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暴斃”

bookmark

黃昏時分,王家府邸,後堂中。

食案上擺着好幾碟菜餚,不算精緻,但勝在豐盛,僅供王守恩一人食用。哪怕路有餓死骨,然於王守恩這樣的人來說,吃穿用度,從未有所削減,反而盡享受。朱門酒肉,不外如是。

一面動着筷子,一面聽着管事彙報。且聽其描述府衙前的“熱鬧”場面,眼神不斷髮亮。

“在高判官的勸說下,請願羣衆已經散去。”管事小聲地稟報着。

“高防出馬,卻也在情理中!”嚼了幾口肉,王守恩點頭,眉飛色舞地笑道:“今日被其安撫住了,我看他明日又當如何答覆,擺平此事!”

見王守恩那副幸災樂禍的小人嘴臉,管事欲言又止,還是忍不住說:“老爺,老僕實在不明白,您這般做的用意何在?那些氓吏小民,哪裡能對官府進行逼迫,惹惱了皇子殿下,只怕性命難保。您在背後策動,若是被發現了,恐怕禍事不遠啊......”

“胡說!”聞言,王守恩當即呵斥了句:“我之所以爲此,是顧念城中官民困窘,生活無依,這是爲民請命。以往遭了天災,朝廷都還下令官府救濟,此番,他們只是要回本屬於他們自己的財貨,難道不應該嗎?”

看王守恩一臉“正氣”,說得冠冕堂皇的,但管事也是跟着他多年的老人了,心裡很清楚主人的習性。還欲再行勸告,卻聞王守恩強勢地命令:“通知我們的人,明日再去府衙求告。讓他們放心,今日都沒事,明日更加不會有危險的!”

“是!”但見王守恩固執地作死,老僕心知勸不動,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王守恩這邊,則面露得意,自顧自地念道着:“府庫中的錢財,大都犒賞軍隊了,我倒要看看,面對這洶洶輿情,會如何應對!”

“要是忍不住,動兵鎮壓,再殺幾個人,那就更有意思了。什麼軍紀嚴明,秋毫無犯,那麼多財富,還不是據爲己有,拿來收買人心。哼哼......”

“至於我,能奈我何?”摸了摸鬍鬚,王守恩有點囂張地呢喃一句,繼續着他的晚膳。

事實證明,flag是不能亂立的。王守恩這頓飯,還沒吃完,便被一干不速之客打斷了。數十名剽悍的壯漢,似土匪一般闖入了王府,迅速地將整座府邸控制,都穿着普通的麻布衣裳,但顯然是一羣軍卒。

“向訓!”望着走上堂來的向訓,王守恩驚怒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帶人闖入本官的府邸!”

向訓極有風度地步行至王守恩面前,動作慢悠悠的,掃了眼食案上還剩下的一大半菜餚,感慨道:“想不到,王巡檢吃得這般好,殿下每日所進粗餐簡食,卻不及你十一啊!”

“你想幹什麼?”瞄了眼跟在向訓後邊,守在堂前的常衣士卒,王守恩沉着臉,冷聲問道。

看起來很冷靜,但他急促的呼吸,已然出賣了他緊張的心理。

“你說呢?”向訓注視着王守恩,反問道。

有點不敢直視向訓的雙眼,王守恩心虛地別過頭:“我怎麼知道。”

“哎......”向訓卻是嘆了口氣,面帶不解地問道:“卑職心中屬實好奇,王巡檢何故興風作浪,暗中做那鬼祟之事。挑動官民,若上黨亂了,人心離喪,於你有何益處?”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嘴角抽搐了一下,王守恩拂過袖子冷哼一聲,藉以掩飾心中的忐忑。

“也罷!王巡檢不願說,卑職也不強求。”向訓似乎也沒有刨根問底的意思,雲淡風輕地說道:“對了,卑職此來,只是取你性命而已!”

“你敢!”王守恩聞言便笑了。

“您覺得,卑職敢不敢?”向訓陪着笑。

見向訓似乎要來真的一般,王守恩臉上閃過一絲慌亂:“殿下不會同意的!”

“您覺得,卑職爲何敢這般上門?”向訓幽幽地反問道。

“不可能!我是潞州舉義的功臣,他不敢殺我,殺了我,他如何面對天下的口誅筆伐?”王守恩一下子生了急智,驚聲說。

“王巡檢,似乎將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見向訓語氣中已有些許不耐煩,王守恩突然高聲道:“我父親是韓王!”

聲音在堂間迴繞了一會兒,向訓卻是沉默了一下,方纔不屑地笑出了聲:“王巡檢,不會就是藉着家世,纔敢如此肆意妄爲,無所忌憚吧......”

“提醒您一下,韓王,已經死了好些年了。而且,當今天子姓劉!”

說完,向訓沒有再與其廢話的興致,朝屬下招了招手:“動手吧,儘快送王巡檢上路!”

命令下,立刻有兩名手下,快步上前,將王守恩架着。

見着這架勢,王守恩徹底慌了,奮力地掙扎着,呼號着:“你們想幹什麼?你們敢?我要見殿下!你們不能這樣!饒命啊......”

哭嚎了幾嗓子,王守恩已是涕泗橫流,醜態畢露。

嫌其吵嚷,向訓命人將王守恩嘴堵住,又取出一張又寬又長的麻布,一圈一圈地纏上其腦袋。伴着“嗚嗚”的呻吟聲漸漸低微,王守恩慢慢沒了聲息,活活被捂死了。

等確認其死了,讓人將屍體搬回其房間,向訓則坐到王守恩的位置上,拿起筷子,讓人添上一碗飯,繼續吃。

“跟隨殿下後,可就沒吃過這等好菜,不能浪費了......”

......

“殿下。”

端正地坐在書案後,劉承祐一手拎着袖子,一筆一劃地練着字。他的字,練了許久,還是難看,懸在空中的手,還有些發抖。

“都辦妥了?”頭都沒擡,劉承祐問道。

“王宅已經掛起了白幡......”向訓答道:“郭將軍那邊,也行動了,斷不會給那些陰謀生亂的歹人逃脫的機會!”

“嗯。”劉承祐應了聲。

“王宅中的那些奴僕?”擡眼瞄了劉承祐一下,向訓低聲地問了句。

“你想怎麼辦?”

“卑職問過,大部分人都是王守恩到潞州後,才招收的。”向訓解釋道。

“那就處置那小部分人吧......”聞言,劉承祐平淡地答了句。

“是!”

“對了,孤與你參軍錄事之職,在孤身邊,正式參錄軍政要務......”

“謝殿下!”

等向訓退下之後,劉承祐拿起案上的紙張,置於燭火之上,將他的醜字燒了個乾淨。

第412章 二王第198章 轉折點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1章 大典日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803章 運動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58章 善後第97章 隰州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07章 殿試第364章 過韓府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349章 邊情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18章 查抄第68章 湖南亂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84章 滅佛伊始第40章 濮州案(3)第15章 荊南來使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176章 雍王第159章 還朝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01章 老郭威第186章 賜死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14章 武夫軍閥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217章 大動干戈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85章 少壯派第186章 賜死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01章 大整軍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52章 對峙第66章 商業互吹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32章 潞州震動第56章 是非第406章 調任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12章 兄弟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404章 冬夜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67章 遺表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27章 席捲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