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奏章滿案

bookmark

趙曮與趙普陪着劉承祐審閱政務,一待便是整個下午,金烏西垂,釋放着暗黃的光輝,灑在崇政殿的屋檐門扉,並透過窗櫺的縫隙,投入殿內。初秋的傍晚,很是宜人。

不過,連劉承祐都感勞累,而況於身體本就不怎麼健康的趙曮,見其難掩疲乏,劉承祐不由道:“你身體不爽,就不必陪朕在這裡熬着了,下去休息吧!”

聞言,趙曮臉上露出了謙恭的笑容,在縷縷秋暉的映照下,顯得很淳和,給人一種安寧之感。微作一揖,趙曮說道:“陛下尚且置身於案牘,臣豈敢言疲偷閒,臣的身體,不妨事!”

“你彆強撐着了!”聽其言,劉承祐頓時輕斥了聲,說:“扈載的事,朕已經長了教訓,你就別和他學了!這麼多本章,也非短時間內能閱完,去休息吧,這是朕的口諭,你要違背嗎?”

見劉承祐這麼說,趙曮無奈,以一種感激的語氣拜道:“謝陛下!臣告退!”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趙普望着趙曮緩步退去的身影,雙目之中,不由露出一絲豔羨,他是打心底羨慕,乃至妒忌,實在疑惑,皇帝爲何如此看重關心趙曮。

注意到趙普的神色,似乎能聽到他心中的疑惑,但劉承祐並沒有給他解惑的意思。他之所以這般親近關懷趙曮,只因爲趙曮給他的感觀一直很好,數年如一日,是劉承祐眼中的純臣。而滿朝之中,可稱純臣者,大抵也就趙曮、魏仁溥這一二者了。

“楚、泗兩州之任,議出來了?”

皇帝的詢問聲,讓趙普回了神,注意到他手中的一份奏疏,當即收斂心神,解釋道:“自駁了王使君的舉薦後,李相即着吏部,嚴加選拔,終出人選!不過,州府之任,還需陛下審定!”

劉承祐想了想,幽幽然地問道:“這二人,背景如何?”

感受到劉承祐的語氣,揣摩了下其意,趙普略帶試探地說:“都是歷經地方州縣職事的官吏,履歷很紮實,每歲考比,皆屬中上。並且,不是李相的門生故吏!”

饒有深意地看了趙普一眼,思量了一會兒,劉承祐問:“趙普,李相說王樸越權,身爲地方大吏,I提拔私人,插手朝廷選才用人,你怎麼看?”

聞問,趙普精神微振,稍作斟酌,小心地說道:“臣猶記得,乾祐五年,陛下曾下詔,在朝文班道司大吏,可舉堪爲令錄者,雖姻族近親,亦無妨嫌。授官之日,各署舉主姓名,如在任貪濁瀆職、懦弱不理,則量情狀輕重,連坐舉主!”

“幾年前的詔文,朕都忘記了,你居然還記得。”劉承祐輕笑道:“可是,州府之任,地方大吏,是王樸這布政使能夠插手的嗎?”

注意到劉承祐的態度,趙普心中微驚,陛下對王樸也有所不滿?腦筋急速開動,目光垂下,趙普還是決定,秉持一個態度,應道:“王使君性情剛烈,忠正之名,名揚內外,或是薦賢心切,行文或有不當之初,但臣想來,並無他意。”

“王樸與朕有十年的君臣之誼,他爲人如何,朕自然知道的,也相信他,否則也不會將淮東交給他。不過,你與王樸素未謀面,對他倒是一番讚譽啊!”劉承祐說道。

聞言,趙普下意識地鬆了口氣,輕笑道:“雖未謀面,但聞其名,王使君乃舉朝皆知的良臣幹吏,勇於任事,實乃諸臣之楷模,臣自然敬佩!”

笑了笑,劉承祐提筆,在楚、泗職任上做好批覆,說:“二州之任,也空了不斷時間了,只怕也耽誤了不少事,就照吏部所擬人選,發文回去,可擬製委任了!”

“是!”

