承祐擡手搖了搖:“不至於此!”

“朕思王卿直言,甚是有理,也確需給朝堂一個交代!”劉承祐自御案上準確地抽出了一份書文,示意內侍遞給王章:“楊邠下獄的緣由,具表於其間,王卿一覽便知!”

“謝陛下!”嘴裡迴應了聲,王章結果便凝神閱讀起來,入目的那些信息,讓他的表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凝重起來。

“兵變”、“奪權”之類的刺眼,緊緊地抓着王章的眼球,臉上的病態,似乎又重了些。

劉承祐嘆了口氣,語速緩慢地說道:“事涉謀逆,攸關社稷,朕不得不警惕,爲防不測,唯有以雷霆手段,即行處置!”

劉承祐言語中的解釋,並不能說服王章。王章雖不以聰明機智見長,但這麼長的仕途生涯、高官經歷下來,也磨練出了一定的政治嗅覺。

其間蹊蹺很大!

以王章的對楊邠的瞭解,說其人攬權、藐君,他都信,然說其兵變謀反,王章是持十分保留意見的。

且不說楊邠有沒有兵變的實力,縱使其有心,又怎會在如今劉承祐皇權逐漸穩固,人心思安的情況下發動,豈非飛蛾撲火,自取其禍。

如今大漢局勢整體偏安,劉承祐對軍隊的掌控一直在加強,以楊邠精明,又豈會行此蠢事。

至於聯合鉅鹿王劉承贇舉事,則更值得懷疑。縱使當時劉承祐遠離京師,巡視在外,身邊護衛力量不足,憑着那點邢州鎮兵,又哪裡能對付得了殿前精銳。更滑稽的是,劉承贇還率先告發,楊邠秉政那麼久,行事怎會如此疏忽大意。

刨除以上問題,即便楊邠真的打算謀逆,也真的事成了,憑着邢州那點力量,如何收拾局面?東京這邊太后與文武諸公俱在,十萬禁軍尚在,以謀逆之身,如何與之對抗,難道再聯合河東的太原王劉崇?

即便如此,楊邠身爲宰臣,都敢悍然謀逆,那天下的那些稍稍安分一些的方鎮,只怕要翻了天了。以三代以來的世事人心,只怕又是諸侯紛起,影從而討逆臣,山河破碎,再打出個新的王朝......

這些情況,倘有見識的人,都能考慮到。楊邠久處高位,調理天下陰陽,再不識大體,也不至愚笨如斯。

而這些問題,以天子的英明,又豈難洞察之?而劉承祐的反應......思及此,王章嘴角抽動了一下,那般苦澀。

王章心思急轉,劉承祐則默默地觀察着他變幻的神情,頗爲有趣。

一抹遲疑顯於面上,迎着劉承祐的目光,王章還是發出疑問:“陛下,此文所述,皆太過籠統,多臆測之言,恐無確鑿實證,還請陛下慎重!”

看王章的表情,劉承祐心知,此公已然反應過此事的一些曲折彎繞了。眼神一閃,正欲開言,得報兵部侍郎王景崇求見。

“正好,前番若無王侍郎舉告,事恐不濟,這段時間,朕着其調查取證,王卿若有疑問,不妨聽聽他的彙報!”殿中,劉承祐指着王景崇,對王章說道。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聞言,王章瞥着萬分恭敬地候在君前的王景崇,眼中不屑之色閃過,不過心情越發沉重。有些事情,在朝中並不是什麼秘密,比如王景崇,之前一直是屬於“楊黨”勢力,然此時落在王章眼中,彷彿正舉着明晃晃的刀子要捅楊邠。

王景崇微垂着頭,不敢直視劉承祐,同樣瞥了眼旁坐的王章。受命之下,神色平靜地敘說道:“經臣所查,逆臣楊邠,早有謀反之心。先帝朝時,便藐視陛下,時有不敬之言,屢召親信,密謀不軌。先帝病篤大行,傳位陛下,楊邠就曾秘密勾連禁軍,欲謀廢黜之事,只是陛下英明神武,措施果斷,及時御臨,方纔作罷。”

“彼時臣爲其僚屬,故有所得,然其猖舉未發,不敢貿然呈報。這兩年,臣暗中觀察,蒐集證據,及至北巡,楊邠不臣之心爆發,方纔一舉成擒拿。”

“去歲季冬以來,臣以就楊邠逆事,推鞫審問與謀之官吏、軍校二十餘人,足以佐證其逆舉!”說到這兒,王景崇的語速加快了些,自官袍中取出一疊奏疏及供詞,雙手捧着,道:“另,經臣查證,除謀逆事外,另有楊邠重罪十條,請陛下御覽......”

空曠的大殿中,尚且迴盪着王景崇的尾音,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劉承祐閱覽着王景崇的“調查報告”,手中不時帶出翻動的聲響。

良久,劉承祐神色陰沉,長嘆一聲:“殊不知,楊邠歹心至此啊!”

說完,目光冷漠地盯着王章。

聞其感嘆,身體已經木了一段時間的王章,終於活過來了一般,餘光掃向劉承祐,喃喃道:“其安敢如此?”

氣憤的語氣中,隱含着少許的譏諷,就是不知,是在諷刺楊邠,還是在諷刺其他什麼......

王景崇方纔所言,句句誅心,連劉承祐繼位之初的“異動”都曝出來了,可見楊邠“反心”已非一時一日了。

到這個地步,王章哪裡還不能確定,天子是爲楊邠織了好大一張羅網,圈套其中,至於這王景崇,只怕一卒子罷了......

呼吸有些粗重,王章都未察覺到自己嗓子的沙啞:“楊邠犯事過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注意着王章的反應,劉承祐心情忽地有些壓抑,手指敲着御案,考慮了一會兒,面無異常,淡淡地說了句:“楊邠乃大漢開國元勳,先帝欽命輔臣,他是不能行謀逆之事的。大漢國情難得穩定,再經不起折騰了......”

劉承祐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感傷,就是不知,他說此言之時,是否感覺臉臊得慌。

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323章 鬥法第34章 驚陶谷第5章 春闈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12章 整風第429章 向南!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36章 虒亭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71章 襄陽王第172章 太子妃第131章 鳴沙匪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59章 明貶實升第58章 回師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39章 百年大計第197章 財計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52章 聽政3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58章 回師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59章 還朝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32章 進宮第17章 鼓譟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9章 百年大計第470章 分封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30章 “寬刑簡政”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21章 登乾元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48章 教誨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5章 小人行徑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2章 “鄭州站”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35章 瑤華春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96章 楊邠案(4)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353章 信使第372章 封王第31章 功成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53章 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