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

bookmark

正逢農時,春日之下的大片田畝間,已然有農民在其間翻墾。道左,回京的御駕暫時停下,在兩名內侍牽拉着黃綢遮掩下,劉承祐解開褲子便開始放水。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微微泛黃的水柱,顯得細膩,劃出一道具有美感的弧線,散發着熱氣,沖刷着一片泥土,“嘩嘩”的聲響,極具勁道,劉承祐臉上也露出暢快而釋然的表情。

抖鳥收籠,劉承祐縱目望去,平原田地,整齊有序地排列着,周遭縱橫之溝渠,顯然是修葺過的,已有積水。眼前的情景,讓他心情增添了幾分愉悅。

“你,去叫那名農夫過來,朕要問話!”劉承祐支使着身邊一名宦官,不忘叮囑:“給朕客氣着點!”

“是!”

奉命,宦官屁顛屁顛地去了,幾乎在劉承祐的注視下,將那名惴惴難安的老農,喚至跟前,察問農事。劉承祐所問者,都是些瑣碎小事,意欲從側面,當地官府的治事情況,結果,讓他很滿意。

“窺一斑而知全貌,就衝此不誤農時與在此小民間的口碑就可知,這呂知州,倒不負傳言,吏部考比,確屬其實啊!”劉承祐感慨了句。

御駕所在,乃濮州,知州名爲呂胤,字餘慶。乾祐四年濮州案後,受郭榮舉薦,直接從一普通州吏,拔爲一州長官,年紀輕輕,聲名遠揚,在任兩年,政績官聲都不錯。

昨日,劉承祐還專門接見了呂胤,一番問對之後,簡在帝心,升遷不遠。

“走吧!”吩咐了句,劉承祐踩着矮凳,登上鑾駕。

淑妃周小娘子,正靠在空間寬敞的鑾駕之內,一雙美眸,透過窗簾的縫隙,望着外邊的風景,透着一股嫺雅的氣質,顯得乖巧。

見劉承祐入內,立刻挪動玲瓏嬌軀,替劉承祐脫下沾有點春泥或許還有點尿的靴子。

“我有點累,給朕捏捏!”劉承祐平和地說了句,便躺下,腦袋枕在小娘子的大腿上。

漢宮的后妃們,基本都練出了一手按摩的技術,因爲皇帝喜歡。周小娘子的技藝明顯需要提升,但小手的柔軟,仍舊值得享受,或許是累了,不知覺地,直接睡着了。

待劉承祐幽幽醒來,鼻間縈繞着淡淡的馨香,睜開眼發現,小娘子一手撫在他臉上,一手拿着卷書冊,正專注地閱讀着。

挪了下腦袋,驚動了小娘子,輕呼一聲:“官家!”

輕輕地應了聲,劉承祐拿過其玉手,撫摸着細膩的肌膚,感受着那傳遞的柔軟與溫柔,說道:“用你這鼓瑟弄弦之手,給我捏肩捶腿,恰如焚琴煮鶴,暴殄天物啊!”

周小娘子收起書卷,怯聲答道:“伺候官家,是妾身當做的,只恐力道拿捏不好,難以緩解官家疲勞!”

劉承祐微微一笑,瞥了眼其手中書卷,是蘇禹珪新獻上的《晉少帝實錄》。說起晉少帝石崇貴,前年被契丹人放還中原,劉承祐回朝之後親自召見了,惴惴難安。對於這末帝,劉承祐顯得很寬容,善言撫之,封公,遷居洛陽,同郇國公李從益當鄰居。

提其李從益,就又不得不提其母,王淑妃。雖則花見羞,號稱“五代第一美女”,但是,畢竟五六十歲的老婆婆了......

“最近半年,我冷落你了!委屈你了!”語氣溫和地,劉承祐同周小娘子說道。

輕言細語,讓侍候着的周小娘子愣了下,迎着劉承祐那透着愛憐的目光,有些愕然,皇帝上一次這樣溫柔貼心地對待她,還是初入宮那段時間。

展顏一笑,周娘子低聲應道:“官家乃明主聖君,夙興夜寐,宵衣旰食,爲天下生民安康而竭心盡力,無暇於他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妾能於殿臺,倚門而翹望,已然足矣,何談委屈?”

