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馬楚內亂

bookmark

傍晚時分,黯暖的冬陽照耀下,拖着長影,單馬候騎,踐踏着霜雪,順官道,飛騎北來。值深冬,道路間人煙稀少,正供其飛馬縱奔馳。騎士是個壯士,背插信旗,屬驛傳軍情之卒,滿面風霜,神情疲憊,直至東京城西南軍情驛站,勒馬而住,幾乎摔滾一般自馬上下來。

立刻有守衛的驛卒上前攙扶,牽引馬匹,其後管事驛吏出門問話。

身份快速地核驗通過,揮刀割斷死結,取下一竹筒,遞上,騎士操着一口疲憊的南音說道:“陛下欽點,湖南戰報,請速上呈樞密!”

驛吏沒有多廢話,命人攙其下去休息的同時,迅速地安排人,將這“緊急軍情”,往東京城內傳呈。

等通過幾道倒手,呈至劉承祐御案上時,天色已徹底黯淡下來。

劉承祐正自疲憊着,他方從軍營歸來,花了一個白日的時間,劉承祐巡閱禁軍,自殿前軍到侍衛軍,從馬軍到步軍,從皇城到外城。

無論春夏秋冬,基本每個月,劉承祐都會專門抽出時間前往軍營,檢視訓練軍紀,巡察兵心士氣,最重要的,強化忠君與愛國主義建設......

呈上來的軍報,內容很多,綜合湖南軍情,基本將湖南馬氏兄弟半個月以來的情況,都上報了。以湖南遠避中原,其間又隔着一個荊南,故南邊的消息基本難以做到及時有效地向北傳遞。此番湖南軍情,還是劉承祐特旨留意,否則消息之傳遞,還要滯後。

殿中覲見的臣子,乃是樞密副使魏仁浦,一直被劉承祐倚爲股肱的重臣。在王峻調任侍衛副帥,繼續統軍之後,劉承祐便將他擢爲樞密副使,與郭威共掌樞密。

“來人,傳範質、王樸、王溥,嗯......把陶谷也叫上!”稍微瀏覽了下,劉承祐對張德鈞吩咐了句,爾後細細閱覽起來。

湖南那邊,從楚王馬希廣繼位開始,局勢已亂了兩年了,並且,在今歲冬,達到高潮。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以楚先王馬殷那道“兄終弟及”的祖制之故,早在漢興之年,朗州節度馬希萼便暴露出對繼承王位的馬希廣的不服。馬希萼的野心從一開始,就沒收斂過,繼位之初,便有下屬建議楚王馬希廣,先下手爲強,除掉馬希萼,但爲馬希廣斷然拒絕,不願殺兄,只是縱其在朗州,不作他問。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湖南境內,馬氏兄弟權利之爭,愈演愈烈。及至去歲(乾祐二年),徹底演變爲兵伐,同室操戈,馬希萼於朗州起兵,南下進攻馬楚首府潭州。

然後,馬希萼很犀利地敗北,而馬希廣又一次向馬楚軍民顯示他的“仁慈”,爲免傷及兄長,勒止前線將士追擊馬希萼,放其還朗州。冀望馬希萼長了教訓,認清形勢,不敢再叛。

殊不知,見馬希廣如此軟弱,馬希萼則徹底沒了顧忌,左右縱使兵敗被俘,以馬希廣的迂懦,下場也不會太悽慘。輸了能存命,甚至保全富貴,贏了便是湖南之主,這樣的買賣,馬希萼焉有不做的道理。

結果果然,退回朗州後,馬希萼沒有一點停歇,收聚敗兵,重整旗鼓,招徠人馬,舔舐傷口。

耗費了近半年的時間,實力初復,而長沙那邊,馬希廣政猶不改,無任何建樹,對屬下提防馬希萼的諫言也不搭理,整日縮於王府。

有鑑於此,馬希萼哪裡還能忍得住。這一次,他考慮得周全些,沒有貿然起兵南下,畢竟僅以朗州之力,同楚王馬希廣相比,絕對實力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馬希萼首先派人請命於朝廷,希望劉承祐能派軍南下,助他攻取長沙,廢黜馬希廣,允諾了一大堆好處。只可惜,劉承祐並不動心,不過,既未同意,也未拒絕。

