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郭、李之爭

bookmark

在折、郭、李三人的目光下,劉承祐起身,背手踱起了步子,深思良久,直接道:“對湖南之事,就依李卿所奏,擬製詔發往湖南,宣諭周行逢、張文表!”

“是!”

劉承祐輒而望向三者,平穩的語氣中,帶有一絲質詢:“現在,又一個問題擺在大漢面前,朕需要做出一個選擇,先取荊湖,抑或先打秦鳳?”

聽皇帝此言,俱作思考狀,折從阮無意發表,還是郭榮率先開口:“朝廷既定大略,不宜輕改,鳳翔前線,已然投入了朝廷大量兵馬、錢糧、軍械,是爲秦鳳大戰做準備。

蜀國亦集重兵於秦、鳳,戰端或起於不測之間,縱然周行逢一統湖南,朝廷也不當分心於湖南,更遑論擁兵!”

郭榮之言,態度很明確,當先取秦鳳。劉承祐問:“而今蜀軍有多少人?”

“算上新增調之鑾肅衛五千卒,已逾三萬軍!蜀主於興元府,亦屯有兵兩萬,隨時可出秦嶺支援!”郭榮說。

點了點頭,劉承祐嘆道:“看來效果不錯,孟蜀剩下的軍隊,泰半精銳,都集中在北線了。若能殲之,其國內只怕也沒有多少可用之軍了!”

“誠然!”郭榮應道:“大漢立國以來,與孟蜀鏖兵於西南,就如割肉放血。雞峰山、東河村兩戰,傷其肌體,但猶能止創。而今所謀,卻是欲斷其動脈,血盡方休,爲將來發起滅國之戰,做準備!”

劉承祐微微頷首,卻沒再多說話,瞧向李處耘。果然,稍作猶豫,瞟了一下表情嚴肅的郭榮,李處耘還是開口道:“陛下,對於秦鳳戰略,臣並無異議。只是覺得,如此大戰之後,若能達成目標,孟蜀自然虛弱,但如欲自北南下滅蜀,關山險阻無數,想要輕易滅之,仍不容易。

如能據有荊湖,兩路進擊,遙相呼應,於我朝而言,方是最佳進軍方略!而今,湖南形勢,足可謀劃,若得以輕取荊湖,大利於戰略!”

“不然,湖南如今已由亂歸治,以張文表牽制周行逢,防止其繼續做大,足矣。朝廷還當專於秦鳳之事,兩頭兼顧,只怕皆空!再者,待秦鳳事了,再行謀取荊湖,未爲晚也!”

聽其言,劉承祐不由看了眼郭榮,他可少有如此求穩的時候,有些難得。反倒是李處耘,銳意進取,功業之志,甚是明顯。

李處耘的建議,明顯偏激進,當然,若成,收益也是巨大的。

“陛下,如今大漢民生安定,兵強馬壯,隨着時間推移,國力將愈加強大。屆時,足可兩面作戰,輕取荊湖,目標所指,亦在孟蜀,可爲滅蜀大略之補充。雙管齊下,未必不可!”

李處耘話音剛落,郭榮眉宇稍沉,面色稍顯冷峻,說道:“好一個雙管齊下,只恐主次混淆,誤了大事!湖南雖則疲敝,但那周行逢非易與之輩,更可慮者,大漢周邊,並非一片安定祥和,契丹、党項之屬,便時刻不得疏忽大意。

而今之大漢,已然不需要行險激進,能穩步戰略,平推天下,何需急躁!”

被郭榮打了個“急躁”的標籤,李處耘略有不服,但是,也不敢過分與之相爭,只是看向皇帝。

“二卿之意,朕已悉之!這只是我君臣之間的閒談探討罷了,朝廷已定之大略,上下牽扯甚大,自然不會輕易改弦更張。只是時勢隨時在變化,軍政大略也當因時制宜,順勢而動。廟算之事,多一層考量,也不是壞事!”看着郭李二人,似乎有些鬧情緒,劉承祐微微一笑,說道。

“陛下英明!”

