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

bookmark

乾祐四年三月中旬,漢帝劉承祐率兩司禁軍精銳並一部奉宸軍士,行獵於頓丘,後、妃隨行。奉宸營兩個指揮使,去的是王彥升,兩人比劍,史彥超乃馬上猛士,與有“王劍兒”之稱王彥升比試,自然毫無意外地落於下風。

春獵三日,滿載而歸,貴妃高氏與賢妃折氏,亦策馬執弓以射獵,折氏勝之,得野雞五隻、野兔兩隻。

劉承祐也下場,縱馬馳奔,獵狗走逐於前,騎士圍堵於側,天子彎弓而射,一發即射殺一鹿,衆軍觀之,山呼萬歲。

當然,最讓劉承祐開心的,在隨後諸軍對戰演練中,涌現出了好幾名錶現出色青年軍官,雖是營、隊一級的低級軍官,但明顯,除了早入天子之眼的潘美、馬仁瑀之外,另有石守信、韓重贇、韓令坤、党進等人。

尤其是石守信,多讓劉承祐看了好幾眼,沒辦法,此人的“名氣大”,不下於潘美。一時間,劉承祐有天下英雄,已盡入吾彀中的暢快感,還京之後,劉承祐便着令樞密院,對這些人進行賞拔,兵部錄籍。

經過足足三個月的時間,樞密院與兵部,已然析分結束,職權明晰,全國軍政之令,重新進入正軌。當然,還保留了少許界限模糊的地方,比如兵籍、遷補,不是不察,只是爲了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崇政殿內,魏仁浦、王樸、高行周、慕容延釗幾名文武重臣受命齊聚,觀其配置,便能知曉,皇帝是在議軍。

看着幾名重臣,命人茶湯伺候的同時,劉承祐環視一圈,直接道:“幽燕、定州、滄州、瀛洲、代州等州,陸續上報,契丹入寇,犯我邊境,掠我士民,北面諸州,不勝其擾,朕深患之!”

魏仁浦在旁,補充介紹道:“距離欒城之戰,已三年有餘,根據細作探報及諸邊州縣及商賈往來所察,綜合各方消息可知,契丹在這段時間以來,實力已然恢復不少。”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前兩年,礙於元氣大傷,又在幽州城下受了幾次挫,便再未大舉入寇。但自去歲秋至今春,契丹騎兵南下,侵我漢境,大小已有七十餘次,僅今春,便有三十餘次,北邊諸塞,可謂處處烽煙。”

“並且此番胡騎,少者百騎,多者不過千騎,專事殺掠黎民,亂我生產,官軍出擊,利則戰,不利則退,甚至放棄繳獲財貨,從不糾纏,作戰十分靈活。燕王趙匡贊,河北都部署何福進,皆派軍出擊,但斬獲甚少。”

慕容延釗在河北鎮守過兩年的,此時聞訊,不由氣憤:“胡寇如此猖獗,恨不能效衛霍,北驅草原!”

當然,這話也就只能說說了,燕山、長城之險,都還在敵方手中,騎兵也不足,根本無所出。縱然勉強出擊,背後無所倚憑,也只是送死。說得難聽點,實力有所恢復的契丹人,就是可以在大漢頭上拉屎撒尿,而無所顧忌。

心裡清楚這等現實情況,但慕容延釗的志氣,還是值得鼓勵表揚的:“慕容將軍,其志可嘉,其氣可揚!”

“契丹擾邊如此之急,戰法如此狡詐,似乎有些不尋常啊!”老丈人高行周則擰着老眉,捋須說道。

看了老帥一眼,魏仁浦道:“臨清王所言甚是,契丹騎兵最南者,竟深入到河間,雖爲何都帥調兵捕殺,但猶見其張狂!恐怕契丹人,另有所謀。”

魏仁浦言罷,在場所有人神情都凝重了。劉承祐起身,駐足於殿側所懸輿圖,每每看着缺一塊少一片的大漢疆域,就十分不順眼。

其他人也跟着走上前來,此番契丹擾邊,動兵規模看起來不大,但波及範圍很廣,自東向西,綿延千里。

“你們說,這是不是契丹大舉南侵的徵兆!”突然,劉承祐回頭問。

“陛下!”此言落,王樸站了出來,此時的一臉苦相,鄭重地向劉承祐道:“只怕,我朝不能不做好最壞的打算!”

