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乾祐滅佛

忻北代南一域,五峰聳立,直出雲表,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

綿延峰嶺之間,佛韻昌然,作爲佛門聖地,釋教名山,彌千載之風雲變幻,盛衰興替,始終屹立不倒,地位超然。

中唐時期,五臺佛寺昌盛之極峰臺之間,大小佛寺數百,僧尼逾萬。即便因晚唐亂世,有所損折,單仍舊不妨礙“佛主五臺”。

僅官府可察僧衆,便有三千餘,若再加上私度、遊方寄宿之僧,則更衆,還不論依附山寺的民戶,僧農。五臺周遭,山多地平,田畝甚廣,故受諸寺佔據的人口,土地,產業,是筆巨大的財富,尤其對於辛苦恢復發展的北漢王朝而言,則更顯得誘人。

而自大漢皇帝劉承祐決議行“滅佛”之事後,五臺山系諸寺,便不可避免地成爲了朝廷的重點“關照”對象。

就在月前,經過長時間的調查準佈置準備,劉承祐於崇元大朝,正式下詔,於對全國佛寺庵廟,行禁抑整飭之事。

此舉,明顯有異於前番小規模針對性的處置,這是一次全面性的打擊滅佛。即便劉承祐對中樞的掌控日漸加深,但朝堂仍舊不是他的一言堂,針對此事,有不少朝臣都提出異議,向劉承祐進諫,勸他慎重,有甚者直接勸他收回成命。

佛門在中外、朝野,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即便各地方鎮,那些殺人如麻的武夫節度,也有不少人篤信釋家,或許意欲以佛法洗刷身上的血腥,當然,此類人,大部分,還是手執血刃,口唸慈悲。

不過,縱使朝中非議頗多,在劉承祐決議推行之下,一切阻礙都不是大問題。而況,爲行抑佛,劉承祐準備也非一兩日,自西平河中李守貞叛亂起,前後歷時也近兩年,耗費了不少的人物力。

而朝中諸軍政重權部門,早早地便通過氣,並迅速達成共識,站在皇帝這一邊。

三司主管國家財計,從來拮据;樞密院統籌兵馬、軍仗,兵將調動升賞,還有南攻淮南的計劃也已提上日程,都需要錢糧;殿前、侍衛兩司的統帥將領們,則更簡單,國家財政寬裕了,纔好供養他們;而地方上諸道州、節度、防禦、團練,明顯有利可圖,能夠分一杯更,又豈會拒絕,並且,縱使引起民怨甚至民亂,也有天子與朝廷背鍋,他們是執行中樞的制令……

是故,在皇帝大令下達後,一場自上而下,從中樞到地方,針對全國佛寺的打擊與掠奪行動,很快便轟轟烈烈地展開。

劉承祐行“滅佛”之事,本質上是爲了解放人口、土地,發展經濟,順便爲朝廷創一筆巨大的收入,以供大業。

但行此事卻不能太過“直白”,得師出有名,即便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掠奪行爲。在官面上,皇帝的詔意,以及朝廷的制令,都以“舉舊章、革前弊”爲中心,反覆提及“整飭”二字。

並且,還很自然地覓到“良機”,爾後操作此事。那是初夏之時,天子劉承祐爲盡孝心,專門陪同太后李氏出宮,前往東京城內的相國寺禮佛。

天子第一次表露出求佛之意,讓早感山雨瀕臨的佛門大喜,相國闔寺上下格外重視,舉衆相迎。

然後,便出問題了。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先是劉承祐耐不住好奇心,“隨便”挑選一接駕大僧背誦一段經文,不會,帝后頓時不悅。

是時,又有寺周閭左之貧民,冒死闖關謁見,上告佛寺侵佔財產,奴役男女,劉承祐接見之,大憤。

即遣軍圍寺,控制中人,着控鶴軍都指揮使李崇矩清查佛寺。作爲皇帝侍衛出身的心腹將領,體上心,很輕鬆便查出了問題。在相國寺僧衆之間,清查出了數名軍中逃逸士卒。

聞知結果,皇帝怒極。

接下來,針對相國寺的一系列嚴重、徹底的整飭動作,順理成章地便進行下去。收其田畝,奪其財產,散其僧衆,懲其不法,未至鼎盛時期的相國寺,就這般被豎起了典型,成爲“滅佛”的犧牲品。

