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

bookmark

威武城北,散關道間,數萬漢軍南至,塞道絕路。大軍初至,作爲統帥的向訓,第一道軍令,便是戍防立寨,士卒、民役協力,採石伐木,敲擊砍鑿之聲,響動山嶺。

中軍大帳,已然搭建完畢,佈置簡約,各軍將領都在紮營佈防,是故帳內僅有向訓與宋延渥在座,另外還有跪地請罪的王仁贍。

“不顧將士疲敝,貪功冒進,擅自出擊,以衝敵關,以致兵敗損軍,挫我兵鋒,該當何罪?”向訓看着王仁贍,平淡道。

王仁贍的態度還是很端正的,拱手道:“請都帥軍法處置!”

當然,軍法也是當因勢酌情而依的,向訓也不可能因小敗,嚴厲處置王仁贍的,只是,該有的程序,還是要走的,以儆他人!”

“王將軍,率軍南趨,兵鋒所向披靡,連破八寨,蜀軍喪志潰逃。依其戰況,趁勢追擊掩殺,也在情理之中!”宋延渥起身,唱起了紅臉,對向訓道:“雖遭受小敗,卻也試探了威武城以及敵情,暫且記下,待戰後,交由朝廷賞罰吧!”

“既然宋都監開口了,那便暫且如此吧!”向訓點頭,讓王仁贍起身。

“這一戰,你與李彥也不容易,冒着酷暑行軍作戰,攻堅克敵,其間艱苦,我又豈能不知!”向訓語氣一轉,道:“說說吧,威武城的防備如何?”

“回都帥!”王仁贍迅速地進入狀態,說道:“敗末將的,是城中守將高彥儔,若加上韓繼勳的敗軍,城中守軍兵力定然破萬。

末將察關城佈置,佔據道中,分內外兩城,周圍三四里,不過其佈局緊密,一應防禦,甚是嚴備。敵若以重兵戍之,如不出奇,必然艱難!”

“我引大兵而來,則必破此城!”向訓嚴肅道。

王仁贍即抱拳請道:“都帥,末將請命,率麾下攻城,以贖前過,請應允!”

見狀,向訓不由笑了笑,安撫道:“稍安勿躁!你部連遭攻堅惡戰,傷亡近三成,損失不小,還是先於營中整兵,養足戰力。再者,我們還需要等等李廷珪的動向,再作決議!”

“是!”

待王仁贍退下之後,宋延渥道:“這個王仁贍,也是文武雙全,銳意進取,人才啊!”

“也是功業之心過重,否則怎敢率兩千疲兵,急進以攻強關!”向訓則道:“還想主攻敵關,我卻不敢再允了,否則,其他將軍們,要鬧了!”

在地圖上研究了一番,向訓說:“此圖廢了不少心血,道路、城關、山林、水脈,雖則詳細,但終是死圖。我欲親自去探探周遭地形與城關佈置,大軍內,就由駙馬,暫且照看了!”

“都帥小心!”宋延渥素來謙和,拱手應道。

威武城,當棧道要地,關山相連,阻南北交通,分內外兩城,周圍三四里,在這秦嶺山脈間,算是一座大關了,也是鳳州州治樑泉以北,最緊要的堡塞。

內城爲磚石結構,內設糧倉武庫,城牆塔樓,重兵戍守。外城木製,規模不小,城外林木參天蔽日,以爲林陣,道路穿鑿其間,甚爲複雜,人陷其中,不經指引,可迷失方向。

向訓率一隊親兵,遍察周遭形勢,及至關前,登高而眺望。放眼望去,向訓盯着威武城關出神。

良久,向訓對跟在身旁的慕容承泰說道:“前蜀王建於此地修建關城,鞏固北防,至今也近四十年了。當初,郭崇韜滅蜀,就是先取鳳州,鞏固後方,並以先鋒破此關,守軍望風而降!如今,我軍統帥大兵而來,是要於此,來一場大戰了!”

“都帥,我看此關前,林蔭茂盛,綿延山嶺,不利於大軍展開,想要破關,甚爲不易啊!”慕容承泰,忍不住對向訓道。

而向訓,望着那一座木寨與周遭茂密的林木,尤其是其間搭建的軍寨營房,若有所思。

“將軍中的斥候都派出去,探路尋道,嚴密盯防蜀軍動向!”勒過馬繮,向訓吩咐了句,道:“回營吧!”

