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食

bookmark

嘈雜吆喝聲將周遭寧謐的氣氛徹底打破,深山古寺持續破壞中,忙碌一片,卻沒有影響到王景崇。佛光寺中,揀出了一幅席案,命人擺上季果,配上隨身攜帶皇帝賜的貢茶,悠然淡定,生火的柴木便是佛寺的門匾......

“司使,五臺縣求見,帶了一批衙役與民夫!”心腹屬下,上前稟報,打斷了王景崇的悠閒。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聞言,王景崇眼色都沒有閃一下,啜了口茶水,以一貫低沉的聲音說道:“讓他進來!”

“這荒林野地,深山古寺,怎勞王司使親自走一趟!”快步入山門,兩隻老眼四下一掃,在庭前積成一堆的金銀銅器停留了片刻,發亮,輒轉向王景崇,上前佝身一禮。

五臺縣的縣令是個四十老朽,山羊鬍,面目粗糙,雙眼卻透着精明。王景崇簡單地打量着此人,有點冷淡道:“五臺縣請坐!”

“佛寺整頓,如今乃大漢首重之事,陛下與朝廷諸公都關注着。五臺佛寺鼎盛,我奉君命北來,自不敢怠慢,此乃你之治境,五臺縣亦當警醒,切莫疏忽大意,倘若引起不必要的動盪與麻煩,我等可都擔待不起......”

王景崇平淡的語氣中,透着點頤指氣使,沒有什麼客氣的意思。五臺縣令顯然並不是個善茬,聞之,眉毛挑了挑,老眼中恍過一絲狠光,不過生生忍住了。

他一個小小的縣令,在地方是個土霸王,背後同樣有人,但面對東京來的大人物,底氣仍舊不足。

還得賠着笑,附和道:“王司使忠於使職,下官佩服,必不敢怠慢。接到制命後,下官已將闔縣官吏、差役、鄉兵動員起來,盡付於王命,太原王,那邊,也派了兩指揮河東牙兵北來,鎮壓此方......”

提到“太原王”的時候,五臺縣令刻意停頓了一下,並且用上了重音,盯着王景崇的反應。而王景崇,嘴角只是咧了下,那是個帶着輕蔑的小動作。

“下官此來,徵集了五十名民夫,以助司使!”五臺令指着寺門前安分地等候着的一些丁壯。

王景崇瞥了眼,說道:“本使此來,主爲監察,僧尼安置,土地分發,財產收繳之事,需勞地方,五臺令這便安排吧。”

言罷,又指着搜刮出來的一些佛器銅像,道:“這些物什,大而沉重,不便輸送,出山之後,盡數搭爐熔了,發往東京!”

“遵命!”聞此令,五臺令頓時積極起來了,兩眼放光。

有了五臺令帶來的一干人手,佛光寺的清理速度,明顯加快了許多。王景崇只盯了一會兒,留下監察之人,便率先帶人離去,前往下一站。

下山之路崎嶇,但還算不上艱險,乘着馬,掃着明顯外露人工修築痕跡的山道。佛門對五臺山,還是有些功勞的,至少在山路疏通修築方面,是下了力氣的,路雖不寬,但還算平整,大抵是爲了方便信衆進山禮佛,乃至財貨聚斂輸送......

王景崇不忘吩咐着:“傳令下去,讓弟兄們都辛苦些,加快速度,辦成了此事,本使親自爲你們請功!”

“是!”

“叔父,我看諸多佛寺財產,經地方將吏之手,只怕少不了私吞截留!適才那五臺令,貪婪之心,並未收斂啊!”身邊一名年輕的武德司探事,忍不住向王景崇道。

王景崇入武德司後,免不了提拔親近,培養心腹,以鞏固地位,方便行事。身邊的年輕人,便是從鄉佐之中挑選的子侄。

“那是必然!”王景崇的回答很肯定。

“既然如此,您爲何還放任之?”有些不解。

聞問,王景崇面露自信,以一種精明的語氣說道:“這天下佛寺,數以千計,影響頗大,僅以中樞朝廷之力,如欲完成大事,那要費多少人力財力,是故必需地方之助。朝廷吃肉,需得讓下面任事之人,分一杯羹!臨來之前,陛下亦曾提點交待此事,以大局爲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陛下之氣魄,足以吞吐天地,力行‘滅佛’,又豈在於這些許錢糧財貨。佛寺之患,蓋無科禁,不事生產,而耗財蔽民。收繳土地,復籍民戶,恢復生產,以創稅賦,纔是陛下高略所在!”

“我明白了!叔父上體聖意,難怪陛下如此器重您!”恍然而悟的樣子,奉上一個馬屁。

“而況,河東諸州,有異於他地。這五臺令背後站着的,可是太原王,那可是皇叔!”

說到這兒,王景崇眼中閃過一道異色。旁人,或許因劉崇的身份,會有所敬畏,但王景崇是什麼人,去歲爲求功利,便敢將鉅鹿郡王劉承均拉下水利用起來的。以他的心機眼光,又在武德司,綜合多方情報信息,當然看得出,別看劉承祐屢次褒獎賞賜劉崇鎮守河東之功,但天子對皇叔的態度,可沒那麼簡單,君心難測......

只稍微琢磨了一下,王景崇語氣變得嚴厲:“不過,也不能完全放任之,監控之事,不得疏慢。彼輩若是做得過了,就怨不得我手辣了!大貪者死,佛門這塊肥肉,可沒有誰能獨吞!朝廷財政雖有所緩裕,但陛下那邊,終究要有所交待的!”

“還有!”稍微頓了下,王景崇幽幽道:“河東之行,屬於我們的那一份,可要盯緊了!”

“遵命!”下屬來了精神,眉開眼笑的。

乾佑滅佛,就是一場饕餮盛宴,自上而下,分割吞食。基本上,朝廷吃大頭,地方將吏、官兵吃中頭,而似王景崇這般的執事幹吏吃小頭,相關黔首還能分點湯沫......

“另外,太原王針對此事,可分外積極。傳令下去,讓我們的人給我睜大眼睛,河東節度下屬諸軍鎮州縣,如何行事,尤其是太原王府,一舉一動,悉數記錄歸檔!”眉色微閃,王景崇放低聲音,吩咐着。

“叔父是想......”

沒讓其說完,王景崇擡手止住,用他自己都不信的話解釋道:“‘滅佛’之事已入正軌,武德司職責本分,卻不能有所耽誤!”

事實上,河東境內滅佛,讓劉崇是一口吃飽了,飽腹肥身,略無避忌。

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811章 歸來第2章 登聞鼓響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8章 楊蘇還京第59章 明貶實升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85章 安心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20章 折家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06章 倒趙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69章 愛將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5章 冬至宴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59章 上元之夜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94章 減稅難第4章 中原易主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95章 遼帝第80章 進攻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97章 怪圈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40章 定論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04章 在真定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92章 劉銖案第56章 彌月之喜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2章 如此安慰第48章 接納迴歸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62章 分封?第87章 兄弟第75章 恩威齊下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57章 提親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246章 目標八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