馬希萼城府既淺,亦無多少耐性,雖然沒有得到朝廷的答覆,卻也不妨礙他繼續動作。派人聯絡辰州、敘州及梅山蠻,誘以進攻長沙,蠻人早知長沙積湖南之財富,受不了誘惑,聚兵東向。

馬希廣聞之,派兵拒之,連戰連敗,損兵數千。蠻兵勢盛,連破潭州縣鎮,威脅最大時,破了長沙以西的迪田(今湘鄉),距離長沙不足兩百里。

那時形勢是,朗兵不出,潭州已自亂陣腳。到那個地步,馬希廣終於感受到威脅了,知他“敬愛”的兄長,不可挽回。但面對這種局勢,除了遣兵駐守長沙門戶玉潭之外,別無他法,只知“如之奈何”。

楚王麾下並非沒有人才,也不是沒有膽氣之人,還是其屬將劉彥瑫以一番豪言說動馬希廣,主動提兵北上,欲攻朗州,擒拿馬希萼。

正自無所適從的馬希廣,見有良將獻策,欣然納之。即命劉彥瑫爲戰棹都指揮使、朗州行營都統,率水陸軍萬餘人,北上朗州,又遣馬軍指揮使張暉率軍走旱道,別擊朗州。

結果,當然未如馬希廣之意,劉彥瑫此人豪氣有餘,才幹卻也難撐馬楚基業,在朗州疏忽大意,竟中了馬希萼惑敵之計,被斷了後路,湄江之上,乘風縱火,欲焚馬希萼的朗蠻聯軍,誰料風向頃刻之間逆反,反自焚。

劉彥瑫既敗,幾乎覆沒,獨餘殘兵南返。而另一路張暉軍,聞敗訊,即撤軍回長沙西北小縣益陽,馬希萼派軍三千急攻,敵軍未至,而張暉先遁,結果造成益陽守兵羣龍無首,死九千餘人。

連續敗兵折將,再大的家業,也經不住馬希廣如此折騰,眼見勢漸孤微,馬希廣急遣使北上東京,向北漢爸爸求援,希望劉承祐能替其做主。

那個時候,大漢國內,滅佛之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劉承祐哪有餘力插手。僅僅下詔,命馬氏兄弟罷兵,各守其地,至於有什麼效果,大漢天子心知肚明,甚至,他本包藏禍心。

不過南方之事,用牽一髮而動全身來形容,並不過分,馬楚內亂,牽扯的便有荊南、南漢以及南唐了。是故,劉承祐命人,加強了對湖南之亂的關注。

而馬希萼那邊,受北漢天子詔書,大怒,彼時他已在對馬希廣的戰事中佔據上風,只覺劉承祐偏幫馬希廣那個無能之主。於是乎,憤而向南唐稱臣,請求發兵助他攻潭。

自湄水之戰,以及益陽之戰,連番大敗之後,馬氏兄弟之間攻守異勢,馬希萼轉守爲攻,提兵南向,再度朝長沙進軍。

而劉承祐收到軍情,便是十一月朗州兵的進展。至如今,馬希萼率軍南下,破關拔寨,招降納叛,已軍臨湘江,兵鋒直指長沙城。

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75章 按*不動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465章 “教匪”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311章 李沆第82章 殺俘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97章 財計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38章 破寨第336章 怪圈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世宗篇終 駕崩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04章 解決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346章 底層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18章 商賈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76章 王峻用兵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52章 聽政3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94章 楊邠案(2)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75章 敖萊小城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7章 附議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351章 南粵,危!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5章 馬楚內亂第86章 鬚髮花白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372章 封王第283章 降將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85章 善後爭議第276章 玉如意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41章 納降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47章 視察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53章 有詩云第433章 聖訓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361章 “龍宮”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84章 夏州降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66章 朕要親征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39章 那一腳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309章 衡釀第163章 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