其後,是一番小題大做的操作,數日之間,東京及各道州府,紛紛上奏,以天下佛寺,創修繁多,私度僧尼,日增猥雜,託庇奸惡......總之,劉承祐收到的奏聞,國內佛寺,彷彿全部被形容成藏污納垢之所,亟待整頓。

在一系列的前期籌備之下,滅佛之政,勢在必行,並且逐漸波及天下!

佛光寺,比起五峰之廟,只能算是五臺山諸寺之中普通一所,然寺抱青山而立,其間巨木參天,殿堂巍峨,一派名剎風光。

然而在這乾祐三年初秋之際,山間樹葉纔剛剛泛黃,佛寺卻已籠罩在一片淒冷蕭索之中。

山寺內外,爲一小隊官兵與十數名衙役所佔據,另有一波黑服着裝的人,散發着生人勿近的氣息,冷漠嗤然地打量着這座佛寺。

大小老幼數十名僧人,在官兵的看守下,拿着包裹,挪動着悽悽慘慘的腳步,離寺而去。

劉承祐滅佛,並非要徹底消滅佛門,因爲不現實,主要以打擊限制爲手段。五臺山諸佛寺,按照朝廷的規定,經過辨別臧否,遴選功德之後,只留大小二十座,已然算是滅頂之災。其他的寺廟,悉數停廢,乃至拆毀,佔據五臺主峰的諸大寺,皆難逃厄運。

而佛光寺,顯然並不在那二十座保留名目之中。

一名小沙彌,在老僧的牽引下,一步一回頭,望着對於他而言高高山門,淚眼模糊,滿是不捨。

老僧輕撫其腦袋,形容憔悴,掃着周遭的官兵,鋥亮的槍矛閃着寒光,令人心悸。

重重一嘆,只覺心神俱壞。佛光寺建寺的時間並不算太長,恰趕上了唐時佛門大發展時期,不過,在唐武宗會昌年間,那場“武宗滅法”,被毀。後經重建,而今不足百年,又逢大變,有墮寺之厄。

站在高處,在幾名黑袍屬下的跟隨下,王景崇靜靜地看着腳下的遷佛動靜,那等悲傷光景,反使其嘴角掛上了淺淺的笑意。

一招手,王景崇直接吩咐着:“差不多了,讓五臺縣官府收尾,寺下土地人口,分撥妥當,所有僧人,盡數還俗,安置監視,不得怠慢......”

隨後又走向官兵的領頭隊長,說道:“寺內銅像、法器,讓軍士們拆除,着人運輸下山,集中送往東京,上繳朝廷!”

“是!”

“寺內財產,仔細清查,避免有隱蔽之所,清點結束後,將此寺,給我拆了......”冷幽幽地,王景崇又下一令。

五臺山佛寺太多,影響太廣,爲保證“滅佛”之政順利施行,朝廷需遣得力之人。而作爲武德副使,在乾祐三年中迅速崛起的政治明星,皇帝的“忠犬”,王景崇被派來河東,處置此事,而王景崇,顯然樂此不疲,視爲政治生涯再進一步的契機,幹勁十足。

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40章 家宴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22章 睡仙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71章 北齊鎮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492章 事發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265章 楊無敵第1707章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無題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08 狀元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38章 回宮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36章 虒亭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33章 捷報第107章 殿試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676章 慘重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00章 梁山濼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50章 聽政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456章 遺澤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06章 誘惑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67章 遺表第1699章 整飭西北世宗篇35 安東事變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9章 請纓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91章 欒城之戰(3)半島史話·桓王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9章 鳳翔戰況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71章 北齊鎮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71章 兵臨壽春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65章 決議南征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37章 覆滅在即第41章 劉信遭貶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19章 武夫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