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東京火災

bookmark

大慶之後,宿醉的漢天子睡了個懶覺,日上三竿了,方纔慵懶地自萬歲殿起身。胃裡還泛出臭氣,令人作嘔,還不待洗漱,便收到通報,開封府侯府尹求見。

頭腦混沌,身軀沉重,大概是見劉承祐顯得過於疲憊,內侍孫延希試探着勸道:“如今正值國假,官家若有不爽,或可拒見!”

“你焉敢妄言!”聽其勸,劉承祐頓時斥道:“侯益此時前來,必有要事,朕豈能不見!”

見皇帝面帶慍色,孫延希頓生懼意,趕忙道:“小的實在愚笨不堪,請官家治罪!”

“罷了,去把侯益請進來!”劉承祐揚揚手。

按照大漢的休沐制度,正月算是大漢官員們最幸福的一個月了,正旦假七日,上元休三日,若再加上日常的旬假再告告病,可以半個月不上崗辦公。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是故,國慶大典之後,又是漢臣們休息放鬆的好時光,京外且不論,開封諸衙司內,除了必備留守輪值,保持基本運轉的官員外,大部分人都享受着假期。

當然,有些特殊部門不算,開封府就是。節日禮慶,全城歡樂,再兼宵禁的取消,花燈密佈,萬民遊市,夜以繼日,對於治安的要求,就格外高了。京城之中,除了禁軍、巡檢之外,就是開封府擔主責了。所有衙門之中,最不喜歡過節的,大概就屬開封府了......

開封府尹侯益,已經快七十四歲了,武將出身,歷經唐末及後來的整個三代。乾祐初年的時候,爲鳳翔節度,彼時大漢初立,前途未明,心懷疑懼之下,與孟蜀有所牽扯。

不過,在後來王峻領兵西進關中卻蜀之後,見局勢所向,果斷懸崖勒馬,主動來京,活動告罪。當時,或許是出於安撫方鎮的目的,劉承祐未加責備,反而對這老將的“覺悟”表示讚賞,賜爵魯國公,還讓他當開封府尹。

後來去職,到陳州接替故去的前宰臣趙瑩,又轉任青州,在李谷升任宰相之後,開封府尹的位置又空了出來。思慮良久,劉承祐又想起了侯益,派人去調查了一番這老兒的身體情況。嗯,健康,能飲酒,可食肉,牙口甚好,身體、精神狀態保持得不錯。於是,制命下達,魯國公、青州知府侯益調入東京,任開封府尹。

觀侯益一生履歷,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了。出身寒賤,三代貧農,生逢亂世,投身軍旅,以武技振奮于軍中,逐漸發跡。半個多世紀以來,可以說完整地經歷了唐末至於此的時事變遷,在老臣凋零的當代,屬於碩果僅存的亂世歷史見證者。

輾轉一生,在唐、晉、漢、蜀之間,多有反覆,但投順大漢後,卻能保持官運亨通,高爵榮祿,皇帝的信任。如今,更是兩度擔任開封府尹,天下首府,在朝中地位也不低的實權職位,絕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侯益境遇之奇,令人感嘆的同時,更多的是羨慕。很多人都不明白,侯益這個粗鄙武夫,油滑而無大才,已至古稀之年,半截身子都入黃土了,爲何還能得到天子如此重用?

劉承祐這邊,對於侯益,只能說感官很好,就是一種莫名的舒服。而侯益,俗語人老成妖,親眼見歷了幾十年世事變遷,看透了人情冷暖,其人很識趣,知道取捨,爲人做事很有分寸,瞭解什麼可爲,什麼不可爲。再加上,年紀也確實大了,不管放在哪個位置上,隨時都可以調整並不會引起什麼政治波瀾。

前幾年,劉承祐以“體恤”的緣由,罷免了大批的老臣,提倡用年輕有爲者。但幾年下來,活躍在大漢政壇上,仍舊有不少老臣擔任着實權要職,侯益也算其中的一個代表了。事實證明,當年只是皇帝對舊臣勳貴的一次清理奪權罷了。

很快,一個身材矮壯、鶴髮雪須的紫服老者走進了萬歲殿,佝僂着身體,向劉承祐行禮。

劉承祐正在刷牙,青鹽的澀味在嘴裡蔓延,瞥了眼侯益,劉承祐對他囫圇道:“先坐!等朕先料理好!”

“是!”

漱了漱口,又洗了把臉,劉承祐精神好轉幾分,坐到御案上,看着侯益這小老兒。侯益平時是很喜歡笑的,在劉承祐面前也一樣,不過此時,卻苦着一張臉,染有污穢,跟煙燻了一樣,就差明明白白地把“有事”兩個字寫上了。

外邊日頭正高,播撒着春暉,照進殿中,劉承祐問道:“侯公這麼早進宮求見,莫非昨夜城中出了什麼事?”

