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

襄州,襄陽,節度衙門,後園。

院角冬梅已然凌寒開放,淡香宜人,靜潭邊上,籠罩於薄霧之中,一個身形頎長的老者,正迎風舞劍,動作樸實,而藏鋒於內。身處高位多年,軍政事務繁雜,但武藝的習練卻是少有耽誤,足足小半個時辰,方纔停下。

在旁侍候的親校立刻奉上毛巾,嘴裡拍着馬屁:“節帥之英勇,不減當年啊!”

接過毛巾,擦了擦滲汗的額頭,老者淡淡笑道:“你這奉承可不聰明,老夫已過知天命之年,氣力衰弱,昔非今比啊!不過,即便再上戰場,老夫還是能提劍殺敵的!”

“那是自然!”部曲陪着笑,說道:“浴湯,侍婢們已然準備好,請節帥享用!”

“嗯!”老者應了聲,緊身的武服之下,盡是汗漬,滋味並不好受。

老者,自然是大漢山南東道節度使、太傅、齊國公安審琦了。

比起這個時代大部分草根出身的武夫,安審琦算是家傳淵源了,其父乃早年跟着晉王李克用打江山的驍將安金全。

而安審琦,就如此前提過的不少名將宿將一般,也是後唐莊宗李存勖侍衛出身。顯然,莊宗侍衛出身,必屬精品。

此公有勇略,有治才,一生仕途生涯,也可謂順風順水,軍功不少,名望顯赫。歷仕唐、晉、漢,幾乎一朝上一個層次,每一代的歷史中都能找到他留下的印跡。

大漢立國之後,高祖劉知遠以之爲山南東道節度使,鎮守襄州。在高從誨派軍北上套便宜之時,率軍擊潰之,定南方之患,戰果雖不輝煌,但就這一戰便取得了漢廷君臣的信任。

劉承祐繼位之後,也對安審琦多有褒獎,策勳晉爵,錢帛賞賜,從無遺漏。而在這幾年間,大漢諸鎮節度多有移鎮換防者,而安審琦是屬於少數長居一鎮者。

高行周調任東京後,大漢國內諸節度中,也只有符彥卿在功勳、資歷、名望上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洗淨之後,換上一身舒適的常服,安審琦慢步走進節度二堂,開始日常批閱起公文。在幕府之中,安審琦養了不少僚佐將吏,替他處置事務,故呈於其案上,待他批決的事並不多,他的節度生涯,並不算忙碌,這是個會當官的人。

清健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直上堂來,擡眼看,來者是一名身着明光鎧、器宇軒昂的小將。

“信臣來了!”安審琦一臉的慈祥。

“父親。”

這小將,是安審琦的獨子安守忠,歲方十八,性情寬厚,傳乃父將略,時居襄州衙內指揮使,帶兵已然像模像樣的了。

恭敬地朝安審琦一禮,安守中稟道:“給朝廷準備的兩千士卒,已然調配完畢,隨時可以出發。所選之卒,多強健之士,多孤身、外鄉之卒,澧州雖則不遠,兒慮,儘量不派身有牽掛或家中獨子!這是名簿,請父親過目!”

安審琦接過,瀏覽了一遍,點頭表示讚許:“嗯,不錯!考慮倒是越發周全了!”

“只是將士們,有些怨言!”安守忠道。

“意料之中的事!”安審琦表現很淡定:“不過,值此大爭之世,身爲將士,則甘當其苦,怨艾無用!將人集中起來,把朝廷的制命再宣講一遍,至於如何安撫軍心,就看朝廷所遣之將的本事了!”

安守忠似有所得,說道:“父親此次,是給足了朝廷面子啊!”

“你覺得老夫作此決定,如何?”安審琦看着愛子,悠然發問:“天下亂了幾十年,梟雄俱起,羣雄割據,即便如今,各方節度仍視手中兵馬爲私產,權力財富所在。”

“兒只能佩服父親,胸襟之廣闊,目光之長遠!”安守忠很肯定地說道。

“看來你對此事,也有些見解,說來聽聽。”安審琦道。

“兒且試言之!”安守忠臉上帶着點輕鬆的笑容:“如父親所言,天下大亂數十載,生民苦之久矣,然治亂循環,至如今,天下漸有歸治之象,只待有雄主出現。而當今天子,繼位不過三載,其文治武功,足顯明主之姿。其歲雖小,卻也富有春秋,只要不半途而崩殂,一統天下便落於當今天子身上。”

“而思唐末以來亂世之根源,無非藩鎮之患,幹弱枝強。天子有大略,削平諸國,也勢必削平藩鎮,掐滅禍亂之源。而這三兩年間,對各地藩鎮雖未有大動,但抑制削減之意也很明顯了。此番,着我襄兵出兵,不也是削權之舉嗎?”

“如今,中樞擁天子之略,文武之能,禁軍之強,天下諸藩無可抗者!父親明見於此,方有此應對。”

聽完安守忠一番暢言,安審琦雙目中的滿意幾乎凝成實質,舒了一口氣,感慨道:“我兒年歲雖幼,見識如此,足可傳我安氏啊!”

“父親謬讚了!”安守忠尚顯青澀的臉上沒有一絲自得,謙虛道。

點着頭,安審琦囑咐道:“安氏以軍功傳家,大漢縱然有一統天下的勢力,接下來也少不了戰爭與廝殺,北方有強大的契丹,西面有吐蕃、諸虜,你如志在功業,名留青史,還當刻苦讀書,研習兵法,不可懈怠!”

“謹記父親教誨!”

“兒有一問!”安守忠突然道。

“講!”安審琦來了興趣。

“如天子昏聵無能,抑或大權旁落,面對此制,父親又會如何反應?”

聞問,安審琦不由笑了,語氣異常自信:“倘若真如你所言,馬楚內亂之際,朝廷有無餘力插手,都是問題。即便有相同的制命南來,那東京朝廷,又有什麼值得老夫敬畏?”

若有所思,安守忠拜道:“兒明白了!”

他的假設,根本不存在......

父子一番對話,頗爲盡興的樣子。安審琦想了想,越看其子,越是欣喜,忽然道:“你叔父審暉目疾犯了,正在東京休養,我有意讓你代我北去探望,之後便留在東京,在禁軍中謀得一職。聽聞天子喜用少壯,我兒之才,足入其眼!”

“兒聽從安排!”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對了,北去之後,記得少與佛門釋宗之人來往,那等避世頹廢思想,要不得!”

“是!”安守忠有些尷尬,他對佛門,向來是心存同情的。

“啓稟節帥,鄧城來報,澧州防禦使曹胤已過境!”一名節度屬吏,快步入內稟報。

與安守忠對視了一眼,安審琦起身,淡然道:“來得不慢吶!按其腳程,也當至襄陽了!傳命節度府內在職將吏,陪老夫去迎一迎這曹使君,給面子,就給到底!”

“遵命!”

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79章 長教訓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7章 武德司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53章 遁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317章 修法第61章 趙二爲官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1章 黃袍加身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36章 迎奉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5章 治安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99章 御帳議戰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章 何謂開寶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84章 示警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7章 貴戚解權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1771章 襄陽王第194章 楊邠案(2)第2章 分食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97章 財計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97章 怪圈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44章 聽政湖湘第22章 荊南既定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73章 道府之爭第474章 立場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56章 是非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811章 歸來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48章 瑤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