聽其言,劉承祐樂了,起身打量着美麗的小娘子,說道:“你這話,既是在恭維我,也是在向我訴委屈啊!”

小娘子下意識地低下腦袋,嬌聲道:“妾身不敢!”

劉承祐此時,卻來了性致,在小娘子輕呼聲中,手探上其腰,突然施力,一把將之攬入懷中。嘴貼上其秀耳,曖昧地說道:“我以後,會多去淑蘭殿的!”

感其動作,聞其言,白皙的面頰上,逐漸染上一抹嫣紅,周娘子明亮的眼眸裡似含春水,越發楚楚動人,說道:“謝官家!”

“聽說你,新編了一曲樂舞,回宮之後,跳給朕看看......”

“是......”

悄聲說話間,耳鬢廝磨,劉承祐手已然不安分起來,撩動着少女心絃,並侵身壓了上去,然後......

等劉承祐巡迴東京,已然步入仲春,未令后妃、百官迎接,只是低調地進城回宮。回宮後的第一件事,是將在大名府,購置的一些民間器物作爲禮品,散發給太后及宮殿後妃。劉承祐猜想,此番出巡,但點淑妃,他美嬌娘們,難免不心生醋意,需要安撫安撫。

“趙曮!”回到大殿,劉承祐召來崇政郎之一的五年制舉探花趙曮。

“陛下有何吩咐?”

盯着他,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說道:“從今天開始,你爲崇政殿諸郎領班,侍講、伴讀,整理機要!”

聞言,趙曮大感意外,不過當即應道:“臣才淺德薄,又初入仕,實不敢身負此重任,請陛下另舉賢才!”

劉承祐也有些意外,要是別的人,只怕早就激動難已,拜倒謝恩了。不由認真打量了他幾眼,很年輕,面如冠玉,玉樹臨風的,論相貌,劉承祐與之完全沒法比。

有點好奇地問道:“此職此責,是別人渴求不得的!朕看重於你,何故避之莫及啊?”

“回陛下,臣有自知之明,如論屬文寫作,臣有信心,然欲協理政務,處置機要,臣一無經驗,二無見識,臣之榮辱不足惜,唯慮壞了公務!”趙曮躬身應道。

“再者,崇政郎中,多有先進賢才,臣在其中,屬後進末學,豈能服人!”趙曮又道:“而臣年輕,實難堪重任!”

聽其言,劉承祐也大概瞭解其顧慮了,也不禁暗思,如此年紀,何來這麼多謹慎小心,莫非是跟其父學的?

不由笑了笑,問:“那你覺得,誰人可舉?”

似乎沒有察覺到天子變得冷淡的語氣,趙曮答道:“別人不敢評斷,去歲狀元董郎,才識皆在臣之上!”

“董淳,書生意氣太重,暫時理不得俗務!”說着,劉承祐目光冷峻地盯着趙曮:“沒有人生而知之,朕讓你擔責,就是看你有這個潛力,沒有經驗,這不是讓你磨礪積累嗎?”

終於感受到天子的語氣變化,趙曮不由哆嗦了一下,埋下了頭。

“若說年紀,當初王溥、王著、李昉,哪個不是年輕人?”劉承祐審視着趙曮:“如再敢推拒,東京你也就不要待了!”

“臣不敢!”趙曮嚇了一大跳,拜倒:“臣謝恩!”

今日,探花郎可是算體會到了“伴君如伴虎”的緊張感,天子欲恩賞提拔,他只是自謙,卻差點觸怒了皇帝......

見其拜服的表現,劉承祐神色這才緩和,恢復平靜,說:“去吧,將朕離京後,政事堂批奏的奏章、疏文,整理整理,朕要察閱!”

“是!”

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32章 郭氏之慮第9章 王峻歸來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53章 信使第259章 遼東初定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323章 鬥法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772章 處置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395章 大商人第296章 反響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311章 舊識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91章 作別西行第58章 回師第18章 詔議國策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404章 冬夜第296章 缺人了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70章 大禮第329章 遊市第162章 兵事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69章 愛將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33章 面聖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340章 定論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68章 婚宴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16章 涼甘瓜沙淺談兩點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345章 剝削者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304章 楚州第39章 濮州案(2)第1693章 安西王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34章 驚陶谷第112章 兄弟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65章 決議南征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347章 割韭菜第2章 登聞鼓響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47章 誘其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