折從阮這個時候,也出言,道:“老臣以爲,陛下所言甚是。不過荊湖之事,可着曹胤與軍情司,多加監控調查即可,伺機而動。當年馬氏內亂,唐以三萬大軍取之,結果如何,尚如昨日之事,不可不引以爲鑑。而今周行逢勢起,此人雖剛戾,但也頗具計謀,相較之下,更難對付,不可輕視,低估了取荊湖的難度!”

“僞唐得楚而復失,乃其君臣貪婪無度,矜功自負,而邊鎬撫馭無方,士民不附。而我大漢,君明臣賢,又豈會重蹈覆轍!”李處耘忍不住說道。

“好了!”深深地看了眼李處耘,劉承祐擺了擺手,說:“今日,就暫且議到這裡吧!”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臨走前,劉承祐朝折從阮與郭榮道:“西南整軍結束,朕有意於讓向訓於鳳翔、隴右、涇原,整訓兵備的同時,實行軍屯,就地墾殖,以補軍需!樞密院可商討一番,先擬一條制,用以試行,朕會着有司及官府,配合此事!”

“是!”

西南三萬大軍,若全部脫產,即便沒有戰事,對朝廷而言,也是筆不小的負擔。事實上,在大漢各邊值軍州,皆有軍屯,劉承祐也有意,進行一番整頓,重定“軍屯制度”。

待劉承祐離開後,折從阮叫上李處耘,陪他出去走走。

雨雪已停,皇城之中,蒼白之中增添了幾分陰沉,天氣也越發冷了,北風吹在臉上,颳得生疼。沉默地走了一會兒,折從阮嘆道:“正元啊,我知你素以功名爲己任,也知你才幹,但方纔在陛下面前的表現,還是顯得太過急躁了!”

聞言,李處耘應道:“折公,在下如今,已過而立之年,幸蒙折公提攜,不敢不盡職用心,以報知遇之恩!”

微微搖頭,折從阮看着他:“我只怕你,如此與郭樞密直面相爭,得罪了他啊!”

“皆爲王事,爲國家大略計,見解有所偏異,乃正常之事。郭樞密素來沈重,大公無私,心胸寬闊,以其襟懷,想來也不會因爲公事,而有所記恨!”李處耘猶豫了下,道。

“郭樞密的胸襟,自然不小。然而,其意氣強悍,秦鳳戰略的實施,多以其主導籌備,你這個時候,提出荊湖之略,是欲與之打擂啊!

就算你出於公心,而郭樞密也不會嫉恨。但是,人皆有好惡,難免將來啊。以你的才識,在樞密院歷練幾年,成就亦可期,不必着急啊!”折從阮以一種勸誡的語氣說道。

李處耘表情微凝,認真地思考了一陣,看向折從阮,只見這老公滿臉的平和,李處耘拱手道:“折公關懷之意,在下感激,無以爲報啊!”

探手,拍了拍其肩膀,折從阮輕笑道:“老夫看得出來,陛下對你,印象還是不錯的,他日必倚重你的才能,大用之期不遠!”

面容之間,浮現一抹喜色,想了想,李處耘跟上腳步,低聲問道:“不知折公可能看出,對於荊湖之略,陛下究竟持何態度?”

“聖意難測,天子的想法,豈是你我所能任意揣測的,做好自己的事吧......”

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75章 敖萊小城第56章 是非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410章 剋制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0章 湖湘之治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51章 壽國公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78章 火油彈第200章 禦敵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19章 幸西京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89章 威壓王帥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43章 接見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7章 武德司第364章 沉默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50章 打他一仗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2章 河東之患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62章 兵事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7章 小張探花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38章 濮州案(1)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17章 機會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92章 兩京並重第200章 禦敵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324章 交代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98章 秋獵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12章 兄弟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無題第30章 “寬刑簡政”第98章 軍心可用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439章 自請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