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

荊南與襄州的情況,迅速地傳回東京,上報天子,順利地讓劉承祐都大感意外,若非頭腦始終保持着清醒,他都有種四海臣服的錯覺。

“齊國公真國之元老,南天一柱,忠誠可嘉,忠誠可嘉啊!”劉承祐兩眼眯成一道喜悅的弧度,嘴裡誇着安審琦。

範質恭立在殿中,說道:“齊公嚴明無翳,寬簡自居,善知奇正之謀,備熟孤虛之法,以之鎮襄州,譬若長城,陛下可安!”

劉承祐點了點頭,愉悅的心情溢於言表:“聽聞其子安守忠,也是少年俊才,在襄州廣有其名。齊國公有意讓其入朝爲將,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有此良才,朕豈能不笑納之?”劉承祐指着側邊一名侍候的官員:“傳命樞密院,安守忠到東京後,軍職安排,因其能妥善安置!”

“安守忠的名字,也取得好啊,齊公之心跡,一片赤忱啊......”

“是!”

奉命的官員名叫王著,文質彬彬的模樣,嗯,王溥南下去宿州上任了,皇帝身邊又換年輕人了。

乾祐三年大漢科舉開常舉,禮部尚書趙上交仍知貢舉,這一次的納才規模,空其前,諸科取士上千。而這王著,乃進士及第,名次前列,並且,非常幸運地被天子“抽取”,官拜右拾遺,侍奉御前。

對於“王著”這個名字,劉承祐腦海是有點模糊印象的,有的時候,名臣勇將的姓名經歷容易遺忘,某些“小故事”裡的主人公,卻能長期保持着記憶。

故事大概是,宋太祖趙匡胤設宴,王著在席,酒酣,思念後周故主,大聲喧譁,趙匡胤不罪,命人扶下休息。王著不肯,掩於屏風失聲痛哭。有臣子上奏,請趙匡胤治其懷念前朝之罪,趙匡胤展示其寬宏大度,說一書生酒醉,又知其脾性,不足爲怪......

後來,王著是暴病而亡的。

是故,在諸多名次前列的進士中,劉承祐就挑中了王著這個有“眼緣”的,到如今,他已不需要僅盯着“歷史名人”了,沒必要......

“陛下,就南平王所請,饋糧給餉之事,當如何答覆?”範質請道。

提及此,劉承祐不禁樂了,笑得略微含蓄:“這高保融,吝嗇的脾性倒也從其父,反與朕討論起價錢來了!”

範質常年嚴肅的臉上,也隱現笑意,說道:“臣卻看到,南平王對陛下與朝廷的敬畏!”

沉吟一會兒,劉承祐說道:“派人答覆高保融吧,就說朕同意他的請求了,屯澧之軍,就由他饋糧三月,之後的,由襄、安、郢三州輸送!”

說着看了範質一眼,劉承祐語氣中甚是感慨:“荊南對朝廷如此效順,其有困難,朕也當理解,否則傳將出去,讓天下人怎麼看待我大漢君臣,不可過於霸道啊......這樣,詔賜高保融絲綢五十匹,算是朕一份心意吧!”

“是!”

此番在荊湖的佈置,劉承祐之意,除了謀算南唐之外,又豈僅在於那點兵馬,那點錢糧上。

這是自乾祐元年,卻孟蜀,平河中之後,劉承祐再度對外露出爪牙。這是也一次嘗試,並且效果喜人,事實證明,如今的大漢中樞對地方的影響比劉承祐想象得要大得多。

一直以來,鑑於建國以來的艱難困厄,苦於時勢國情,劉承祐一直謹小慎微,如履薄冰。而此後,無論治政用兵,他覺得,自己都可以更大膽些了......

“陛下,近來中樞收到不少西京留臺官員的上奏,都是彈劾西京留守史弘肇的!”範質提起一事:“政事堂不敢自專,還請陛下垂訓!”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唔......只怕又是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吧!”劉承祐輕描淡寫地問道,渾不在意的樣子。

自史弘肇外放洛陽,以其強勢地不講道的作風,將西京官僚、勳臣、豪強、富商,炮製得可謂“欲仙欲死”。其當值期間,一直伴有彈劾、詆譭之聲,源源不斷傳來,若有一月,沒有收到西京的舉告奏疏,東京這邊,反倒不習慣了。

只是,由於腹黑天子劉承祐的緣故,對於史弘肇在洛陽的工作,他心裡是很滿意的。西京那麼多吸大漢血財的勳臣、豪富,正當史弘肇這樣的惡人去磨一磨。

故,再聞範質提起關於史弘肇的彈劾,劉承祐並不意外,只當尋常。

不過,範質顯然另有想法,提醒着說道:“陛下,此次情況有些特殊!”