楚州與泗州,乃是淮水重州,職任遷調,本該追求高效、妥當,卻因爲李濤與王樸的不和,拖延了這麼久。此事,劉承祐這心裡,自然是有所不滿的。

“吏部處置的那些官員,是怎麼回事?”劉承祐又拿出一份奏章,略顯疑惑地問道。

趙普顯然心中有數,徑直道來:“回陛下,去歲平定荊湖之後,對於留任荊湖舊吏,朝廷曾遣專使南下考覈委任。南下的官員中,有行爲不肖者,與荊湖舊吏利益往來......”

“呵!變亂之際,果然少不了渾水摸魚之徒!這可是不是一件小事啊!”劉承祐眉梢微微上挑,哂笑道:“怎麼過了這麼久,才暴露出來啊?”

提及此,趙普盡陳其事:“此乃南派的官員,偶言之,臣前聞之,覺其間弊大,故而察問。不過,後來李相也聞此事,隨即遣人調查......”

“就牽扯了這麼幾個人?”劉承祐冷冷道:“荊湖涉及的官員,就沒處置?”

趙普應道:“李相的意思,經過一年的時間恢復,荊南局勢方纔趨於穩定。尤其是湖南疲敝,不宜大動,當緩圖之,在保證湖南穩定的情況下,徐徐清除。另,荊湖乃新佔之地,如因此事大動干戈,勢必影響朝廷威信,也容易引起荊湖政局動盪,令降臣不安......”

“屁話!”難得地,劉承祐爆了句粗口,令趙普愕然。

大概也覺得自己失態了,劉承祐迅速收斂情緒,輕斥道:“既知有過,還不知矯正,徐就清除,哼,遮遮掩掩,難道就能保證朝廷的威信嗎?”

“陛下息怒!”趙普說道。

“息怒?爲這些悖法瀆職的奸吏生氣,還不值當!”劉承祐淡淡道,又盯着那份處置公文上的名字看了一遍,凝眉說:“李觀、侯璨,這二人似乎是乾祐初年所錄進士!”

見劉承祐注意到此事,趙普沉着聲音,遲疑地說道:“陛下,有一言,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聽着這種熟悉的語調,見其猶豫,劉承祐當即一擺手:“都開口,還有什麼好顧忌的,有什麼話直說!”

“是!”略作踟躇,趙普輕聲稟道:“李、侯二人,乃宣慰司趙公(趙上交)的門生,當年錄之時,便有所非議。去歲遣人南去荊湖,也是趙公舉薦,故有其任。如今二人案發......”

沒等趙普把話說完,犀利的目光便投向他,讓他下意識地住口了。在趙普提到趙上交之後,劉承祐腦子裡一下子想到了很多,果如其言,那麼此事必定牽扯到趙上交,而趙上交,可是趙曮之父,如此,劉承祐就不得不考慮趙普出此言的用心了。

沉吟片刻,劉承祐吩咐道:“通知範相,此事交給他徹查,一應涉案人員,不論內外,悉數按事狀議罪處罰,絕不姑息!”

Www ★тtκan ★¢ 〇

“是!”注意到劉承祐的態度,趙普莫名地鬆了口氣。

此事,交給範質去辦,以其歷來的作風,根本不用擔心他會姑息養奸。

“時辰也晚了,你也退下吧!”注意了一下天色,劉承祐揮揮手。

“臣告退!”見皇帝心情不佳,趙普也識趣地拿着幾封批覆急辦的事務退下。

秋夜,微微有些寒涼,殿中的燭火微微晃動,有些晦暗不明,身上披着一件外袍,靠着御案,劉承祐仍舊查閱着奏章,已經被他消滅一半了。

“陛下,武德使李崇矩奉召覲見!”張德鈞通報道。

“宣!”眼皮子都沒擡一下,劉承祐的聲音顯得有些縹緲清冷。

第35章 瑤華春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474章 補漏匠第1752章 放手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33章 西征!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55章 符氏姐妹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257章 龍舟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89章 趙大述職淺談兩點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48章 老皇帝淺談兩點第178章 會獵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58章 善後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402章 這事沒完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31章 議治湖湘半島史話·奇葩第77章 嚇人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86章 宗室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96章 橐駝兒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97章 決斷!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46章 黃羊平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33章 捷報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690章 拼圖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33章 西巡結束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93章 楊邠案(1)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章 王、鄭二公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43章 接見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55章 符氏姐妹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2章 天子上門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46章 驕將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09章 交待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