威武城,已成爲一座軍事要塞,隨着蜀帥李廷珪率主力北上支援,各路軍隊集中於此,以城關基,前後嶺寨,已聚五萬多軍民。顯然,如漢軍將帥,所期待的那般,蜀軍設重兵於此,想要將漢軍阻於此。

實際上,按照李廷珪原本的想法,是打算依仗地利,層層立寨,步步設阻,以遲滯漢軍,疲弊之,然後再尋機破敵。

這是套不錯的戰法,然而,漢軍的進攻能力,有些超乎想象,黃牛八寨,不到十日,就盡數爲王仁贍所擊破,敗得太快了,讓人措手不及。有鑑於此,蜀軍上下震動,雖然高彥儔小敗漢軍一場,也只是挽回了些顏面。

威武城雖然堅固,在漢軍主力進擊的情況,再有黃牛八寨前車在前,憑着寡兵與敗兵,李廷珪也不敢自信得說,能擋住多久。而威武城若破,樑泉也就更難守了,是故,考慮過後,李廷珪選擇,率大軍北上來援,以抗漢師。

事實上,有幕僚向李廷珪提議,散關道以青泥道最爲險要,盤盤山道,飛鳥難渡,建議李廷珪將主力佈防於固鎮周邊。但是,這樣一來,樑泉等地都得放棄了,在成都朝廷那邊交不了差,並且容易影響秦州的蜀軍。

威武內城,同樣初至的蜀軍主帥李廷珪,顧不得進軍的疲憊,召來高彥儔與韓繼勳,詢問敵情。

對於韓繼勳,李廷珪有些憤怒,與他一萬兵馬,守備軍寨,竟被漢軍輕易擊破。更重要的是,他前腳才收到韓繼勳的“捷報”,殺敵數百,挫敵銳氣,並轉奏向成都,結果後腳便收到黃牛寨被攻破的敗報。

此時,又聞其嘴裡,滿是對漢軍強悍的描述,更生火氣,有心發作。但是,見到韓繼勳那一身傷痕,悽慘模樣,也不好過於苛責。

李廷珪想得比較多,漢軍的戰力他清楚,兩年前東河村之戰,他損兵更多,韓繼勳雖敗,但還收攏了近五千敗兵,並協助高彥儔擊退追擊漢軍,有所斬獲。

綜合考慮之下,李廷珪對韓繼勳,表示寬容,稍微責斥一番後,還出言安慰他,讓他養傷整軍,再戰漢軍。

對於李廷珪的大度,韓繼勳自然是感佩不已,雖然當場立誓,要抗擊漢軍。但實際上,已生怯敵之心。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說說漢軍敵情吧!”堂間,李廷珪問高彥儔。

高彥儔是蜀軍中,少有的能將了,國初蜀漢激戰,雞峰山大戰後,此人還率軍,突襲散關,燒關毀砦而去。

在守關的這段時間,倒也做了不少事情,對於敵情,也有所勘察瞭解。此時聞問,直接道來:“漢軍雖然號稱十萬,能戰者,絕對不超過四萬。其初至,於關東、北,沿谷、嶺,伐木立寨,共建有二十四座大小營寨,用以屯集兵馬、糧械!”

“來勢洶洶啊!”李廷珪不由嘆了口氣,表情比較凝重,道:“韓繼勳兵力過萬,即爲數千漢軍所敗,而今這數萬漢軍,難敵啊!”

高彥儔面色倒顯從容:“漢軍固然強悍,依險設阻,強關高壘,想要突破,也沒那麼容易。甚至,我更期待漢軍來攻,耗其兵力,弱其士氣,尋機反擊。不過,觀漢軍布寨的舉措來看,也不會莽撞來攻。招討使,我們要做好長期鏖戰的準備啊!”

“高使君分析有理!”李廷珪頓時表示贊同:“故道糧秣轉運困難,若使漢軍勞師,久戰無功,其或可自退。若消耗糧秣軍械,我朝又豈懼漢軍?”

“威武城這邊,我等率大軍拒之,暫時可無慮!只是——”頓了一下,李廷珪表情間,閃過一抹陰鬱:“秦州那邊,卻值得憂慮啊!那裡無此間險隘,漢軍分兵攻之,以趙季札之才,我恐他有失啊!”

“招討使,還是先應付關前大敵吧!”高彥儔眉頭微皺,嘆道。

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756章 海豐號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11章 動心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30章 陳橋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809章 餞行第100章 城戰第38章 賞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02章 絕境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53章 兵制改革第65章 選擇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69章 愛將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28章 澧陽之戰第61章 趙二爲官第35章 東歸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56章 腹心之談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8章 下獄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125章 邢州事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47章 誘其北上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488章 真實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375章 少林寺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675章 血戰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2章 荊南既定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36章 迎奉第1771章 襄陽王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99章 出宮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380章 饒樂國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4章 君臣同心第118章 面靜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