“嗯?”果然引起了劉承祐注意:“怎麼回事?說!”

“因陛下前核查全國土地、丁口詔,史弘肇命屬下職吏、官兵、差役於洛陽境內進行全面清查。這本是奉詔命,然下面的職吏行事太過恣意,大漢官員、勳臣多於西京置田產,設莊園,未登記在冊者,甚多。史弘肇依舊籍,按圖索驥以核之,不在籍冊者,盡數收繳。”

“如此一來,西京上下,因此而破家失地者,數不勝數。民怨由此而積,竟生仇恨,有人聚財合資以僱遊俠刺之,爲史弘肇盡數擒拿虐殺。後又派兵,於西京城內大肆緝拿主謀,逮捕數十人,嚴刑審問,不加查證,亦未上報東京,便悉數棄市!”

“陛下,而今西京,士民官商,無不因史氏之政而怒,怨憤之聲,足以載道......”

聽完範質的彙報,劉承祐表情也不禁嚴肅了許多,凝眉說:“鄭國公按朝廷詔命行事,有何過錯,民怨何來?”

說着,瞥了範質一眼:“土地乃民之根本,衣食所依。那些連田阡陌者,爲何不早報官府登記,其間緣由,朕豈不知?這些年,西京所招徠屯墾複耕之民,軍功賞賜之地,可曾被侵擾?範卿嘴裡所言之民怨民憤,究竟所指何人?”

雖然並不是針對範質,但天子連問,落入範質之耳,卻讓這向來沉穩嚴肅的大臣心中惴然。

觀劉承祐面色冷硬,仍欲維護史弘肇的模樣,心中不由默默嘆了口氣:“陛下......”

不待其話說出口,劉承祐又道:“然而,鄭國公一介武夫,素來強硬,行事過激,處置不當,也是不該。恣意逮捕,悍然殺戮,有草菅人命之嫌,更是不該!”

這番表態之後,劉承祐看着範質:“範卿以爲,當如何處置此事?”

天子之問,顯然有回心轉意的跡象,不過範質保持着沉穩,態度謹慎了些:“鄭國公在洛,素以厲刑峻法御政,治雖井然,民實不安。臣且問,西京士民,上得街市,行色匆匆,私言交談,聲不敢揚,百二市坊,竟無一絲笑語。鄭公在任,西京百姓不得安居,商賈不得樂業,且其積憤甚多。尤其此次,處置過於失當......”

數落了一通史弘肇的不是,範質想到了什麼,又改口:“不過,這些情況,皆是奏章與風聞而來,實情如何,還需陛下派人查證。西京留守畢竟國家重職,鄭公又是開國元勳,具體如何處置,還請陛下聖裁!”

聽完範質這一番話,劉承祐深吸了一口氣,問道:“史弘肇在西京任職多久了?”

“差四月,即滿三年!”範質答道。

“那就讓他挪挪窩吧,政事堂可議一議,當遷何職,是調回東京,還是移往他鎮!”劉承祐直接吩咐着。

調離史弘肇,劉承祐其實早有此心,再讓他鎮壓下去,洛陽恐怕要廢了......

“是!”

範質告退之前,劉承祐突然語氣平淡地問:“被鄭國公清繳土地者,可有你範家?”

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147章 德勝渡第484章 不對勁!第68章 撤了第265章 楊無敵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255章 雍王犒軍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58章 正面互懟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5章 春闈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298章 王著罷相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362章 分封?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83章 敞開談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401章 老郭威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53章 有詩云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半島史話·桓王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86章 賜死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416章 面試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274章 厚葬之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375章 少林寺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89章 威壓王帥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66章 請辭?不許!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93章 升遷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84章 滅佛伊始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1790章 憂勞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377章 南洋攻略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69章 夫妻密談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