“陛下英明!”侯益起身,有點緊張地稟道:“昨夜南城突發大火!”

國慶之日,上元佳節,一切以安穩爲要,這種時候,竟然走水失火,是十分敗興的事情,就像一幅華麗的畫卷上突然染上了一塊墨跡。考慮得多些,若是有人以此,發出什麼妖言讖語,影響可就更壞了。

而聽其彙報,劉承祐稍微褶皺了下眉頭,問:“是何原因?火勢如何?傷亡如何?損失如何?”

聞問,侯益答來:“稟陛下,經查證,乃是街市花燈倒塌,大火遽起,禍連屋舍。臣昨夜聞訊,緊急安排差役,與巡檢軍民一道搶救,所幸臨水,經兩個時辰即行撲滅。

昨夜禮慶,官民多飲酒而醉,因大火故,燒死、嗆死42人,燒傷132人,燒燬官廨1處,倉場3處,廟2間,民舍245間......”

聽其報出損失的統計,劉承祐有種牙疼的感覺,這哪裡是失火,就是一次大的火災。壓抑着心中的少許怒火,劉承祐斥道:“朕屢有提及,要加強治安巡視,防範隱患,尤其是此等節慶,爲何還會發生如此大的火情!”

“臣,臣管理不善,防範不當,致有災禍,請陛下問罪!”侯益當即跪倒,自請罪責。

這副態度,再加上他老臉上的“煙燻妝”,劉承祐平復下心中的情緒,朝他擺了擺手,說:“起來吧!”

“謝陛下!”侯益老臉上鬆了口氣,嗯,過關了。

沉吟了一會兒,劉承祐緊皺着眉頭,說道:“你可知這幾年,東京發生了多少此火情?”

“回陛下,臣翻看了案冊,自乾祐七年起,已有大小43次,但傷亡、損失皆不如此次!”侯益小心地答道。

瞥了他一眼,這小老兒倒做了不少工作。說起來,東京火災頻發,主要原因,還在於東京重修,城市格局大變,市坊界限被打破,再加上宵禁的取消,使得東京成了一座不夜城,既是不夜城,火災的風險自然大增。

城市向前高速發展,但配套的管理卻沒能跟上,朝中不乏見識之士,開封府也出臺了一些管理條例與措施,但想要盡善盡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吃點大虧,怎麼長教訓。

“由此可見!”盯着侯益,劉承祐表情嚴重地說道:“東京的管理,存有極大的風險與漏洞,這火情的防控,尤需加強!”

“陛下所言甚是!”侯益順着話題,說道:“經此大火,臣也格外警醒。特地與僚屬商議,拿出了一些補救的措施,請陛下過目!”

將一封條陳呈與劉承祐,侯益扼要地解釋着:“其一,加強對東京士民防火的宣傳,有失火隱患者,即行整改;其二,對失火者,加重懲罰;其三,增加巡邏,尤其是夜間;其四,每街抽丁,充爲救火隊,如遇火情,襄聚以撲救;其五,城中每隔五里,設一防火所,配吏三人,以作防控管理;其六,加大蓄水,以備緊急之用......”

聽其陳述,再閱完侯益所呈奏本,劉承祐嚴肅的面容終於有所緩和,看着這老兒,應道:“亡羊補牢,爲時不晚!這份章程不錯,若能早些拿出來,何至於此,考慮得很全面,照此儘快落實!”

“是!”侯益應道。

看他一臉的疲憊,渾身帶着煙火氣息,劉承祐不由輕聲道:“卿也辛苦了,這麼大的年紀,殊爲不易。”

“陛下言重了!老臣失職,以致士民傷亡,財產損失,實在慚愧!”侯益又道,聲音蒼然,態度十分端正。

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吩咐道:“這樣,你代朕撫慰那些傷亡受災的百姓,屋舍被毀者,先尋處所安置。其重建事宜,開封府可酌情發放補助!”

“是!陛下仁德,臣感佩萬分!”

未己,劉承祐先後收到了武德司與皇城司關於南城大火的情況,武德司這邊彙報得很詳細。

其後,便有御史以南城火災,彈劾侯益,請罷其職,治其罪。對此,劉承祐僅罰了侯益半年俸祿,作爲迴應。

第393章第68章 湖南亂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164章蜀臣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83章 抉擇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35章 室韋覆滅第79章 大獲全勝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21章 西巡第106章 誘惑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452章 皇孫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345章 剝削者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章 王、鄭二公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58章 正面互懟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04章 來點日常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45章 靖江軍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361章 “龍宮”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2章 父母兄弟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385 禮賓館第239章 進退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9章 勸諫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29章 遊市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85章 家務事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90章 老將可用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09章 在長安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690章 拼圖第361章 安東國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58章 郭威又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