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

bookmark

得知後方變亂後,擺在耶律璟面前的有兩件要事,一是消滅叛軍、彈壓國內保證內部穩定,二則是竭力保全南面的大軍平安北還。

下定撤軍的決心後,這落實起來,自是力求快速,耶律璟君臣迅速地制定好撤軍計劃。屯於雲州的遼軍,仍有約十三萬衆,想要順順利利地撤走,是需要仔細籌謀的,畢竟符彥卿十萬之衆,已在懷仁,可謂近在眼前。

如果此前,還在鬱悶漢軍進軍保守,遷延遲緩,然而如今形勢改易,又顧慮漢軍離得太近了,冀望符彥卿能夠再保守些。

不過,在一切的計劃落實之前,耶律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了一千精騎,以皇帝特使的身份,以最快的速度先行返還上京,沿途通報各州縣部族,並向上京傳達皇帝與大軍的消息,安定人心。而特使的人選,就是近來在遼軍中崛起的後起之秀耶律斜軫。

其後,在衆臣的輔助下,耶律璟是一心投入撤兵的事宜上。首先,緊急召集了雲中的諸軍統兵將校頭領,宣以撤兵之意。當然,隱瞞了國內變亂的事情,面對撤軍之議,可謂羣情大悅,遼國將士,早就不想打下去了,此議正中其意。

當決策合乎兵心人意之時,自然是羣情響應,事半功倍,遼軍的將領們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事實上,當他宣佈撤軍之事,注意到將領們那釋然的表情之時,耶律璟也不禁默嘆了一口氣。

撤軍的路線,很好擬定,雲州大軍,直接北撤,走陰山,出長城口。當然,如果要急歸上京,最好的路線,還是東向,經懷安縣走武州北出長城。雖然繞些路,卻離上京更近些,不過那裡直面慕容延釗大軍,大軍過去,恐冒風險。

至於文德、懷安地區的耶律沙軍,則直接北走野狐嶺,野狐嶺那一帶,地貌複雜,易守難攻,漢軍若追,可依此斷後。

不管怎麼樣,在沒有同漢軍作戰糾纏的情況下,遼軍想走,難度還是不大的。比起在南口的時候,形勢要好得多。

即便如此,問題還是有。遼國大軍,牲畜頗多,機動性算是強了,但同樣也少不了各類輜重財貨,這些都會影響行軍的速度。

軍隊的轉移問題不大,關鍵還在於雲州的遼民,對於人口,耶律璟不願意留給漢軍。而遷民,是麻煩最大、問題最多的事情。而在遷民問題上,又分胡民與漢民。

最終,自耶律屋質等人的極力勸阻下,迫於形勢的緊迫,耶律璟還是放棄了全部帶領雲州人口北撤的想法。

只是向治下的百姓放告,說大戰在即,爲免生靈塗炭,民可攜家自走避難。因爲在此前,遼軍已經做了一定堅壁清野的準備,是以,官府告示傳下,也引起了一番北徙的浪潮。當然,以胡人爲主,生活在雲州的漢人們,戀土情結深厚,沒那麼容易舉家北遷。

同時,此番來攻的,乃是漢軍,同文同種,應該不會受到大的傷害。嗯,這種時候,想起自己漢人的身份了。

民間是亂象叢生,動盪不斷,但遼軍的撤退事宜,是有條不紊的,並且採取分批開拔的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耶律璟君臣,可是忙得腳不沾地,真正落實執行起來,還是問題一大堆,更發生了一些劫掠搶奪,執械鬥毆事。

總之,雲州內外,是一片亂象,並且在周遭地區蔓延擴散,隱隱有種,大難降臨之感。不過,或許耶律璟就想留一個混亂的、崩壞的爛攤子給漢軍。

懷仁縣,十萬漢軍已然在此駐軍整整五日了,這五日間,不動分毫,只是加緊對雲州遼軍的探查。對於北面的亂象,當然有所察覺,但是符彥卿仍存有一分小心,未敢輕動。

一則是,皇帝“穩紮穩打”的作戰方針在起作用,南口之戰的教訓在警示,需要警惕,等待其他兩路大軍的進展。當然,雖說劉承祐自詡給了將帥們臨機的決斷權力,但也不是完全的自由行事,在他的作戰大基調下,將帥在行軍作戰方面,還是受到了制約與影響。

二則是,此前遼軍誘其北上的一圖,完全被符彥卿看穿了,原本還是一片嚴肅備戰,忽然就亂了起來,在不明緣由的情況下,難保不是遼軍的陰謀。

不過,得知雲州的異狀,隨軍的漢軍將校們,卻有些坐不住了,很多人覺得,是大軍壓迫之下,遼軍難以自制,不戰自亂,認爲是戰機,向符彥卿請命進軍。不過,心中顧忌,都暫時被符彥卿壓制住了,不過也多派騎兵,加緊對雲州地區尤其是遼軍的刺探。

“衛王!”帥帳被掀開,一道風風火火的身影闖了進來,對着符彥卿便急躁地喚了聲。

符彥卿正凝目聳眉,研究着地圖,擡眼看到來人,形容送展開來:“史將軍來了,先坐,來人,奉茶!”