“你怎麼看?”劉承祐抽了口氣,看向他的首席謀主魏仁浦。

魏仁浦表情嚴肅,認真思量幾許,慎重地道:“陛下的猜測,再聯想契丹國內這幾年的情況,很有可能!”

不待劉承祐發問,魏仁浦解釋道:“契丹乃我朝大患,近年來雖未有大的交戰,但始終不敢大意,樞密院下軍情司也投入了不小力量,探查其國內情況。”

“契丹先主亡於陛下之手,那契丹主耶律阮四年前率師北上,爭奪帝位,幽述律後與叔李胡於祖州,本就得罪了一大批契丹貴族。繼位之後,威加諸部,削其部民,以強本部。大賞親信之臣,任用北亡漢臣,而輕視契丹貴族。種種舉措,都使契丹主大失宗室、貴族之心。乾祐元年至乾祐二年,耶律天德、蕭翰等宗室,先後謀叛政變,就是明證,契丹內部,並不安穩。”

“而那契丹主耶律阮,雖有仁厚之名,然野心盈胸,時懷南侵之意。當初失了幽州,稍作整頓便遣耶律安摶率大軍南下,爲燕王趙延壽率軍民拼死以抗方休。”

“念及契丹國內局勢,臣大膽猜想,契丹主舉兵南下,一可起以鄰爲壑之效,壓制國內不滿之貴族、部族;二可藉機掌控諸軍;三則報當年大敗之仇;四則復奪幽燕、乃至河北之地,至不濟,可奪財貨子民,再不濟也要壞我河北諸州生產。”

聽完魏仁浦的解釋,殿中靜極了,氣氛一時有些壓抑。

注目輿圖良久,劉承祐不禁一嘆:“魏卿所言,雖屬揣測,然析有條理,綜合其形勢,朕不敢不慎重。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啊。諸位,倘若契丹當真大舉南下,如何應對?”

此問一出,王樸臉色變了又變,一咬牙道:“陛下,如契丹當真大舉南侵,那我朝攻伐淮南戰略,就必須要做出調整,乃至延後!”

看得出來,王樸進此言,是下了很艱難的決心,要說臣子中,最在意南征的人,非王樸莫屬了。這畢竟是他,一出山就提的“平邊策”,並且一路跟着準備、調整、優化,耗費了極大的心力。

劉承祐都詫異地看了看他,當即搖頭:“不!南征戰略,已然籌備那這般之久,朝廷投入巨大,豈能輕易改弦更張!”

“別說如今就是個猜測與徵兆!”劉承祐面上一狠,擡手用力一拂袖,霸氣地說道:“就是契丹當真大舉南侵了,朕苦心孤詣,朝廷戮力同心,軍民縮衣節食,大漢積三載之功,爆發出的能量,難道還不能抗契丹而取淮南嗎!”

聽劉承祐一眼,高行周、慕容延釗這樣的武人,皆有所感染,情緒上來了。王樸也有所恍惚,但很快調整過來,拱手向劉承祐:“陛下,臣當年提出‘先南後北’戰略,便有言,需待良機,除南方局變,我朝攻伐準備完成之外,北方契丹的威脅,也不得不顧。甚至於,北方的威脅,首在其衝!”

“契丹如有南侵之意,則必非良機,否則,北寇南襲,而南方戰事不順,淮南不能驟下,大漢絕無兩面作戰的實力!”

連王樸這個爲了“淮南戰略”嘔心瀝血的人,都這般說了,劉承祐有些發熱的頭腦強行冷靜了下來,想了想,意外地朝王樸一禮:“得良臣如此,是朕之幸,是大漢之幸!”

“陛下,臣受不起啊!”王樸意外之餘,趕緊回禮,腰彎得更低。

起身,劉承祐看向魏仁浦,鄭重地問道:“如契丹南侵,我軍於河北採取守勢,全力南擊江北,速戰速決,可行否!”

迎着劉承祐認真的目光,魏仁浦也冷靜地思量許久,然後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恕臣直言,不行!兵者國之大事,容不得輕忽冒險!”

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465章 “教匪”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34章 苦難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3章 臺懷之事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95章 大商人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0章 威臨荊南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82章 瓦橋關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8章 請願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287章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474章 立場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31章 鳴沙匪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68章 崩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47章 談話第66章 陷河陽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92章 金陵冬寒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50章 聽政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459章 挫折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194章 減稅難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78章 祭拜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8章 殿議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73章 解決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31章 鳴沙匪第2053章 終章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3章 夜宴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