“多謝衛王美意,不用了,末將不渴!”

來將乃是漢軍大將史彥超,見他這副躁動失禮的表現,符彥卿心中有所猜測,平和地問道:“將軍有何要事?”

“末將想問,何時進軍?我們已經屯兵懷仁五日了,雲中就在眼前,還要遷延到何日?如今遼軍正是倉皇混亂......”史彥超是代表了一大部分漢將的心聲,當然,也是立功心。

他史彥超,沙場宿將,每出征,從來都是縱橫馳騁,立功頗多,然而此番,從頭到尾,卻沒有得到太多施展的機會。

見其狀,符彥卿還是極有涵養地,給他解釋了一番,以作安撫。不過,這顯然不能說服他了,只見史彥超高聲道:“沙場作戰,哪有一味求穩的,如果因此錯過了戰機,悔之晚矣!這兩日,遼騎大肆出擊,劫殺我們的斥候,似乎在隱藏着什麼,末將認爲,雲州的亂象,未必是遼軍有什麼陰謀!”

注意到符彥卿再度糾結起來的額眉,史彥超拱手請道:“衛王,雲州就近在眼前,遷延觀望,徒坐失戰機,也挫傷軍心。衛王若疑遼軍意圖,末將請領一軍北擊之,以作試探,看看其虛實!”

聽史彥超這麼一說,符彥卿打量了他幾眼,認真地想了想,也知道,不可再壓制這些戰意高昂的將軍了,否則真的要傷害士氣了。

恢復了嚴肅,符彥卿當即道:“你領本部五千騎,北上去嘗試攻擊。記住,以試探爲主,切不可與遼軍硬拼,敵軍畢竟有十幾萬衆,不可輕慢大意!”

“是!”史彥超答應得很快,眉開眼笑的,腳步帶風,領命出帳而去。

很快,漢營之中,響起了一陣人喧馬嘶之聲。史彥超的建議,並不算莽撞,這兩日間,他也確實心存疑慮,讓史彥超這柄尖刀去試探一二,未必是壞事。

不過,沉吟一會兒,符彥卿又道:“來人,去把定襄軍使楊業叫來!”

“衛王相召,有何吩咐?”相較於史彥超,楊業的表現,可讓人舒服多了。

看着眼前這個一臉英雄氣的將軍,符彥卿目光中也偷着欣賞,這數月的接觸下來,也終於明白天子爲什麼如此信任恩寵這個年輕人了。

“對於雲中遼軍的情況,你有什麼見解?”符彥卿問。

楊業不假思索,答道:“末將以爲,其狀有異,不管遼軍有什麼圖謀,只要我軍有備,其想再重複南口之事,乃是妄想。爲今之計,乃是搞清楚其底細,探明其虛實。這兩日,襲擾的遼騎,忽改作風,絞殺我斥候,分明是想要遮蔽我軍耳目。是以,末將以爲,衛王遣史將軍北擊的作法,並無不妥!”

聽其分析,符彥卿不由讚許地點了點頭,旋即道:“不過,史彥超此人,勇猛剽悍,戰場廝殺,是利器,就是性情稍顯急躁。我恐他急進,失了方寸,爲策萬全,你可率定襄軍隨後出發,也做試探攻擊,相機而動,也可互相照應。我自領大軍,隨後北進!”

“是!”楊業稍微想了想,撩袍抱拳應道。

“我把那三千河東蕃騎,一併調與你指揮!”符彥卿又道。

“謝衛王!”楊業露出了點笑容。

兩支試探兵馬一出,隨後便是符彥卿親統大軍,緩緩北進,十萬漢軍,向雲中城開進。要麼不動,動輒徹底。不過,在進軍準備期間,符彥卿收到了來自蔚州的消息,趙匡胤已經拿下州城靈仙,正轉道西進,向雲州而來。有趙匡胤這支大軍在後,符彥卿又添一分心安。

第71章 兵臨壽春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75章 軍略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133章 捷報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756章 海豐號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92章 劉銖案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5章 王樸走了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9章 百年大計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1章 請教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44章 堂審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65章 楊無敵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336章 橐相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25章 頌公亭第1752章 放手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41章 雌威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04章 楚州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20章 屯務廢改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751章 結束了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348章 老皇帝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483章 南巡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61章 淑妃病危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52章 巫宦之國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33章 納了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97章 財計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750章 《桃蘭賦》第295章 難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83章 太子的作用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14章 大朝會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